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徐氏一族 (第1/2页)
许增寿杨秋池不知道这徐达他还是知道的不过所知道的徐达也大部分来自于金庸的武侠那大部分都是虚构的所以他也不清楚可能成为自己对头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金师爷续道:靖难之役中许增寿虽然一只在建文的京城里却想方设法将建文方面的情况悄悄传报给皇上为皇上攻入京城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的是建文在南京即将被攻破之际终于觉了徐增寿暗中帮助皇上的事情亲手将他斩于剑下。 皇上入城后抱着徐增寿的尸体痛哭随即又追封他为定国公谥忠懇。让他的儿子徐景昌继承爵位徐景昌就是现在的定国公。 这下子杨秋池傻眼了原来这米员外还有这么大一个靠山难怪这么嚣张。随即想起罗千户的表情这老狐狸身为锦衣卫千户对自己辖区内的大人物那肯定是了如指掌当然知道米员外有这强硬后台他惹不起正好自己傻乎乎冒头出来了乐得有人顶缸故意在那装作不知道。 金师爷又低声道;好在徐皇后已经在永乐五年病逝徐家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但也不可小视。 杨秋池听罢稍稍松了口气现在还不清楚这米员外的靠山定国公徐景昌是否知道他私吞赈灾粮煽动饥民抢粮暴乱的事情。如果知道了不清楚会怎么处理不过自己将米员外揪了出来不管他们将来怎么处理这个大后台都不会感激自己的说不定还要给自己小鞋穿。这可怎么办呢 宋芸儿也惊呆了别的她不知道可皇后徐氏她最清楚了徐氏不仅为明成祖夺取皇位建功卓著。而且饱读诗书亲自编写了明朝以后女子必读篇目内训二十篇劝善书一部颁行天下。 另外徐氏还给经书梦感佛说第一系有大功德经亲自撰写了序言这部经书连同它的序言不但颁行天下而且迅入藏被列为佛经之一。天下僧尼并善男信女无不口诵心念。此经直到清乾隆三十年以后才正式被提出为伪经从而排除在佛经典藏之外。 因此明成祖对这位皇后可是敬爱有加所以永乐五年也就是杨秋池穿越道明朝之前两年。皇后徐氏病死明成祖朱棣十分悲伤帝悲怮为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为具物。并且从此再没有立皇后。 徐皇后虽然病逝但余威尚在加上皇上与徐家的关系这案子最后会怎么处理。还真不好预测。 所以一边是皇上明成祖一边是皇后徐氏的亲侄儿定国公徐景昌杨秋池心里直叫苦这场斗争不管结果如何双方都不会感激他杨秋池的。 金师爷见杨秋池愁眉苦脸低声道:大人。虽然这米员外与皇后有拐着弯的关系但是定国公徐增寿一家与徐皇后虽然是姐弟。但关系非常的微妙。 当年皇上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并让徐景昌继承爵位。徐皇后生前是强烈反对的她认为弟弟虽然帮了自己却背叛了建文是不忠从大义上讲是有违父亲徐达地忠义之名。许皇后始终不肯认可徐景昌这定国公的爵位。 杨秋池一听顿时高兴了起来:他们姐弟不合 金师爷点点头:这米员外这次犯的罪又是私吞赈灾粮并煽动饥民抢粮谋反现状虽然还不知道是否有建文余党在后面主使光是皇上最痛恨的这几条就够他米员外喝一壶的了 太祖皇上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曾下令在个府州县衙门左侧设皮场庙在这里将贪官的皮剥下来塞上稻草摆到衙门公堂旁边用以警告继任的官员。 金师爷说道这里杨秋池兴奋地插话道;对对这事情我也听说过好像叫什么剥皮实草对吧 金师爷点点头:正式当今皇上和太祖皇帝一样对贪官也是深恶痛绝。皇上刚刚登基就命京官七品以上外官县令以上各举一人量才擢用如果举荐的人犯了贪污之罪举主连坐要一起处死地。所以皇上绝对不会姑息养jianian。 另外许皇后已经仙逝米员外地靠山也就只有定国公虽然皇上痛惜定国公为国捐躯但对胆敢谋反之人也绝对不会手软的更何况这米员外还只是定国公的一个小妾的父亲。 金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