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军突起_第 80 章 杨度立宪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80 章 杨度立宪说 (第2/2页)

那可未必,倘这次李中堂真的再签丧权之约,则朝廷必然无奈。太后其实也是思变的,也想让国家强盛起来。到时候,唯剩改国体、变国正,方能强国势,相信太后不会舍近而求远的。”

    我靠,不是真的吧。这杨度,原来没白上那一次时务学堂,已经在心里根植了变法之心了。不过,他的变法,是跟康梁之辈一个套路的。

    但不管是哪个变,不把西太后真弄的没辙,那老太太绝对不会同意的。而且,几年后的那场变法,可正是西太后下了手,弄出个六君子来。

    想到这一层,刘克武连忙挥手停止了杨度的高谈阔论,面带焦急的说到:“皙子,这话你可不能出去说,只在我面前说就是了。你要知道,太后的心思毕竟不是你我能琢磨得透的。一个不小心,脑袋都容易掉的。”

    漠然的一笑,杨度说到:“爵位请放心,皙子确不会现在就来公开的谈说这变法之事。国不到为难,太后也不会同意的。皇上倒是想学小日本的明治维新,似乎却因太后在那,他根本就做不了。我只能等,等天下风云起时,再来公开说了。”

    还好、还好,这小子还没象维新党那群家伙一样,有事没事的乱叫唤。不然的话,自己丢了这么个最大的谋士倒是其次,保不准就连自己都得给算成他的同党。

    自从苏醒后,刘克武的心里,其实早就已经想好了。不管怎么做,自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权、谋权、夺权三步走,为这目标,什么都不在乎了。

    很自信的思想,让刘克武坚信,以自己在后世带来的学识,是完全可以改下这段历史的。只有自己掌权了,才可能真正让百姓安居乐业起来。

    为了不让杨度再多想这些所谓的变法,刘克武不禁想了古代的例子。于是继续盯向杨度说到:“皙子,这自古以来,不管是怎么变法。你看看商鞅、王安石,哪个得了善终的?”

    停顿了一下,刘克武突然笑了一下后,接着说到:“不过呢,要说这些变法,你可知王莽之变法的内容呢?说实话,我看过的这些史书中,还唯王莽之变法,最合民兴之举啊。”

    “哦?那个篡逆的变法,爵爷为何单单看他之变法合心?这个恕属下不能苟同,一个篡逆,其行必为忤逆之辈,这在史书上,已经成定论的。“杨度说完,重新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用眼睛盯向了刘克武。

    这个腐儒还真是不可理喻,在心里对杨度非议了一翻。难道他不知道,这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吗?那王莽乃一败者,自然就要被后来的胜者写的那样了。但腹骂了两句,脸上还只能是微笑着。

    喝完一口茶后,带着笑容看向杨度说到:“今日这翻话,我可不想再让别人知道,只当和皙子兄你在这探讨,皙子你必须答应我,绝不与第三人说,我才会说。”

    点了点头,杨度也笑了一下:“大人您的学识,很多地方都是皙子比不了的。就拿您在广安门制定的那些新规矩,我去天津以后才发现,竟然很象洋人所谓的企业管理体制。”

    顿了下后,他又接着坏笑的看向自己,说到:“呵呵,最近啊,属下几次和莲伯、岷源(王永江的字)他们,闲谈时都怀疑您是否也去留过洋呢。要不然,怎么就自己想出的东西,竟然能跟洋人的先进东西,那么的象呢。”

    大笑一声,刘克武说到:“你们呢,只看见洋鬼子如何的先进。却不知,实际上洋人现在看上去很是先进的东西,其实都是从我们老祖先那拿去的经验。这例子还少吗?”

    也跟着笑了一下,杨度说到:“这倒是,洋鬼子从洋枪洋炮、到造纸印刷,乃至连他们最早的航海,却都是靠的我们的四大发明呢。这一点啊,严复先生早就已经说过了。”

    听他突然提到了这么个人物,刘克武立即来了兴趣:“怎么,皙子你认识严复先生吗?”

    摇了下头,一脸无奈的杨度说到:“我哪有那般福气,严先生现在可是上海复旦公学的校长。原来,人家还做过北洋水师学堂的总办官呢。我一个举子,何缘得见。咱还是说说,你为什么认为王莽的变法,才是史书上,历代变法所不能比呢?”

    “其一,土地国有、禁止私人买卖之法,超出限额部分一概没收。由政府分给没土地的农民,这就促进了土地的重新分配对吧。”说完,刘克武用目光紧锁向了杨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