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包工头 (第2/2页)
的生计。 朱应奎露笑抚须,笑吟吟:“捕倭军缺乏一些破敌经验,戚将军可要抓紧时间cao训。不过军械一事,还缺多少” 唔,戚继光表现上道,朱应奎也投桃报李会力所能及的做些表示。赵期昌眨着眼睛,分析着谈话艺术。 戚继光有些为难道:“朱公,此番入山正值严冬,捕倭军重建正好需要一套冬装。军帐、牛、驴、驽马缺额也在二百之数,运输所缺的车辆也不低。还缺各类辅助军械,如火药、铁蒺藜、铁锹、镐子、拒马等物。” 胃口不算大,朱应奎心中一动,笑着说:“回去写一份公文报上来,此番拨下去的军械若是此战打的漂亮,就归你登州卫了,若是打的难看,拨下去多少就要补回来多少。本官施政登莱已历两岁,态度一向就是如此,谁能打仗能为国分忧,本官就给谁撑腰。” 都是拿公家库房里的东西做人情,戚继光心中也是喜悦,捕倭军最缺的零碎物件总算是补上了,这些东西若让卫里补充,花钱是一回事,能不能置办齐全又是一回事。 起身,拱手:“朱公明睿,下官敬服” 赵期昌稍稍一愣,也起身抱拳跟着重复一遍。 一手抚须,一手抬起摆着做下压手势,朱应奎笑的两眼眯着:“莫要多礼,本官也只是本份行事,是职责使然,职责使然” 他心里也估计着,大概文官领军就是这么一回事,在一帮军头里找出有本事的,把好处给有本事的人,靠有本事的人来驾驭庸才,然后就是杀敌、领军功,升官一条龙。 唔,重在识人之明,以及慷慨尺度 心中也有一种释然,难怪边军常常闹出督抚瞒报或压下不报帐下悍将功勋,导致悍将与督抚生别扭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看来不是那些督抚短视,而是没拿出该有的好处安抚能打的人。
朱应奎觉得自己距离督抚、兵部大司马又近了一步。 官场、民间喜欢将兵部尚书、侍郎称之为大司马。 这笔买卖算是完成了初步谈判也都相互表态,彼此关系更近一步。 朱应奎开始为捕倭军摘果子筹算,劝着戚继光动筷子,询问捕倭军所需的各方面要求,他力所能及为捕倭军做好准备,能不能摘果子就看捕倭军到前线的表现了。 反正死的也是捕倭军,他花的也是公家的东西,胜了有军功,败了他也能获得经验,怎么都不亏。这就是高位者的优势,他们能选择的方面太广,只要不犯傻都会有得赚。 “既然要出军,就不能延后。月底前,巡抚军令下达,捕倭军必须有一部先行入山。给上头一个表示,方不会为人所诟病。” 朱应奎说着,心中思索山东境内有资格抢果子的队伍,马贼队伍合在一起算一股,但江湖人一贯而言是不会参与这种平乱任务的;即墨三营里即墨营已经被打了一棍子整个登莱两府各处,应该没有军队想去触霉头。 再远一点,沂州卫杨家一贯强势,说不得会派一枝兵马来看看情况碰碰运气;而整个山东其他兵马因为何鳌指挥的那场丢人军事搜捕活动产生了不少因补给、天气情况造成的减员、折损,战斗力损失和士气折损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弥补的。 唯一还能插手的估计也就兖州府曹州兵、东昌府临清兵以及济南府泰安兵。这都是战兵营,都没参加何鳌主持的军事活动,都保存着元气。 他隐约觉得,此时真有实力吃掉李孟所部的最有可能的是登州卫捕倭军。不仅是因为近,最重要的是战斗心气不一样。 不用想,其他地方出兵来作战,好处多会落在将领手里,下面军士的士气不高,缺乏动力。 而登州卫戚继光表态很清楚,是看重战后报酬才出兵,还请他这个外人来主持缴获分割工作,说明好处是上下共享,换句话来说捕倭军上下都有战斗意向。 朱应奎还是担心让人摘果子,嘱咐戚继光派先遣部队去站位。这让戚继光内心苦笑,看来这个先锋一职还真会落在赵期昌头上。估计除了赵期昌,也没人想干、敢干这个差事。 苦笑着,戚继光给赵期昌打眼色,赵期昌拱手:“朱公,可觉得下官做这先锋一职,可能胜任” 打量自信、沉毅的赵期昌,朱应奎笑着:“或许能成,本官不管捕倭军是怎么打的,只问结果。对于军事,本官说起来也是一个生手,若是刘家贤弟在,说不得还能给点主意。” 赵期昌露笑:“那下官就当这个先锋使了。说起刘大哥,他离去时还见了下官一面。” 徐承贞的死讯赵期昌也摸清楚了,只能说刘磐运气好,朱应奎竟然将尾巴收拾的干干净净。这也让他心生警惕,真让自己人弄死,弄个醉酒沉水溺亡的理由也算是死的冤枉。 朱应奎也知道刘磐见过赵期昌最后一面,轻咳一声瞥一眼戚继光,戚继光识相告退。 而现在,刘磐在哪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