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刁民_第一百零二章 填鸭教育与军队设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填鸭教育与军队设想 (第2/2页)

    老道士擦着手:“你若十六以后学习,自然用不着。以你的体况,十三以后也用不着。可你这回出军在外损了元气,这汤就是补这个的。”

    说着抬头,打量赵期昌:“莫非是怕苦”

    赵期昌摇头,抬手扬袖拂去方凳上薄薄雪层,将凳子递过去:“可,这里头是啥看着黑漆漆,弟子心里就不踏实。”

    老道士落座,很享受一样抚须:“就是寻常补气方子,另加了三两柿子、二两梨子、五钱枣rou、两钱莲子。方子里也无苦味,又含有甘草等物,就是甜汤。”

    “还有这些,喝完药汤后一并吃下,许你休息一刻。”

    他另一手放在桌上,两枚核桃,一些松子以及十几粒葡萄干:“都是补气的东西,傍晚时再熬一剂补血的,等你适应了,也就不用再吃了。”

    赵期昌低头,点头:“师尊托人去采买的蜂蜜等物,也是为了弟子”

    老道士抬头:“差不多吧,育阳剑术刚猛,最是消耗体能。身体不行的少年郎,练个两三日,尿血而死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穷文富武,不是说的那么简单。”

    心里暖暖,撇去心中杂念,赵期昌也落座,苦笑:“看来弟子还要派人去山里打些山珍,海里宝贝也不少。”

    老道士摇头:“东西不能乱吃,海里的可以放开了吃,山里的以鹿rou最为滋补。旁的就算了,吃不好会乱了元气患病。”

    小小抿一口甜的稠稠如同枇杷膏的东西,这东西入口能黏牙,慢慢喝了下去,余下的药膏凝结粘在碗里,赵期昌估计这东西就是补充糖分。

    老道士继续说:“要多吃杂粮,稍后练武后用沸水冲洗药罐,连着碗里的都饮下去。若手里有闲钱,去城里多买些干果。吃的能补气,就别吃药。”

    “还有几册医书,走时拿去自己研究,不懂的再来问。”

    老道士说着疑惑:“看你以前也贫苦,可身子骨却养的不错,着实奇怪。”

    赵期昌砸着核桃,抬头道:“吃得多才能做事情,山里弟子能弄到的,都会下肚。”

    感谢贝爷,他在山里就跟蝗虫一样,逮到什么东西都会掐去头,烤了吃。刚开始山里迷路,那时候不会设陷阱,人也小,全靠几窝蚂蚁煮的汤让他活了下来。

    老道士就是比陈明理专业,根据赵期昌的手臂长度、力量,做了一把最适合赵期昌的柞木阔剑,重量一斤十二两,比一口文士长剑轻不了多少。

    “臂力源自腰力,右臂张,左臂敛,如此方能步稳。”

    指出赵期昌踏直步撩剑动作,老道士心里也着急。他不知道什么是填鸭教育一词,可眼前时间真的太急了。他不可能再等一年,等教会了赵期昌再去西南。眼前只能将最重要的剑式练法教全,教会。

    按照历来规矩,应该先有最少半年的时间给赵期昌打基础,将步法练好。然后再练习拳法,佐以医学学会浑身筋骨运动,再然后才是剑术。

    最重要的剑术传下去,步法、拳法什么只能找其他人来补。好在赵期昌以后是骑马征战,学会剑术便有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不能循序而渐近,后期再补也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理念、身体冲突。先入为本,赵期昌适应剑术练法后,再学习其他的基础,必然是扭曲的基础。

    可老道士实在是没法子,只能抓紧时间将剑术传下去,以后赵期昌能学出什么只能看机缘、资质。

    只要赵期昌能将两门剑术记住,练好,以后找人传出去,那就完成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传承。至于赵期昌能否武技大成,某种程度上不是老道士的优先考虑。

    多少野路子出身武将凭着军中武技起步,照样不是成了武学大家

    老道士的填鸭教育,赵期昌的被填鸭教育经验,造出一个什么怪胎也只有天知道。可能是一个自信心爆棚朝敌人剑刃撞上去的可怜鬼,可能也其他可能概率太小。

    让老道士诧异的是赵期昌本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人体发力体系的理解能力。以刚猛爆发为主的育阳剑术,赵期昌学习速度的确非常的快。

    赵期昌也觉得不困难,育阳将军剑说到底就是以最合适的动作甩出去的剑式,动作越规范,越符合本人人体发力角度,那这一剑威力最大,也最省力,身体感受也舒坦。

    这是大开大合的一种剑术,要的就是耐力、爆发力,以及判断力。

    赵期昌在这门刚猛为核心的剑术上的天赋,让老道士欣慰的同时更为担心。这门剑术最多只有二十多年的使用期限,人体衰老体能下滑时,这门剑术基本上就没了生命力。

    精髓剑术是太玄剑术,这是可以养生、用一辈子的剑术。在理念上与育阳剑术是两个极端,赵期昌学育阳剑术的天资,可能在太玄剑术上成为最大的障碍。

    这时候,赵财小跑着来到南坡,被侍女孙孟娘拦住。

    剑术的练法很容易暴露让人学去,孙孟娘就是眼哨,背对南坡小院,眼睛四处望着。至于从坡上偷看,那里光秃秃没人能有机会。

    “张家来人了,说是他家小爷、小娘以及二百捕倭军还有半个时辰抵达。说是请咱三房准备午饭,快去给老爷通传。”

    赵财说着,扭头望着孙孟娘背后板筑的泥土墙,什么都看不见,很是好奇。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