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雷允恭到了 (第1/2页)
在永安县最大的最威风的衙门不是永安县衙门而是山陵使司别衙它规模不但比永安县衙门大上三倍。而且建造在永安县城正南方把本该建造在县城正南方的永安县衙门挤到永安县城西的一处角落里。江逐流按照守城年兵丁的指点沿着大街直行。很容易就找到了山陵使司别衙。江逐流看着眼前这庄严恢宏的别衙大门。非常吃惊于它的非凡气派。别衙是什么不过就是山陵使司派驻永安县的临时机构而已。可是这个临时机构的大门不但比江逐流曾任县丞的荥阳县衙门大几倍而且即使位于东京汴梁的山陵使司衙门的大门也比不上它外派出的临时机构的大门气派。江逐流又一深想也许是汴梁乃皇城所在人口密集地价高昂这永安县只是个小县城人口稀少地价便宜。所以别衙比正衙修的大一点气派一点也是自然。山陵使司衙门正副主官分别为当朝宰相丁谓和内侍总管雷允恭。但是他们也只是名义上挂个职位真正书城主持山陵使司衙门具体事务的却是山陵使承事郎。有人可能对此迷惑不解建造皇家陵墓如此浩大的工程实际负责的只是一个七品官员其实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山陵使丁谓虽然是当朝一品大员但是兼任山陵都监的雷允恭虽然是太后面前的红人充光太后和文武百官之间的联络人但是他的官衔内侍总管不过是个正六品。所以山陵使承事郎做为山陵都监地下属在职品上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高过顶头上司的。山陵使司别衙中人早就接到消息上元节过后新任山陵使承事郎江大人将会来别衙督办皇陵修缮事务。因此他们早早做好了准备以迎接新上司的到来。 听闻守门差役来报山陵使承事郎江大人来到。工曹刘峰和主簿张翼景立刻连忙率领别衙里全体官吏迎了出来。卑职山陵使司工曹刘峰山陵使司主簿张翼景率山陵使司别衙一众恭迎承事郎江大人在刘峰和张翼景的带领下山陵使司别衙百十来号官吏出整齐的呐喊声。声音之洪亮委实让江逐流吓了一跳他不过是一个正七品的小官需要用这么大的阵仗来迎接吗山陵使工曹刘峰是负责皇陵建造的第一线官员所有土木工程等事宜都由他具体负责。山陵使主簿张翼景则负责皇陵建造的钱物的调拨所有银钱开支都由他一手调度核算。这两个人等于是江逐流地左膀右臂江逐流自然也不敢怠慢。刘大人张大人还有众位同僚。快快请起江逐流一手一个把刘峰和张翼景搀扶起来。本官初来乍到人地两疏以后还要多多仰仗两位大人和诸位同僚倾力襄助才是江大人太客气了我等以后自当听取江大人之命尽职尽责为国效忠为圣上效命又寒暄了几句。刘峰和张翼景在前面带路和恭请江逐流进去书城手打别衙。前有刘峰张翼景领路后有百十来名下属簇拥。江逐流还从没有如此威风过。入得别衙江逐流又是大吃一惊。从外面看别衙已经够大了没有想到进了别衙之后里面比外面看来还要大上许多。荥阳县衙不过才分三进之山陵使司别衙建筑群竟然有六进之多规模甚是浩大。 第一进正堂分为三个厅落正中间大厅为山陵使丁谓地办公之地因为丁谓一年之中难得来几回别衙所以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东边偏厅分为两部分靠南边那大一点偏厅为山陵都监雷允恭的办公之地。雷允恭虽然比丁谓来的勤快一些但是多数时间是在外面应酬这间偏厅的也空闲居多。稍小一部分的偏厅则为江逐流地办公所在。也是山陵使司别衙的实际中枢之地。西边厅落分成若干部分。其中两间最大的房间最大房间分别为工曹刘峰和主簿张翼景的处理别衙事务的场所。其余房间则是其他小吏杂役候命的场所。第二进第三进院落分别是钱粮库和架阁库。用来存放钱粮和建造皇陵图纸资料。第四进院落是分隔成三个小院。分别是承事郎工曹和主簿的居所。第五进则是分成两个院落。是山陵使和山陵都监的别院。第六进院落最大是一个精心建造的后花园以供山陵使和山陵都监闲暇时赏玩散心之用。 念头江逐流把整个别衙看过一遍后接下来的节目就是刘峰和张翼景率领别衙大小官吏在天宝楼为江大人接风洗尘。江逐流骑马跑了一天半。屁股磨得生疼。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好好休息一下实在不想去吃什么老什子接风酒。可是盛情难却。以后江逐流还要靠这些人为他效力自然不好冷了他们的心。天宝楼中又是好一阵热闹不必细表。用过酒馔之后刘峰和张翼景急于表功又邀江逐流去查看皇陵。这江逐流更无法拒绝只有强忍着屁股疼痛上马。随着刘峰和张翼景往城南皇陵去了。山陵使司衙门眼下要务主要是为小皇帝赵祯的父亲真宗皇帝修缮永定陵。在古代中国都是从皇帝登基开始修建陵墓但是宋朝却是一个例外。和其他朝代不同宋朝皇帝在位的时候并不事先修建陵墓而是死后七个月之内然后去埋葬从而形成了宋朝独有的七月而葬的皇家葬礼习俗。建造皇陵是个相当巨大的工程要想在七个月内修建好无论在财力物力还是人力方面都比别的朝代花费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