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再平叛2 (第1/2页)
宁夏前线。白天。 李如松和叶梦熊骑着马,绕着宁夏城,侦查地形。 李如松拿着马鞭,指着宁夏城:叶督,大军在宁夏,已经月余。如果不能迅速拿下,你我二人,愧对皇上啊! 叶梦熊:兄弟,你呢比我迟来。自然,压力也比我小些。兄弟我年逾六十,自小立誓上报君恩,下惠黎民。如今,小小的宁夏城,难道真的就毁了老夫的一世英名吗? 李如松:不会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走,到黄河大堤上看看。 两人勒马,望着滔滔不绝黄河水,浪花飞溅,壮怀激烈。 李如松再向下看了看宁夏城,对叶梦熊说:叶督,兄弟有主意了! 叶梦熊:兄弟莫不是想? 叶梦熊指了指黄河,淘淘之水,连绵不绝。 李如松哈哈大笑:英雄所见略同。。 两人大笑声中,纵马挥鞭,疾驰而过。 。。。。。。 第二天,明军停止了所有的军事行动。 上峰传下命令,停止攻城,士兵当民夫,挖运泥土,建筑大坝。 士兵们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有人直接拒绝挖土,被鞭笞八十。 有人故意破坏,被绑起示众。 在高层的重压之下,二十余日,就建好东西两侧的大坝。 明军在宁夏城东西两侧挖土堆出大堤,准备水攻。 黄河被挖开,洪水滔天,排山倒海,宁夏城一夜之间,水深九尺。 明军站在大坝上,看到叛军被水冲的七零八落,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高层挖土筑坝的真正意图。 站在高处,宁夏城中,明军一目了然。 水面上,到处漂浮着叛军的尸体。 人喊马嘶,哀号叫骂之声不绝。 就是这样,宁夏叛军仍然拒绝投降。 为什么呢? 叛军知道,投降是死,战斗是死。与其乞降苟且偷生被人杀死,不如理直气壮,战斗到底的死去,更是光明磊落。 加上洪水灌城,更是激发叛军同仇敌忾,血战到底。 一个明军喊话,要叛军投降,被叛军乱箭射死。 叛军对明军也完全失去了希望,现在,他们也想血战到底。 可见一斑。 明军大营。 望着宁夏城淹没在洪水之中,李如松,叶梦熊慷慨万千。 李如松:垂死挣扎,徒劳耳。待其弹尽粮绝,拿下宁夏城,易如反掌。 叶梦熊:困兽犹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李如松:琵琶憾树,不自量力耳。我大明皇帝天威播于四海,声名播于九州。跳梁小丑,自取其辱。 叶梦熊:就怕叛军作困兽之斗,妄想与我军作你死我活之争。 李如松豪气十足;天兵在此,何惧之有? 叶梦熊:李督,本官有一计策,尽管用了一次,失败了。但是,本官还想再用一次。 李如松:反间计?这么大的水,怎么进得去城里啊! 叶梦熊:着啊!李督真是聪明绝顶之人。什么话,某才想到,你就知道了! 李如松:叶督足智多谋,佩服佩服。只是不要露了痕迹。 叶梦熊:如此这般,你看如何? 李如松:我看行。叶督就去安排吧! 叶梦熊:好! 。。。。。。 六边提督李如松大帐。 梅国桢:参见提督大人。 李如松:哦!是监军啊!有事吗? 梅国桢:宣府压运的粮草就要到了。为了防止意外,想跟大人您借个大将军,去接应一下。 李如松:嗯。 梅国桢:可否把李平胡借用? 李如松望了望他,心想你也太小题大做了。考虑粮草也特别重要,没有反驳。 。。。。。。 李平胡带一千余士兵,与宣府运送粮草人员碰头,一起返回。 路上,士兵们传讲,押运粮草的沈小哥如何如何神奇,刀剑不入。 李平胡也很奇怪。他叫人找来了沈文章。 沈文章:拜见大人。 李平胡:罢了,你是沈文章? 沈文章:小人是。 李平胡:听说你有金刚不坏神功。在少林学过? 沈文章:是啊!练过童子功。 李平胡:哦!军中以讹传讹。说你是神人下凡。为了以正视听,在大伙面前演练一下,可好?我就射你一箭,用手铳再轰击一下。如果安然无恙,本官向提督大人举荐于你,担任三军总教头。 沈文章:好啊,好啊! 。。。。。 大营外。教练场。 几百几千的士兵围着观看,看神功盖世的武艺。 先是九九八十一人组成的攻击方队,进可攻,退可收。 接着是李平胡的射击表演。 李平胡弯弓搭箭,一箭射击,盾牌贯通。 李平胡拿着手铳,对着狂奔的牦牛,一声大响,牦牛轰然倒塌。 沈文章看得是心惊rou跳。 李平胡拉开弓,就听得众人大笑:尿了!尿了! 仔细一看,原来是沈文章吓得尿了出来。 李如松:怎么回事? 沈文章跪在地上:小人该死,小人该死。不该欺骗大人。 李如松:说说吧。如何的欺骗法。 沈文章:押运粮草临来时的前一天晚上,小人的相好,送给小人一件宝衣,说是刀枪不入。为了安全,小人就穿在身上。路上遇到几拨土匪,他们刀砍箭射,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