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后_第358章 忍野扇爱听故事 有些小出入也乐在其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忍野扇爱听故事 有些小出入也乐在其中 (第2/3页)

国的武力威慑。同出于对自家华夏文明的魔门学说传承的认同,以及大明尊教强大的洗脑教育这三管齐下之下。会轻而易举的认同突厥帝国的统治,从而达到魔帅心目中所想要达成的目的。

    身为华夏文明魔门的传承之人。魔帅的心目之中的抱负,当然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给突厥人当带路党所带来的那一点点蝇头小利,那么一点点的世俗利益,又怎么可能会被深谋远虑,志向高远的魔帅看在眼里,魔帅所要想要的,是要让魔门的学说随着突厥帝国的扩张,进而成为这一整个世界的正统学说啊!

    所以为此,魔帅首先才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发展壮大信奉自家学说的突厥帝国的势力,首先是漠北、整个草原,其次,是西域、中土华夏,然后,是遥远的极西诸国之地,南方交趾以南的更为遥远的蛮荒之地……直到世界的尽头!!!

    原本,在魔帅的计划之中,草原上的东突厥帝国即便想要统一漠北,并吞西域突厥帝国,也至少需要至少两代人的努力,而且由于中原隋朝的强大,进军中原计划的实施时间其实遥遥无期,然而,随后因为隋炀帝杨广的作死行为,给了魔帅以及东突厥帝国以极佳的时机,趁着华夏大乱的时机,魔帅就势发动计划,想要趁此良机,在魔门学说的引导下,将草原与中土在突厥帝国的统治之下,合为一体。

    应该说,以魔帅为首的魔相宗的准备的确极为充分,原本一分为二,并且矛盾重重的东突厥帝国各部已经在魔帅的调节下渐渐的消弭了矛盾,从而统合了实力,而在中土魔门方面,在魔帅以突厥国师这一跳出中原与天下正道争斗的超然身份许下极大的利益之后,在魔门之中,除了那些对邪王与阴后死心塌地的狂热分子之外,不少分支都纷纷的为之心动,就只等魔帅能够展示足以媲美他的承诺的强大实力,那么这些分散的魔门分支就会纷纷的倒向魔帅,向他献上足够的忠诚。

    早在天下尚未完全打乱之前,大明尊教便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自己的势力触角悄悄的渗入了华夏大地,而当华夏大乱完全爆发之后,由于受到战火的波及,华夏的民众们的生活往往极为困苦不堪,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身为摩尼教东传的一支,大明尊教所宣扬的摩尼教的教义与理念,才能够异常的受到民众的欢迎。所以在这一时期,大明尊教实际是创造了一个势力飞速扩张的奇迹!!

    就更不用说,事实上。由于中原的内乱对边疆的波及,在北方绵长的边境线上。很多原本与突厥帝国接壤的军事重镇都因为补给,后援的匮乏等一些列问题而出现了变乱,要么被野心家所利用而成为了一个个实际上处于独立地位的军阀,而要么,就是被向来虎视眈眈的突厥帝国趁此良机一举攻灭,而那些幸存下来的被野心家所接管的军事重镇们,也不得不迫于突厥强大的实力而先后臣服,在自愿与被迫之间成为了突厥帝国所控制的势力范围。昔日原本为了保护中土华夏文明不被草原民族所危害的军事重镇。如今,却已经成为了草原上的民族入侵华夏大地的桥头堡……

    要知道,但凡是华夏大一统的帝国,其军队主力所在之地,必然大半分布于北方的边疆,用以预防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即便是前隋朝,在经历过远征高丽而失败的那一场惨败之后,其驻扎在北方驻守边疆的边军,其数量却依然保持在全国剩余军队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由于北方寒冷的环境,以及长年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的因素在内,北地的边军之精锐。绝非其他地区驻军所能够相比。

    所以在几乎将触角伸入整个原前朝防线的突厥帝国,实际上是窃取了昔日前隋帝国近似于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虽然这力量由于内乱的缘故而有所损耗,并且由于实际上的各个重镇的军阀割据割据而实力被大大的分散,然而即便如此,如这样的一股强大实力的全面倒向突厥,必然会因此,而对身处于华夏腹地的民众产生巨大的恐慌……

    强大的武力震慑,精明的内jianian引路。以及数量庞大,战力可观的伪军。加之还有那自西域而来,神秘而奇特宗教足以快速消弭社会变革而带来的巨大创伤的洗脑能力。使得魔帅以及他麾下的魔相宗门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一次的计划,他们的优势很大……

    然而,事实会果真如此么?答案是:no!

    毕竟在涉及到关乎于自身的巨大利益之时,即便是有名的智者也不免为此而深陷其中患得患失,由此而失了分寸,所谓利令智昏便是如此,也因此这一次,即便是向来精明过人的魔帅也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视线之中的盲点——只看到了己方的巨大优势,而没有发现那正与己方的巨大优势相伴共生的,同样巨大而致命的缺陷!

    草原上的部族向来一盘散沙,因此虽说突厥帝国也如曾经草原上的霸主犬戎、鬼方、匈奴、鲜卑、柔然一样,完成了对草原上的各个部落的统一,然而这种统一的规模与高度,却是远无法与近在咫尺的华夏文明的那种高度统一相媲美,也因此,突厥帝国其内的绝大部分力量,其实都必然会被牵制在帝国内部的各个部落势力的斗争之中,而无法腾出手来,也因此,突厥人实际上能够动员全力南下进攻中原腹地的力量,其实实在有限的很,而以这样单薄的力量进入中原,那绝对无法对拥有着众多的人口以及辽阔的领土的华夏文明造成什么巨大的影响,而恰恰相反,这一股微小的力量会犹如一滴水进入大海一样,被华夏大地轻易的吸收,融化。

    ——这一问题,其实魔帅早在计划制定之前便已经有所了解,也因此,他才会迟迟按兵不动,而仅仅只是以威势恐吓华夏王朝的北方边境重镇,迫使其中一些并不坚定的官兵倒戈投降,进而成为突厥人进攻华夏的开路先锋……而这样做的好处明显显而易见:若伪军能够长胜不败,那当然能够尽可能的激发草原上各部落对于南下抢掠的**,从而减小魔帅的计划来自于各方面的阻力,并使得魔帅在草原上的影响力,更上一个台阶。

    而就算伪军败了,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毕竟虽然是来自于北地边境的精兵强将,然而却终究不是草原上的部落出身,就算在征战中全军覆没也不会对魔帅与魔相宗在草原上的地位与势力产生什么威胁,加之能够投降突厥,本身不过就是一群意志不坚定的投机分子,魔帅绝对不会相信他们。也因此,才会用这些投降的北地边军作为南下中原的开路炮灰,若是这些军队能够节节取胜固然可惜。然而若是兵败、损兵折将乃至全军覆没,魔帅固然会有所惋惜。然而,可却也绝对不会因此而紧皱眉头的!

    未虑胜,先虑败,第一个问题的应对方法,其实尽在魔帅掌握之中!——然而,对其余两个致命的缺陷的认识不足以至于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这就是魔帅对自己以及宗门魔相宗不可饶恕的错误了。

    魔门的势力,向来庞大而繁杂,因此不要说将其完全统合成为一体。就是能够聚拢三分之一为自己一方所用,那人则必然为魔门千百年来不世出的天才之人,然而在魔帅这一代,纵观魔门,却是一下子出现了邪王、阴后与魔帅三位惊才绝艳之辈,也因此,激烈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