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作弊查真相 (第2/2页)
的孩子孩子是无辜地但他不是杨家的人无论如何处置反正山儿是不能留在杨家大院的。 杨老太爷看了看杨秋池问道:贤侄你意下如何呢 杨秋池笑了笑:山儿是伯父您的儿子当然要留在您身边了。 杨老太爷眉头一皱不悦地说道:你怎么能这么突然回味出杨秋池话中另有含义疑惑地问道:贤侄你的意思是 刚才滴血认亲的时候我作弊了其实山儿真的是您地儿子 你说什么杨老太爷惊问。大奶奶等人也都惊呆了一起疑惑地看着杨秋池。 杨秋池举起自己的左手无名指上面有一个小小的伤口他解释道:滴血认亲的时候我用我地血替换了伯父的血所以不会与山儿的血相溶。伯父地血还在厢房里放着呢。 大奶奶说道:不对刚才那庞管家的血与山儿地血溶合了呀 那也是我作弊的结果因为那个瓷碗就是原先庞管家作弊拿给我的瓷碗那个碗被庞管家用盐醋擦试过什么血都能融合的。 大家更是惊讶这个结果太出人意料了都有些不敢相信。 杨秋池说道:其实刚才我说到厢房里祷告这是我为了作弊方便说的一个借口罢了看了看杨老太爷见他将信将疑便续道:这样吧我当着大家的面重新做一次滴血认亲。好不好 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如果山儿真是三姨太郭氏与杨老太爷的血rou那杨老太爷疼惜他娘惨死会爱他如掌上明珠一般。杨老太爷当即答应重作滴血认亲 杨老太爷叫丫鬟重新拿来一个干净的瓷碗还提来一桶清水当着众人面清洗了瓷碗放在桌子上将采血刃清洗之后在火上消毒然后给杨老太爷的手指扎了一下挤了一滴血滴在瓷碗里。 换了一根采血刃消毒之后在山儿小手指上扎了一下挤压伤口。鲜红鲜红的鲜血冒了出来缓缓凝结成一个小血珠艰难地离开了指头向碗中滴去。 众人地目光随着那小血滴落到了碗里慢慢地两滴血好像分别多年的亲人终于重逢了相互靠近融为了一体 啊杨老太爷长长舒了一口气。捋着胡子开心地笑了。 这一次是当着众人的面做得大家都心悦诚服。 大奶奶看了看地上庞管家的尸体迟疑了一下说道:能不能再做一下山儿与庞管家的滴血认亲呢
杨秋池皱了皱眉:死人的血是不能做的不仅不准确还会惹来晦气。 杨老太爷对大奶奶喝道:贤侄说的极是当面做的。还会有假吗山儿既然是我地儿子绝对再不可能是那老畜生的儿子了。 大奶奶连声称是。再无二话。 杨老太爷笑呵呵走到冯小雪身前将山儿接了过来在他粗糙的脸蛋上亲了一下满心欢喜叫了声:我的儿嘿嘿真是我的儿子嘿嘿黑。 大奶奶很会见风使舵。立即满脸欢笑跑过去从杨老太爷手里接过孩子口口声声嘱咐丫环仆人们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他。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的周氏和杨艾筱也跟着上去表示了关爱。 她们三个以前主要是针对三姨太对小孩倒不存在仇恨地问题。现在杨秋池又当她们面证明了山儿是杨老太爷的种杨老太爷又是这么喜欢。当然她们也跟着喜欢了。 古代滴血认亲当然是不科学地不能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因为就算血型不同甚至哪怕是人的血与动物的血都会融合在一起而血型相同的人血倒不一定全部都能溶合。 杨秋池在厢房里用血液先进行了测试杨老太爷的血是能与山儿的相溶但他现在需要地是不相溶所以杨秋池被迫用自己的血做测试幸好与山儿的不溶。 于是他用自己的血替代杨老太地血与山儿的血作了第一次的滴血认亲两者不溶从而让杨老太爷起了杀念才引庞管家拼死护儿而露出了马脚从而揭露了庞管家地罪行。 对于第二个庞管家与山儿血型相溶的滴血认亲有些冒险因为事先没有庞管家地新鲜血液无法作是否相溶的测试只好相信古人所说的用盐醋擦过的碗做滴血认亲所有的血都能相溶的说法使用庞管家作弊给他的那个瓷碗好在的确相溶了也不知道是盐醋的功劳还是两者的血的确能相溶。 其实认定山儿不是庞管家的儿子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杨秋池做了血型测试他下午的时候从庞管家头上拨了几根头就是要做亲子鉴定测试。 经过对庞管家和三姨太的检材血型测试现他们两的血型所生的孩子不能出现山儿的那种血型足以证明庞管家不是山儿的父亲。 现在杨老太爷一家人已经接受了山儿让这个苦命的孩子得到了一个好的归属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杨老太爷吩咐仆人将庞管家的尸体抬走烧掉不知道他那害人的药到底藏在哪里便吩咐把他屋里所有的东西也都全部统统烧掉。 三个案子都破了真凶已经伏诛只花了三天时间也算破案神了。 宋同知和罗县丞都非常高兴第二天由罗县丞带着捕快们押着人犯二姨太张氏和奶妈返回了广德县。 接下来的几天便开始欢天喜地过大年了古人过新年那可比现代人热闹多了。这是杨秋池回到古代过的第一个新年又是在老家过的还当大爷到处受人尊敬非常爽。 大年三十这一天祭祖在杨家祠堂的列祖牌位前供奉了若干rou菜蒸食糕点水果干果茶酒等物。 全村宗族各分支男丁长者男儿和原配夫人们沐浴更衣之后在杨老太爷的带领下依次进入杨家祠堂跪倒男士们都排在前面后面才是原配夫人们。 杨秋池虽然年轻但有功名而且是现任朝廷命官所以和一帮白胡子老头排在了最前列。 杨老太爷也是举人出身这篇祭文当然是由他亲自执笔洋洋洒洒一大篇摇头晃脑唱念了半天才完一大半杨秋池都没听懂无非就是歌颂列祖列宗们的功德宣扬后辈踏着先辈足迹继续前进的决心。 在列举后辈成就说明后辈不辱先烈遗志的时候杨秋池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很是得意了一番。 正月间开始拜年请客喝酒杨秋池他们决定正月初七返回宁国府然后就要进京城到吏部领命前去湖广镇远州赴任去了。 时间短暂这些天杨秋池和宋同知成了众族人们争相宴请的对象。有功名的在族里有名望的才排得上号轮得到其他的人只能望洋兴叹了。 这几天下来杨秋池和宋同知连续作战虽然有宋芸儿能挡一点酒但差不多每天都要喝得酪酊大醉才被搀扶着送回杨家大院。 正月初七杨秋池等人告别杨老太爷等族人返回宁国府。杨老太爷带着族里长者一直送到了十里凉亭这才依依惜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