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今成蛟(上) (第2/2页)
化去,方信立在一处小崖之上,俯瞰整个平原。 下面平原整齐的蛮人军队,变成一排一排,只有蝼蚁般大小,方信知道这时,必须回去了,不然就赶不上指挥了,因此说着:“点烟柱吧,我们回去!” 接到命令,顿时有人挑起燃材,点燃,片刻之后,一条浓黑的烟尘,直冲云霄。 三十骑跃身上马,在下面敌人发觉和赶到之前,迅速扬尘而去,直奔己方军营。 而几乎同时,见到黑烟,已经准备好的一条条军令飞快的传达下去 “将士全数检查兵甲!” “除武器外,一切多余负重全部抛弃!” “车营清点弩矢,全数推出!” 这些军令,早已经准备好,有条不紊的发布而出,方信策骑前行,突然之间,想起了李世民,李世民,也经常带着十数骑,数十骑亲自前往观看敌营 而此时,他也心潮喷薄,十五里,在良马拼命策骑之下,不过是短暂的时光 “咚!咚!咚!”越来越近的军营,已经响起了战鼓 营门大开,方信直策而入,直上高台 一上高台,主旗直挥,方信直着下令 顿时,三百辆车,全数开出,只是见到这三百辆车,方信心中就涌出无限的豪情壮气 对付草原上的势力,实际上步兵必须有长枪阵,这长枪阵,方信也有训练,但是却不会真正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这实际上是以纪律和生命来抵消敌人的优势
方信这时,却也不能凭空制造出火枪来对抗,这毫无疑问,会受到位面严厉的打击 不过,追寻上古,方信还是挖掘出一种力量来,这就是汉朝就有的弓箭发射车,历史上就记载,可百箭齐射的车,密集如蝗 上次车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时,把车上配上厚木板,车头车尾都有钩和环,平常车上可以载弹药粮草,还可以载盔甲以节省士兵体力,撤退的时候也可以载伤员,一旦遇到了敌骑,只需要片刻时间,就可将战车首尾的钩环相接,排成一圈掩体 上面多配于标准训练的弩箭手,连射之下,其箭如雨,下面甚至有辅兵推之,虽然缓慢,但是还可推行,要是敌人靠近,士兵也可以从准备好的缝隙间,用长枪往外乱捅杀敌 这种车,在方信改善后,才隐约记起,地球上明时,与蒙古的战斗中,也曾经有过这种战车,并且建立大功――蒙古铁骑往往要付出数倍乃至十数倍的伤亡才能消耗光车营的弹药然后将其歼灭,就是因为车营的这种强大火力,自明朝中期以后蒙古被迫向明朝称臣,连成吉思汗的封号也必须得有明天子册封 唯有三点,第一点就是只能缓慢前进,不可快速追击,其次就是制造不易,价格甚高,最后必须是相对平缓之地 而这三点,却此时全部满足,蛮人却非完全牧民,他们的大部分根据地,还是山林之中,到了这地步,不得不战,这和满清几乎是一模一样,满清可不是草原民 而蒙城关之前,却正是平地 至于出钱,方信有着免费的流民民工,只重要耗费一些原材料和钱米,与后世完全不同,所以打造这三百辆弩车阵 最关键的是,这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蛮人不知,必碰的头破血流才可 山风吹来,衣衫拂拂作响,仍带着残冬的寒意,方信一声令下,万军踏步上前,两军不断靠近 突地,号鸣声不绝,蛮兵三万骑,直如洪流一样扑了上来 万马奔腾,地面震动,人人为之变色,方信听到远方战马疾奔的声音,仰首望天,说着:“好兵法,却是取死之路!” 说兵法好,就是因为这一着,非常简单,在以前,却无法可破,二万铁骑冲锋,在此平原之地,避无可避,就算有着长枪阵,也无法抵抗,八万军一冲就破,实属正常 这一手,就叫大巧如拙,非上等兵法之人,无法决断 可是遇到百车阵,就是取死了,眼望万骑浮在地平线上直冲而来,方信浮现出冷笑 兵法之道,胜负一线,棋高一线,其距就大于天地!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