第145章:决赛(四)折扇 (第2/2页)
的真品。” 老王刚刚说完,台下霎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高人就是高人,不服不行,同样地一样东西,别人看的是扇面,是郎世宁不朽的作品,是几个不同寻常的收藏印,而高手在意的地方则是扇面之外的扇骨,并能从看似基本一致的十三根扇骨中发现略微有区别的一根。什么叫功力,这就叫功力。能从不可能中寻找可能,能在细微中发现差异。 伍子和老吴远远地对望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的得意,老王的话等于直接将这把折扇打进了十八层地狱,基本上失去竞争第一的能力。看来千里迢迢把老王从ZJ请来真是请对了,这人看着不起眼,实际上心机深重,对于古玩的见解更是博大精深。人不可貌相,这句话用在老王身上再合适不过。 掌声过后,主持人又出面稳定了一下局面,鉴宝继续进行。这次发言的是走马灯的主人,伍子先前见过的那位白白净净的戴着一副眼镜的中年人。他“攻击”的对象是雍正寿桃粉彩大碗。这位中年人开门见山指出一点:瓷器上的寿桃在雍正和乾隆年间是有规矩的,雍正年间的瓷器寿桃是八个,乾隆年间的瓷器上寿桃都是九个,这就是所谓的“雍八乾九”。这只雍正粉彩寿桃大碗,寿桃的个数是九个,仅这一点就说明这件瓷器有问题,因为它违反了时代留下的印记和规律。 走马灯主人的发言引起了在场不少观众的共鸣,来观看这次决赛大会的观众几乎都是业余的收藏爱好者,对于古玩的鉴定知识多少也懂一些皮毛。“雍八乾九”这样的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不少观众还是了解的。决赛场地上出现了这么一件意外的瓷器,自然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是赝品蒙混过关到了决赛,还是真品打破了常规? 粉彩寿桃大碗的主人是一位少妇,她也是决赛场上十八个人当中唯一的两个女性之一,另外一个女性是犀角杯的主人。这位少妇约莫三十四五岁,长相一般,不过穿着非常考究,皮肤保养的也非常好,一看就是一位养尊处优的太太。这位少妇见有人奔着她的粉彩大碗来了,赶紧出言解释:“我这只大碗是雍正朝的,但是它也确确实实是九个桃子,台下各位评委老师都鉴定过了,绝对是雍正年间的瓷器。只能说我这件寿桃大碗打破了常规,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的认识。” 主持人见少妇发言,也跟着解释几句:“的确是这样,这件粉彩寿桃大碗各位评委已经进行了仔细地鉴定,确实是雍正朝官窑的精品。这只大碗可以说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对雍乾两代寿桃瓷器的认识,是具有开创性的一件精品瓷器。SH市博物馆也有一件样式相同的粉彩寿桃大碗,其价值已经过亿。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件粉彩大碗样式和品相都不输于博物馆陈列的那件,拿到拍卖行的话拍价过亿一点都不奇怪。”
主持人的话犹如一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观众席一片沸腾。这只大碗的存在不仅打破了“雍八乾九”的传统,而且其本身的价值也令人咋舌,刚才还不被人所重视的粉彩大碗转眼间成了夺取冠军的大热门。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收藏价值,这件大碗都有夺取第一的实力。 伍子在旁边暗暗好笑,他怀疑这是一出双簧。走马灯的主人这小子很可能是个托,名义上实在挑粉彩大碗的毛病,实际上是在给它表现的机会。主持人的解释则把粉彩大碗推向了高潮,这只原来不起眼的大碗一下子从角落里走向受人瞩目的位置。这出双簧演得还真不错,竟然把主持人也给利用了进去,可以预见这个粉彩大碗的主人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区区一个斗宝大会,不知溶进了多少权术,溶进了多少勾心斗角。 粉彩大碗这一段翻过去,又有几个藏友陆续发言,不过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远没有前几个人的发言精彩。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主持人宣布大会暂时停止,中午休息两个小时,然后继续进行。台下观众和评委相继离场,伍子和老吴还有老王也跟着其他参赛者一起离开前台。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在附近的一家饭店预备好了午饭,参赛者可以前去免费就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