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_第594章 汉人光辉,万世长存!(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4章 汉人光辉,万世长存!(1) (第2/2页)

,身体柔韧性极好,耐力也很好,才最终满足了刘鼎的需要。

    当然,在新婚后的那个月,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刘鼎都是在李思妍那里留宿,偶尔也会到林诗梓那里。结果每次李思妍都悄悄的劝刘鼎,要多多到其他姐妹那里,给她们带来欢乐。她越是显得大方,刘鼎对她越是疼爱。结果,李思妍很快怀孕了,琳娜和薛茗儿,也都先后怀孕。最终,李思妍产下了第一个儿子,取名刘思波。琳娜和薛茗儿产下的,都是女儿,分别被封为六公主和七公主。

    刘鼎给自己儿子取名,都是参照那些牺牲的鬼雨都战士,例如已经牺牲的刘明、刘捷、刘海、刘剑、刘峰等人,这些人曾经和刘鼎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鹰扬军的胜利,为了保护刘鼎的安全,他们不惜付出了宝贵的性命,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大汉帝国的崛起。

    在新帝国建立以后,刘鼎对他们很是怀念,在他们的名字中,加上一个“思”字,就是各位皇子的名字。例如,他和席明雪的大儿子,就叫做刘思明,他和李思妍的第一个孩子,就叫做刘思波,他和龙京京的第一个儿子,就叫做刘思峰,以此类推。

    至于各位公主的名字,取的都是“艹”字头的字,例如他和薛茗儿的女儿,就叫做刘茜,他和裴凝紫的女儿,叫做刘芍等等。在大汉帝国正式建立之前,刘鼎已经拥有五位皇子和四个公主,同时在女人的肚子里,还有四个尚未出生的小宝贝,暂时还不知道是男是女。

    建国以后,大汉帝国的基本国策,是对内休养生息,鼓励人口发展,鼓励工商业发展,大力振兴科技,努力增强大汉帝国的综合国力。在刘鼎的第一道圣旨里面,就提到要继续降低工商业的税收,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在有条件的道,彻底免除农业税,免除农民的最大负担。

    原来的镇海地区,就是第一个彻底免除农业税的,大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为农民洗脚上田,参与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镇海地区的丝绸和陶瓷产量,向来都是帝国最大的,帝国的织造局也设置在这里。随着后来珍妮纺纱机、水利织布机、蒸汽机的先后出现,这片地区成了大汉帝国最发达的区域。

    对外,则是继续扩张,向南部的东南亚半岛,向西部的西域、波斯等地区,向西南方的天竺地区继续进军。在美洲地区,则是继续加强和巩固当地的都护府势力,修建更多的据点,修建更多的道路,同时迁移更多的汉人到这些地区,形成人数上的压倒性优势。对于非洲,主要是以小规模的探索为主。

    刘鼎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一统天下,将汉人的光辉,照射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对外扩张的需要,鹰扬军进行了全面改编,正式分为鹰扬军陆军、鹰扬军海军、鹰扬军海军陆战队三个兵种,直接隶属大汉帝**务部指挥。根据战斗的需要,还有刘鼎的超前建议,三个兵种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整顿和改编,同时对各部队的指挥使,进行彻底的轮换,没有哪个指挥使可以继续呆在原来的部队。

    鹰扬军陆军最重要的改编内容,就是取消各个部队的独立称号,全部改成数字,以消除部队中的山头主义,同时调整军官的职务,防止出现拥兵自重的现象。最终,鹰扬军陆军整编为二十一个军,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每个军的兵力大约1-3万人左右,总兵力超过50万人,其中骑兵的数量,在20万人以上。

    同时,鹰扬军大力发展海军,不断的改进战舰的建造技术,降低建造成本,尤其是改进和完善天策战舰的制造,同时大量制造运输量大的宝船和福船。到泰安四年,鹰扬军海军已经拥有大小战舰500多艘,其中天策战舰超过50艘,其他大型战舰超过100艘,在海洋上完全是如入无人之境。

    对于造船技术,大汉帝国没有专门封锁,而是和民间的造船厂一起共享相关的资料,这使得大汉帝国民间的造船工艺,也在不断的提升。原来薛檀雅使用的大型上船,载货量都在500吨左右,已经算是非常大的了。但是,经过改进以后,更大型的大肚子商船出现了,这种超大型的商船,可以将载货量提升到2000吨以上,这对于跑长途航线的贸易商家来说,显然要划算不少。

    正是由于这些超大型商船的出现,使得大汉帝国的海上贸易,继续向前发展。在大汉帝国建立的时候,偌大的太平洋,已经成为大汉帝国的内海,环太平洋周边地区的港口,就是海上贸易的主要所在,无数大大小小的港口,为海上贸易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为海上贸易创造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

    帝国财务大臣唐嫣做过统计,发现大汉帝国的财政来源,有四成以上,都是来自海上贸易。尤其是直接来往于中原和美洲之间的大型商船,每次来回,利润都在千两白银以上。大汉帝国原来规定的法定货币是铜币,但是由于大量白银的出现,到刘鼎去世的时候,白银已经成了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了。

    鹰扬军海军陆战队也飞速发展,人员的数量,人员的质量,还有武器的质量,都在不断的提升。大量陆军的精锐,都被改编入海军陆战队,以满足战斗的需要。海军陆战队得到刘鼎的厚爱,开设有自己的武器装备生产基地,随时随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生产武器装备。

    到泰安四年,海军陆战队的兵力,已经超过16万人,分别搭载超过1000艘的福船和宝船,可以跨海进行远洋攻击。如此多数量的福船和宝船,运载的当然不仅仅是人员,还有大量的物资。按照刘鼎的要求,海军陆战队在登陆以后,即使没有任何的物资补充,也要能够坚持一个月的时间,这些超大型的福船和宝船,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作为大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刘鼎当然不可能亲临前线了,甚至,他的工作重心,也不在军事上。大汉帝国有专门的军务部,负责处理各方面的战事。大汉帝国依然是实行军政两条线,窦浣等人主管政务,艾飞雨、朱有泪、李怡禾等人,侧重点依然是主持军务。

    刘鼎很清楚的知道,大汉帝国要强大,要统治全世界,一定要抓紧每一分的机会。除了大力发展工商业,发展海上贸易以外,还要实行鼓励性的人口政策措施。大汉帝国经过几十年的内乱,人口大量减少,尤其是青壮年的数量锐减,必须想办法将人口数量提上来。只有在人口资源上获得充分的优势,大汉帝国才能一统天下。

    同时,加强科技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登基典礼结束以后,刘鼎很快宣布,成立属于尚书省直管的科技部,任命朱冉淼为科技部尚书,全力发展科技。刘鼎自己也没有闲着,经常和科技部的人员闲聊,描述各种科技的大体情况,然后科技部的人,根据和他的谈话纪录,整理成书,发行全国,提供给有心人进行研究。

    刘鼎对于未来科技,掌握的细节当然不会很多,想要根据他的谈话记录,直接制造出该科技的产品,那是不现实的。但是,他起码知道,灯丝是用钨丝制造出来的,交流电是通过转子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纯钢铁制造而成的轮船,也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只要知道这些基本的原理,科学研究的方向,就不会出现偏差,从而大大加快研究的速度。

    @

    手机用户可访问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