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归降 (第1/2页)
张承业找到柳畅追债从一开始就不大顺利,柳畅虽然下了马,却仍然是留在城外一个临时设置的指挥部里,金汤第二连暂时没有战斗任务的骑兵营在指挥部附近担当警卫任务,同时担任着整个战役的总预备队。 周秀英并不识得张承业,对于这个鼠头鼠脑带着一队台勇的家伙充满了怀疑,她在上海作战的时候,台勇就是她的老对手,咸丰四年的时候,她甚至还亲自率队大破过一队台勇。 因此张承业显然受到了周秀英的刁难,即使他反复表示就是自己里应外合打开了黄岩县城,但是周秀英还是不愿意相信他,还好还有不少瑞安战役的老人认得张承业。 但是最终还是把他统带的台勇留在外面,而张承业被解除了一切武装,才由周秀英带领去拜见柳畅:“检点,外面来了一个jianian细!” 张承业这个鼠头鼠脑的模样,确实有些象jianian细,不过柳畅当即笑了:“是自己人,这次就是张承业兄弟帮我打开了黄岩县城!” 张承业当即说道:“检点,你可是许过我赏格的,只是这次……” 他刚想开价,那边就有人大声叫道:“大清黄岩县七品知县高梁材投诚了,由陆平先生率领前来求见检点!” “高知县?”张承业没想到那个满脸正气的高知县也从贼了,难道他发粮发饷克扣得那么厉害,原来是一开始就从贼了。 只是他肚里虽然有些气愤,却是得把钱到要手再说:“检点,你可是许了赏格!” 他想让柳畅快刀斩乱麻,只是柳畅真没有这个时间,这个七品知县可是奇货可居啊! 没错,这真是奇货可居!这是红巾军起事以来,第一个从贼,或者说是弃暗投明的知县。 清朝的这些地方官员一向将自己视为秩序的守护者,绝不投向他们心中的“长毛”、“乱党”,象胡元炜那样的例子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太平天国起事这么久,几乎只找出胡元炜这个非典型的例子。 即使是胡元炜其人,按照一些清人的记述,他似乎也是被迫“从贼”! 而红巾军在乐清起事以来,虽然有一些乐清的低级官员、杂役参与其中,但是真正官居要害的官员却是一个也没有,不但如此,即使抓获知县、县丞之类的官员,这些人宁死也不向红巾军投降,更多时候是全家自尽。 这样一来,这高梁材真是奇货可居,柳畅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太平天国起事以来第一个从贼的知县,或许在后世,他的名声可以与大明三百年第一个从贼的举人--牛金星相提并论。 何况高梁材的价值可不局限于象征意义,他是地方父母官,十几年宦海沉浮,一直在浙江沿海担任知县之职,远的不说,现在柳畅控制的两个县,太平与黄岩,他都担任过知县之职。 这样的人物,如果用得好了,那柳畅就能把太平与黄岩建设成自己的根据地,他一想到这一点就不理会张承业,而是对周秀英叫道:“快把高知县请进来,还有,你先把张承业先生安置下来,等会我再接见他!” “好!”周秀英点点头:“我这就去把高知县请进来。” 旁边石汀兰说了一句:“奇货可居,正应礼贤下士,用好这位高知县。” 柳畅很是赞同这个意见:“可不要怠慢了这位高知县。” 而高知县也是同样的心理,他既然上了贼船,就知道自己下不了贼船,大清可不会饶过他这样的贰臣,因此他一路就是询问道:“检点可有什么喜好没有?我现在穿长袍过去见检点,检点会不会不高兴?” 他反复询问着柳畅的一切细节,心底还警告自己,千万不要一时口快,柳绝户三个字脱口而出,结果自己的人头落地,问了陆平一遍又一遍。 而陆平则是回答他:“检点虽然是少年老成,但确是当世人杰,望之即有帝王相,老县尊必然能为从龙重臣!” “我算得了什么从龙重臣!”高梁材是知道自己份量的:“我不过是个小知县罢了!” “我望之老县尊,可有一比!”陆平很会说话:“堪比姜子牙之于周文王。” 高梁材还是很注重自己的脸面,他当即说道:“若不是为了这黄岩满城生灵,我绝不随你来见柳检点!” 只是他心中对于这个评语却是暗乐,没想到现在居然比作姜子牙,说不定自己这一辈子还真有机会封侯拜相。 正说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女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