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刁民_第九十三章 分赃的獠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分赃的獠牙 (第2/2页)

 想到一名名军士张开口一嘴的软化馒头,田启业忍不住咧嘴发笑:“亏你想得出,咱觉得行。不过馒头这东西含在嘴里,入城时。上头的老爷们训话时,弟兄们也要作势跟着喊两句,倒时咋整”

    捕倭军载胜而归,上头各方面来的人会在城门前检阅,城中士绅代表也会旁观,必然要全军高喊壮壮声色。

    戚继光左手摸着下巴,行军肃然,着装统一,队列稍稍不齐整的问题也就可以忽略了。下巴扬起,道:“这么着,馒头可以稍大一点,撕成两份。在城南五里处吃一半,列队集中后吞咽,这就能齐声呼喊。另一半馒头握在左手,过城门甬道时填入口中。游街后,再行检查。”

    一支号令严明的精锐军队不是那么好练的,没有半年功夫是做不好这一切的。

    张茂点头:“行得通,现在步军的问题解决,马队呢”

    说着他看向赵期昌,军中的马队就三部分,一部分是田启业的,一部分是赵期昌这边陈明理的,另外一半是军官队。

    赵期昌点头:“马队三马横列,三十三竖列为佳。这样横列马队方便调整前后位差,不似五马横列那么明显。”

    他没提马队领队,意思就是交出陈明理部,配合田启业这边训练马队行进。

    戚继光一笑:“可行。”

    稍后就议定了入城序列,最前排是戚继光与骑马卫队二十骑,这卫队人人执旗;其后是马队,田启业领队,陈明理、田亮充任旗官一前一后在队伍侧面压阵。

    再后面是步军第一队,由赵期昌领队,常信平、赵凤祥做旗官,跟在队伍前、中做压阵。

    然后是张茂、刘文清、王文泽、张承翼四人分别领一个百人队。骑军一队、步军五队这么确定,组后是辎重车队两百人组成一队,由赵鼎明领队。

    张承翼做领队原因复杂,第一是他卖相好,第二是这次游街说是立威,潜在意思很明确,就是告诉登州上下,卫里捕倭军真正的构成。领队人物必须压得住场面,还必须是这个新集团的人,明确的告诉卫里各家,捕倭军我们要通吃

    然后再勉为其难挤出一百个名额出去安抚各家,还是那套红脸、黑脸的戏码。

    定好了捕倭军游街的队列、次序后,接下来的训练就有了针对性。下一个讨论关键是新的捕倭军建制问题。

    擅改军制者,以谋逆论处

    太祖高皇帝祖训

    规矩是死的,名义不换就行。反正如今各军各营,哨队、把队人马缩编严重。兵员不足,一个哨队缩编建制也是常见现象。

    很快也就议定新的捕倭军建制,全军分左右两总。一总在开国时可有上千号人马,如今各处一个千总兵力也就四五百人。

    以左为尊,戚继光掌握左总四百捕倭军,其中一百捕倭军在登州城做事,三百在中所驻扎、cao训。

    右总千总落在张茂头上,地方cao守官说白了就是外委千总为一地cao持守备官,正好与他的千总职务对接符合。

    为了在战场上表明统属,戚继光左总用五色赤旗、黑旗,张茂右总用五色青旗、白色皂旗。

    简化建制,一总分左右二把,整个捕倭军四个把,正好各把对应一种旗色。

    右总,张茂领左把二百人,用青旗;赵期昌领右把二百人用白旗。

    五色旗中的黄旗登州卫没资格也不敢随意用,黄旗下面以赤旗为高,所以戚继光左总左把用赤旗,左总右把用黑旗。

    其实努尔哈赤的八旗说白了,起源就是明军营一级内部的五色旗分队制度,再加上卫所耕战一体制度罢了。

    一把下面分左右两哨,一哨两个总旗,每个总旗下面是五个小旗什长,每个小旗什长下面是两个伍长。

    总旗是最低战术单位,内部是二五制,再往上是二二制。这是缩编的结果,若不缩编,按照国初军制,总旗以上是三三制。

    即一哨一百五十人,一把五百人,一个千总一千多人,一个营三四千人。剔除辅军后,国初一个营标准是三千战兵,余下是辅军。一个卫建制是五个千户所,正军五千六百人,剔除留守屯军外,一个卫能拉出一个标准营。

    而现在,因吃空饷、军士逃亡原因,各军花名册名义上上一个哨也就百人左右,一个把三百人,一个千总也就千人,一营三千人。实际上,一些可怜的营能有一千人就不错了。至于按着花名册满编的营,抱歉,除了朝廷重点照顾的外,其他的营搞满员,真的会把自己饿死。

    因为你三千人的花名册,上头吃拿卡扣到手只有七成,军官将领再吃掉一些,能养两千人真的是难得的良心了

    说的难听了,登州卫八百捕倭军建制圆满,军械、粮饷充足,在训练完善的情况下。这八百人一个冲锋弄垮一个营的兵力真不是笑话。

    捕倭军最大的好处是没有那么多上级衙门,卫里征发税租,直接用在捕倭军,没有那么多中转途径。按着国初的待遇给下面发放待遇,难度可比战兵营、班军营要简单的多

    这也是朝廷一直故作不视,有意无意让卫所军制腐化的原因。一个团结的边卫,真的可以自食其力,不缺朝廷什么东西。

    不怕被朝廷勒脖子卡粮饷,还是一支团结的军队,面对这样的军队,朝廷自然头疼

    而登州卫的捕倭军,真完善好后,就是这么一支不要朝廷额外军饷,还让朝廷很头疼,让地方大员顾忌的军队。

    不论戚继光、还是联合的五家,专心搞捕倭军为的就是靠这支武装维护卫里的利益,让外人伸手的时候多思量思量。有这支武装,卫里也就有了谈判、说不的资格。

    为的,只是财产不受敲诈和平安罢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