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_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官的都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官的都坏 (第2/3页)

,晕死,咱这是做生意好不?那民是你这个地方官去管的。咱管的是货。

    毕竟才遭了水灾,只怕那些灾民好不容易安置下来,肚子都没吃饱,哪有钱来买好的生丝,所以织出来的也差些。这个李清能体谅,还有就是当初为了泰州赈灾,他也没少花力气,于是便给范仲淹个建议,由他出钱买织机原料,再从苏、宁两地请些织匠能手过去教授,一来呢给泰州府的百姓多个生计,二来么。李清也变相的有了个稳定的供货源。不用事急起来到处去买货了。

    咱提供生产资料了,也就是说咱才是老板。这价格当然是咱说了算,放在后世连中学生都明白的道理,可在范仲淹那里说不通。他坚持以后也必须按市场价格,否则是与民争利,是伤民,是言利之人。

    只差没把个剥削说出口了,并且范仲淹还很痛心。想当初地李三郎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得知泰州府水患。不但热心在京城举行了大型募捐活动,还慷慨解囊,一出手就是五十万贯,范仲淹也早把这事张榜公布了出来,这事情在泰州府百姓嘴里可是到处传诵的,只差没给他李三郎立生祠了;可现在的李三郎呢?动辄就是利啊利的,学坏了啊!范仲淹觉得当初就应该把李清带到大堤上去,这江宁烟花味道太重了!

    李清气得七窍生烟,有这么算计的么?募捐是募捐,生意是生意,这是两码事情,人家王钦若给钱,可不是给他拿去换名声地,再说姑娘们凑出来的钱,更不能乱花了,可范仲淹就能把这两件事情搅在一起说,做生意追求的就是个利字啊,要都依圣人之言,还不如直接学雷锋得了。

    富弼看着李清和范仲淹都生气,,也不知道怎么劝了,在边上干搓手,要说曲直么,李清不用说道理就是对了,可一说上道理,似乎范仲淹也很对,范仲淹可算是他富弼的伯乐啊,没有人家的大力推荐,只怕自己一个小茂才根本出不了头,可他对李清也有好感,岳丈给的这差事,离了他根本玩不转。

    “彦国,三郎和希文争执,关你甚事?由得他们争去!反正他二人一见便吵,费那心思劝解,倒不如引我去各处逛逛。”滕子京见富弼在边上急得团团乱转,笑嘻嘻的过来把富弼扯走了。

    一时两人坐在小亭内都无话了,不吵嘴,李清的气又有些消了,倒不是被范仲淹地道理折服,而是颇又些感慨了,人家范仲淹也不容易,要说李清是官场地生瓜蛋子,那范仲淹就是官场的另类了,这也是咱大宋,换个朝代这么咬死理地官儿早被人收拾下去了。

    看人家晏殊,那才是会做官,用得着和人讲圣人之言么?那只是考试用的,李清给他那么多钱,人家问都不问原由,怕啥?哪怕是抢来的,结果用于办学,教化民众,也是用对了地方!

    办事也不耍官威,也不和李清斗嘴,得地好处还少么?先是剿灭水寇,然后是大兴慈幼局,现在又是办学,别忘了这些东西都是记在他晏殊的名下,估计朝堂上早认定他是能臣了;而范仲淹呢?拼死拼活的在修堤,自己吃得都和狗一样了,只是修堤非一日之功,真要看出作用,只怕要千百年之后了。

    想得到什么东西,用得着争么?比如李清推辞不去金陵的开学典礼,可晏殊并没放过他,因为慈幼局也是个可以大说特说的地方,彰显他晏殊地功绩,谁说都是烟花女子不好说?连烟花女子都能行此善举,方见他晏殊地教化之功啊。

    既然来参观,晏殊当然随便就把中饭定在这了,这么多官儿过来捧场,哪能不尝尝李三郎的新鲜手艺再走呢?

    其实范仲淹也是关心则乱啊,人家心里有民呢,要是一上来不和李清争,倒把个提高民生问题推给李清,那才叫为难人呢。

    “也是为难三郎了,泰州民穷,本就不能与苏、宁相较,范某也是心急了些,此事但由三郎斟酌罢,听闻三郎又是大兴舟船,想必也是手紧。”范仲淹闷了半晌,也是放宽了心情,本来么。就没有强买地理。

    还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清也不是什么都想成全晏殊,在他心里范仲淹可比晏殊地位高,可这不管用啊,又不是赈灾。别的不说,单说收的茶叶,咱大宋盐茶专卖,江宁就有茶事司,李清还特意要富弼不要太施官威了,可收购来的价钱连市面上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就是人家晏殊的作用,而范仲淹虽还兼着盐监的差使。可不说他的盐田被大水冲了。就是好好的,那也是对别人才起作用。他李清一点光都沾不到,在那大海之上,最没用地东西怕就是盐了。

    不过一说起大兴舟船的事情。李清心情就特别好,反正在船场和一帮老工匠们天天吵架的是莫风而不是他,范仲淹听说了没什么好稀奇的,象江宁的官办船场,一般都是一些厢军在干造船地活。他们的水平与很多私人船厂不能比。除了漕司用的,平时也没人找他们定船。一年造个两、三艘就不错了,可李清一来就订了四艘,还说这只是第一批的,而且全是五千料左右的大船,这可把整个江南东路船场都给轰动了,连漕司张大人都去看了几回。

    轰动的原因之二,就是李清让莫风弄了很多熟练工匠过来了,有几个生意清淡点的船场几乎走了光,这其中就有泰州府的,饭都吃不饱,拿什么造船?

    本来李清还想自己画图纸地,可惜他实在不懂行,于是便给了莫风几个要求,毕竟这小子不懂怎么造船,可cao舟也算行家了,一是要大,二是要快,什么三桅海船,最好五桅六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