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军突起_第 78 章 兵权争夺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78 章 兵权争夺起 (第2/2页)

  三来,毅军中关系错综复杂,而新军的人员选调上,谁去编练谁说了算,也就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人员关系上的问题。

    庆王爷很快想清楚了这些,连忙从凳子上躬起身,对着慈禧说到:“太后,既然荣大人有意让刘克武去统管新军,而刘克武也实为不可多得编练新军的人才。臣保举,由其按荣大人之想,去编练新军实为上选。”

    目光盯住了庆王,慈禧面色凝了一下。随后,将目光转向了坐在另一边一直没说话的翁同和问到:“翁师傅,你又怎么说呢?”

    人老鬼精的翁同和,其实已经从慈禧的话音中,听出了些什么。于是他一躬身,哈腰说到:“回太后的话,老臣感觉刘克武也是最佳之新军编练人选。其人乃有当年曾国藩之潜质,更有左宗棠之武勇。”

    “呦呵,今个儿这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慈禧听到翁同和竟然也这样说,不禁大感兴趣的接着说到:“这往日,你翁师傅可是向来都要跟庆王爷和荣禄这,有事没事的在我这掐上一翻。怎么着,今天这就给变了呢?”

    三个人,在这一刻各有各的打算。翁同和的保举,原因是他真正的公忠体国,看出了刘克武要比李鸿章那保举的袁世凯,更适合cao练新军。

    首先,刘克武的年纪小,功劳虽然大,但必然要比袁世凯好掌握。至于忠心方面,刘克武的老爹就为大清朝尽了忠,这就是无可厚非必为忠良。

    其次,在洋务上新军式上,虽然资历还很浅,但刘克武现在手上的魁字营,已经成了京城第一营。其对新法之练,在翁同和的眼睛里,要比那个袁世凯强多了。

    最后,就是翁同和与已经去了日本下关谈判的李鸿章之间的个人矛盾了。一个洋务派的领袖,一个清流的领袖,二人一直以来就是死对手。

    李鸿章要保举袁世凯,他翁师傅自然就要大不反小针对一下,非保举刘克武,来跟袁世凯争一下了。

    当然,这里面翁同和还有一点自私的想法,就是想用这次的保举,争取把刘克武收进他的门下。帝党现在缺少的,恰恰就是一个能带好兵、带精兵、掌军权的人。

    而荣禄那边,相对来说就简单的多了。刘克武首先是马玉昆的准女婿,现在马玉昆的女儿和老婆还住到了男爵府了。

    只要让刘克武去编练了新军,那荣禄很有自信的,就是一下就等于牢牢的抓到了两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做他的心腹。

    这段时间以来,刘克武经常与他走动,孝敬的供奉是京城各门总兵中最多的一个。而且,刘克武完的假面,在荣禄的心里已经让他当刘克武是自己的心腹了。

    用人唯亲、抢兵争权,在满清朝廷,尤其是正在事业上升期的荣禄眼里,那是比一切都重要的。但他表现出来的,却让慈禧很是放心的那种。

    新军编练是刚刚确定的,刘克武与袁世凯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就算是这样展开了。当德公公派人送来消息后,深知新军要比毅军更适合自己谋大事的刘克武,立即就行动起来了。

    带兵之人,最有效的竞争筹码,就是看谁更会带兵。所以刘克武第一招,就决定请庆、恭二王爷和外国人来参阅自己的队伍。

    一翻运做之后,杨度也就不费劲的,将两个王爷,和刚刚正式提升为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授总理衙门大臣的荣禄,都一并请到了自己的军营来。并且,还让威尔逊,把英国公使馆武官贝斯福一起邀请着来一同观礼。

    这两个王爷和荣禄,还有那个英国高级武官,刚走到广安门的大营外,就听到里面传来了阵阵的喊声。

    “吃朝廷饭、穿朝廷衣……”

    声音十分整齐、响亮,这让庆王爷和恭亲王,都不禁好奇了起来。他们和荣禄一起,侧头看向了杨度。恭王爷毕竟资格最老,于是他开口问到:“这刘克武,又这搞什么名堂?”

    笑着一拱手一礼后,杨度说到:“回王爷的话,今天是魁字营年后第一次发军饷的日子。我们总兵大人,正在给士兵们发饷银。”

    听完杨度的话后,庆王爷一脸疑惑的问到:“发军饷就发军饷,这怎么整个营盘都一起喊上话了呐?”

    又是一拱手,面带笑容的杨度将头转向庆王爷,说到:“回庆王爷的话,我家大人的意思,就是让士兵们,一拿到钱就先想到,他们要忠于咱大清。这样,才能把军心士气,最好最快的集合到一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