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刁民_第一百一十一章 花红悬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花红悬赏 (第2/2页)


    橙黄色的光线暂时照明庙中,依旧昏暗一片,勉强能看清人影。

    掌灯面对着众人,身后两侧两名身穿罩甲的提剑青年也戴着恶鬼面具,脑袋不时扭动,观察庙中一个个戴着面巾的人。

    掌灯将灯笼往前推了推,双手缩在暖袖中,盘坐头低着:“今儿来了二十三家,比上回多了两家。规矩不能省,新来的报名号吧。”

    陈明理压着嗓音:“立秋,黄河入海流。”

    另一个人也变着嗓音:“沙场秋点兵。”

    掌灯抬头,发笑:“原来一个是老弟兄,怎么这段日子没来”

    陈明理低声:“外出做买卖,耽搁了。”

    掌灯看向另一人:“新来的弟兄,哪来的风声”

    这人反问:“先生不是知道么”

    掌灯轻轻点头,这句暗号是他送出去的,这里若真的有人报自己真名号或报不上暗号,会被直接砍死。

    很快,这位随机点出几个头目,让他们回答暗号,暗号多是相对简单的五言绝句某一句。

    事情忙完,这位掌灯才开口:“最近又有了三笔买卖,南方那边有人要一批童女,以资质论价,最少二十人。得手后,走海路。”

    昏暗中,没人有动静。

    掌灯继续说:“第二件事,登州卫捕倭军重建,有人出了花红。卫镇抚使赵鼎明八十两,备倭城cao守张茂一百两,副千户田启业七十两,中所正千户王文泽五十两,福山所刘文清六十两。那位风头正盛的百户赵期昌一百五十两。”

    “一共六人,最先死的三人有花红,余者无赏。”

    这么一帮人集体遇害,整个山东都会炸窝,杀几个就够了。

    下面一人咳嗽,问:“为何赵三价钱这么高”

    掌灯声音平静:“此人有护卫龚显,卫里封山查倭,此人先登神猪岭,七名倭寇此人阵斩五人。若杀赵期昌,此人不好对付。上头的金主出的是良心价,怕弟兄们吃亏。”

    又有人发问:“龚显何人”

    “跳涧虎刘磐家丁,转送给了赵期昌。据卫里风声,龚显此人乃南昌人,在四川卫当武生十年,至今未婚。据说,前三十年这人一直练武不曾分心他处,是个极为难缠的人物。”

    见没人再问,掌灯继续说:“杀人不论手段,这六人各有信物,夺到信物者领赏。赵鼎明有贴身十八罗汉佛珠,田启业有袖箭,王文泽有黑缎赤色虎纹护腕,张茂有随身铜镜,刘文清是题字如意黄山云海扇。赵期昌这里,因不好对付,信物有两样,第一是其佩刀倭刀备州,其二是一顶绣字平安的红缨毡笠。”

    下面陈明理皱眉,自家师弟可没毡笠。而两样信物用意也简单,给各处合作的机会。

    稍稍片刻后,掌灯又说:“第三件事,是一起小买卖。南直隶六安卫寿县,世袭延安卫指挥使的神家出了五十两。三十年前登莱战事中,神家一位嫡女随军,因战乱遗落在登州地界,生死不知。这女子之弟病重,神家子弟为了全父愿,托人来问问。是生是死,给个准信就能拿这五十两。”

    的确是小买卖,不是赏钱不够多,而是这钱不好挣,大海捞针不外如是。

    一人问:“先生,若找到女子,神家又该有多少赏钱”

    掌灯摇头:“神家子弟出赏,无非安其父之心。三十多年流落在外,这女子真活着,她那弟弟又快死了,神家要她做什么”

    “是故,诸位弟兄若找到这女子音信,问出这女子过往经历,神家那边点头,事情也就成了。若这女子死了,找一些身前信物也可。”

    下面一人摇头:“这买卖看缘法,先生说说那女童买卖,得手后如何交接”

    掌灯道:“老规矩。上船时验货,钱货两清,盈亏自负。”

    见没人再发问,掌灯抬起手挥了挥:“一个个,来后堂。”

    一直忙到二更时,陈明理才进去,其他首领也都等在河神庙正堂,要走是一起才能走的。

    后堂,这位掌灯先生坐在小凳上烤火,一旁放着箱子,里头银锭子折射着光彩,头垂着:“下回是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具体规矩就不多说了,可有事情”

    陈明理微微拱手,他也知道规矩,回去后找到这几句所属诗词篇章,下一回来就是以下一句做暗号,若下回不来下下回就是下下句做暗号。若一直拖着不来,排不到词句,那就要重新申请,做投名状。

    陈明理还摘了面巾,算起来他们陈家与这位掌灯也算老熟识了,道:“先生,咱知道规矩不问背后主家。不过花红一事涉及我家家主,而我家家主又对先生抱有好感。若是先生信某为人,可方便与我家家主吃一杯茶”

    掌灯抬头,猪八戒面具望过来,伸出一只手:“去你寨中候着,三更后,东二里见见。”

    “谢先生。”

    陈明理从袖口抖出两粒碎银子,双手递过去,重新系好面巾,出去了。

    这种会议又叫鬼市,各种买卖掌灯不抽份子钱,每个参与者每次要缴纳一钱银子,算是信息费。

    掌灯将银子收好,头垂着:“下回地点,老地方问去。你这次能找到,原因也就不问了,下回别再这样,坏了规矩不好办事情。”

    陈明理再拱手,退了出去,又是下一个人进去。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