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天子门生_第八十九章 在河之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在河之南 (第2/2页)

黄河频繁在滑州一代决口泛滥。受其影响

    带也不时出现小规模的溃堤淹没了大片良田。因i一带灾情严重朝廷力量主要用在赈济卫州滑州的灾民上了。

    相比之下阳虽然受灾不严重可是也有五万亩良田被黄河水淹没了长达两年多的时间等黄河水退出后这些良田都变成了盐碱地庄稼不能生长。阳县黄河南岸地区有一万多灾民面临无地可种的严峻局面。

    按照北宋惯例一旦某个地方受到大规模的旱灾和涝灾为了防止饥民哗变朝廷都会在这些地区招募厢军只要入了军籍就由朝廷养着了虽然不能养得很好但是可以保证不会被饿死。

    可是在阳这次黄河泛滥之灾朝廷却并没有依照惯例在阳灾民中招募厢军。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阳长达两年多没有知县和县丞没有主政的父母官谁会向上级向朝廷反应阳的灾情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阳受灾的面积比较小才五万多亩不及整个阳县管辖面积的十分之一这些灾民人数不多即使闹腾起来也没有多大危害所以京畿道的官员隐约知道阳县有部分地区受灾但是却没有向户部申报。这两个原因结合起来阳县的一万多灾民就无人管无人问了。

    如果仅仅是无人管无人问倒还罢了京畿道主管钱粮税赋的转运使衙门还按照原来的钱粮税额向阳县衙门派钱粮税赋这让郭松到什么地方去征收那些缺额那些饥民吃喝都没有着落还要向他们征税派粮不是要逼他们造反吗假如他们真的反了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也会惊动朝廷到时候这个逼反饥民的罪责谁来承担郭松每日愁眉苦脸可不单单是因为他家里有个无法管教的小魔王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被京畿道转运使衙门的钱粮税赋任务给逼的。

    江逐流道:郭大哥既然如此那些所缺钱粮的数额你是怎么完成的

    怎么完成郭松苦笑道:借呗我只能向县境内富裕商户和财主借款借粮并许以他们较高的利息不管怎么说先把转运使衙门征稽的钱粮税赋交上去再说。

    那这些所借款项和粮食郭大哥打算怎么归还江逐流皱眉问道。

    唉郭松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摇头道:不知道有很多富户因为我借的太多而且从不归还就拒绝再借给我了。而且经常有人来衙门里向我讨要账款。我被他们逼迫地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先寅吃卯粮。预先向一部分商户农户征收下一年的粮款然后归还所借的粮款。不瞒县丞大人说现在是天圣六年可是我连天圣十年的粮款都征收过了。

    郭大哥那些商户会同意你提前征收吗

    郭松叹气道:他们当然不会同意了。但是我会以减免部分钱粮数额作为条件有些人贪图便宜便会同意提前缴纳。

    江逐流点了点头情况还真是复杂。无论是案件官司还是民生民计阳县没有一处让他感到轻松的地方。

    好郭大哥且莫担心江逐流伸手拍了拍郭松的肩膀道:小弟既然已经到了阳县一定会想办法帮助郭大哥解决这些问题的。

    郭松赧然地对江逐流说道:县丞大人属下无能连累了县丞大人。

    江逐流摇头道:哎郭大哥说得是哪里话来这些情况属于是三分天灾七分岂能让郭大哥担这个责任要怪也只能怪上头那些无能的官员了。

    说道这里江逐流站起来道:郭大哥走你带我到黄河南岸去小弟要看看那五万多亩盐碱地究竟是什么样子。

    郭松迟疑了一下说道:县丞大人你稍等我去让张保多带几个弟兄一道到那里去吧。

    江逐流道:不用。张保还要安排明日的官司事宜就你我二人就行。

    郭松坚持道:县丞大人为了你的安全着想还是叫上张保吧那一带饥民出没不怎么太平我们还是小心为妙。

    江逐流无奈只好由着郭松。

    这边张保听说江逐流要去黄河南岸查看顿时如临大敌立刻叫上十个衙役又在县城附近乡镇喊来二十个乡勇一行人这才把江逐流护在中间向黄河南岸方向走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