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起青萍_第一百零二章:残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残喘 (第1/2页)

    年关将至,这小半月来倒是清净了许多,四人都暗自揣度着,到底是暗流汹涌未曾浮出水面,还是真的迫于年关,某些人消停了许多。

    唯一的可以确认的是,边境的战事吃紧,外族蛮夷几次步步紧逼,当朝百余年来向来崇文轻武,富家公子,文人墨客们饮酒赏月,吟诗作对的本领天下无敌,若要论及拿起刀刃上战场保家卫国,大多也是纸上谈兵,无辜送命罢了。故而外族在边境几番sao扰,便是欺晋朝无一可当担重任的武将,才那么肆无忌惮。

    诚然,当今朝堂绝非人人都酒池rou林,沉浸于奢靡享受当中,譬如世家大族谢氏子弟,或是武将刘牢之等人,皆可托付。只是朝廷上党派分歧众多,站错队伍投靠错主子等同于直接葬送自己仕途,故大部分官员皆是默默,形势一日未明,不敢轻易表态。

    加之又有孙恩内乱,牵动了朝廷绝大部分的精力。虽一时将孙恩逼入海岛,但隔着海岸无法乘胜追击,只怕哪日便又要卷土重来。所以一时半会取得胜利,倒也颇为狼狈,自顾不暇。

    话虽如此,时事的风云诡辩都暂且还是高门大族,朝廷官员要cao心的事情,平民百姓自然管不着。只要一日大规模的战事没有全面爆发,虽然生活日渐困难,却也还凑合过得去。

    又过五日,四人向掌柜告辞,结清账款要前往永宁县。

    他们从高宅回到会稽郡后便一直住在云来客栈,轻尘和薛楚涵离开各自家门教派之后,首次在同一个地方逗留这样长的时间。期间遇见人事际遇总总,每每想起都叫人觉得意外又令人叹惋。

    因他们在句章县闹了那么久,也算是妇孺皆知的人物,偶尔出门赶集,都会被人们认出来,造成小范围的轰动,实在过于引人注目。

    于是既然决定了要离开,还是深夜启程的好,免于遭人非议,和引起不必要之人的关注。

    打点好一切,四人前往掌柜账房之中说明了事由。

    掌柜的还是那样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听他们说完,摆摆手,示意他已经知道,他们可以出去了,便又俯下头去看账本。

    他身后皆是两排巨大的书橱,其中满满都是的古籍册子,看来已尘封许久,空气间略带些陈旧的气味。案前一盏烛火,渺小而微弱,火光将他挺直的脊梁身骨在地上投下巨大的阴影。

    轻尘心想这乃真是奇人,每回见他皆是默默,在他客栈中设擂台公然打斗也好,武林中人暗暗密谋,甚至发生残酷的杀戮也罢,他都是这样没心没肺的模样,仿佛这天下没有比看账本更重要的事情了。

    轻尘略有些不耐,甚至还在为旁观老何与小玲之死迁怒于他,便开声呛道:“掌柜读那么多圣贤书,可曾从先贤处得到甚么教诲?”

    掌柜连头也不抬,事不关己道:“人世纷扰,教诲无用。”

    轻尘恼怒,不由得向前一步,逼问道:“你可有尝试过?”

    掌柜终于抬头,眼底波澜四起,沉默了半晌方能平复,他淡淡地望了轻尘一眼:“红尘如此,非我一人可挡。”

    轻尘冷冷道:“人终有一死,所有人都不例外。可难道因为注定会死去,便放弃挣扎,潦草地过一生?”

    钟灏与季复明听得丈二摸不着头脑,交换了个莫名其妙的眼神。

    薛楚涵自然知道两人对话的寓意,他原本静静听着,至此方道:“在下始终相信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若奋力争取都无法获得的事物,袖手旁观,避世红尘更不可能得到,但前者至少无愧于心。无法左右他人的命数,至少能顺从内心,做自己应有的选择。”

    那掌柜闻言,忽地回过头来问薛楚涵:“你可曾为了某事破釜沉舟,孤注一掷过?”

    薛楚涵脸色微红,不好意思道:“有,她。”

    她指的是轻尘。

    轻尘也是脸上一红,昏暗的灯光下飞霞满面。

    掌柜扫了两人一眼,心中明了,却还是问:“还有呢?”

    薛楚涵沉吟片刻,摇头道:“在下浅薄,自幼胸无大志,向往的是山林鱼鸟的闲逸生活,仔细想来,确实不曾有甚么是需要破釜沉舟去追寻的。”

    “但……”薛楚涵想了会,续又道:“若日后发现了自己的宏愿,必会全力以赴,绝不半途而归。”

    掌柜点了点头,不置可否,片刻才摆摆手,道:“每人都有自己的命数,你们去吧。”

    事已至此,四人只得拜别。

    行至门口,才听掌柜凝重开口,嘱咐道:“前路不易,多加小心。”

    薛楚涵错愕回过头来,复又点头应允。

    四人告辞。

    耳听着四人提鞭上马,深夜的大街,马蹄奔驰而去的声音归于寂静。

    掌柜摇摇头,长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为了自己,还是方才走远的几位年轻人。

    静坐于案前,桌上一部《八卦》,一部《命理》半开着,书页被窗柜外漏入的寒风吹起,翻飞着发出纸张的摩挲声。

    书的某页在灯影绰约之中明明灭灭,隐约只能瞧见二字:

    大劫。

    半月后,四人慢悠悠地赶至永宁县,此时已是十二月末了,不日便要到除夕。

    大街上摩肩接踵的都是置办年货的行人,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节日的气息洋溢在每个人的眼里心底,百姓便是这样,不论这一年再艰难不顺,每每到了岁末都情不自禁地生出希冀来,仿佛过了年前尘往事可被洗涤清空似的。

    街道处处早已贴满了灯笼和春联,小贩提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吆喝,气氛喜气洋洋,似要融化寒冬。

    他们各牵着马,好不容易才从人流中挤出来,几番打听才找到瑞安酒楼的所在。

    这是一座三层高的食肆兼客栈,名为瑞安,坐落在永宁县最繁华的中心。规模虽比云来客栈小了一倍,也无假山或是人工湖这样的景观,可外在结构,包括桌椅摆设,甚至窗舷雕刻贴画都别具特点,看起来一点也不逊色,更显精致典雅。

    他们唤来了小二,将马的缰绳交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