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温侯亲卫统领_吕布非《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如此不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吕布非《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如此不堪 (第4/4页)

以待罪徐州,进退未敢自宁。’答太祖曰:‘布获罪之人,分为诛首,手命慰劳,厚见褒奖。重见购捕袁术等诏书,布当以命为效。’太祖更遣奉车都尉王则为使者,□诏书,又封平东将军印绶来拜布。太祖又手书与布曰:‘山阳屯送将军所失大封,国家无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为作印,国家无紫绶,自取所带紫绶以籍心。将军所使不良。袁术称天子,将军止之,而使不通章。朝廷信将军,使复重上,以相明忠诚。’布乃遣登奉章谢恩,并以一好绶答太祖」。这一段时期吕布和曹cao的关系相当微妙,其中厉害暂且不说,至少可以说明吕布很想堂堂正正地回朝做个天子脚下的阶下臣的,后来东海萧建为琅邪相,治莒城,「保城自守,不与布通。

    布与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来共争天东南之地。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昔乐毅攻齐,呼吸下齐七十□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单故也。布虽非乐毅,君亦非田单,可取布书与智者详共议之……」

    (15),尤其是后面给萧建书中「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昔乐毅攻齐……布虽非乐毅,君亦非田单,」几句,和曹cao的《让县明本志书》中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一句几有异曲同工之意;而「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之说,诚为当时实情,前面的「天子在河东,有手笔版书召布来迎,布军无畜积,不能自致」,和他与曹cao的战役中因为没有粮草而退兵两事,又互相印证了吕布的确是想西迎汉帝而力不能,这也都可以说明他的理想是做个汉朝的臣子,并无不臣之心。也许他对王允对他说:「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的嘱咐还没有忘怀。因此我说他比「郡郡作帝,县县自王」、「自还相攻,莫肯念国」之流的诸侯们好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至少吕布可算得是个大汉朝的「忠臣」。从这些来看吕布,可以说吕布此人能文,且行文豪气不除,文字也可一观,他给袁术和萧建书(吕布几封书信文多不载,附录于后)中喜笑言谈间自有豪气在,而且对大局和人物亦有自己比较有见地的看法,这样的人,不为无知;有容人之量,覆荫刘备和对袁涣事自可说明;亦有其得人心处,所以高顺、陈宫慨然赴死,左右临危不忍取其首诣曹cao;临阵身先士卒,勇猛过人,勇名闻于天下,因此时人才有语曰:人中有吕布;只可惜他有两大致命的性格上的弱点,一个是他手下大将高顺说的:「将军举动,不肯详思。」举动随意性太强;二就是没有主见且不善断,郭嘉说袁绍好谋寡断,而吕布既不好谋又不善断,他虽然知道高顺的忠言而不能用,陈宫有善谋而尚自犹豫当从不当从,作为一个诸侯没有这样的政治素质,反而更象个江湖豪士,不败亡就是天数了。因而诚如高顺所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又陈宫被俘后对曹cao说:「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禽也。」这二人的确说出了导致吕布败亡的致命伤。惜乎,纵观吕布,当是能文善武,颇得人心,亦有容人之雅量及见地,又无割地称王的野心之人,而最后的覆灭的悲剧,实在是源自于他性格弱点的一个性格悲剧,颇可为之一叹。又其一生行无大恶,譬如屠城坑卒,亲信小人,屈杀贤良,目无君上等等常见于历史*邪人物的罪名一个没有,甚至可以说连大过都没有,真要指责也许只可以指责他和董卓婢女私通这个事,其他诸如攻城略地之所为,在三国时期比比皆是,实在没什么可以大加指责的恶行,再者要是说起反复小人,大耳公刘备先生先是在公孙瓒手下,因为陶谦给了他四千兵就弃公孙投陶谦,然后占徐州,后来又投靠吕布,再反攻吕布而投曹cao,然后又反攻曹cao转投袁绍,再投刘表,最后一次刚刚对孙权说完你如果攻刘璋我就披发入山,一转身就用刘璋给他的兵马围攻成都,搞得刘璋最后在孙权的保护下才度完余生。因此如果比起刘备来,吕布的所做所为简直是小儿科,根本就连和刘备评比谁更「反复」的资格都没有。可是却因为一部《三国演义》,平白地背上了「三姓家奴」的千古骂名,成为反复小人的代名词,小说家的刀笔不可谓不利。

    注释:(1)(13)见《三国志》《吕布传》。

    (2)见《三国志》《吕布传》、《董卓传》。

    (3)见《三国志》《董卓传》。

    (4)(5)见《后汉书》《蔡邕传》。

    (6)(7)(8)(9)(10)(15)见《三国志》《吕布传》及裴注。

    (11)见《三国志》《先主传》。

    (12)(14)见《资治通鉴》。

    附录:《与韩暹、杨奉书》:「二将军拔大驾来东,有元功于国,当书勋竹帛,万世不朽。今袁术造逆,当共诛讨,奈何与贼臣还共伐布?布有杀董卓之功,与二将军俱为功臣,可因今共击破术,建功于天下,此时不可失也。」

    《与袁术书》:「足下恃军强盛,常言猛将武士,欲相吞灭,每抑止之耳!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猛将武士,为悉何在?足下喜为大言以诬天下,天下之人安可尽诬?古者兵交,使在其间,造策者非布先唱也。相去不远,可复相闻。」

    所以说,历史上的吕布并非全是罗贯中所描述的那样。当然吕布战败了,这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有缺点,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吕布并不是罗贯中所描述的那样如此不堪!这次是最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转自吕布贴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