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 韭菜 (第2/3页)
恐与不安尽去,恢复了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轻柔地说道:“不跟你玩了,没劲!三句话不到就揭老底,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哎,再问你一次,要不要我帮你跟东家说说,把你收了?” “不需要。”郭啸天见李良突然恢复了平静,眉头不禁缩紧了几分,小心戒备地说道。 “呵呵,随你吧,正好我也不太想管你的事儿,不过还要是奉劝你一句,不管你具有了什么样的高强本领,一个人还是没办法对抗一个组织的。”李良抖了抖肩膀,淡淡地笑道。 “你,你怎么知道的?”郭啸天闻言脸色大变,很是吃惊地问道。 “你告诉我的呀!”李良眨了眨眼睛,无辜地说道。 “我什么时候告诉你了?”郭啸天愣住了,自己明明没跟他说上几句话,咋就告诉他这些了?难道老小子会什么邪魔歪道的读心术不成? “就刚才呀!我靠,你不会转过脸来就不认账了吧?哎,做人要厚道,可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啊!”李良把脖子一挺,义正言辞地说道。 “哼,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是你吧?”郭啸天沉默了片刻,上上下下又打量了李良一番,然后冷哼一声,杀气外露地说道。 “怎么着?还想动手咋地?我可告诉你啊,哥们儿练过猴儿拳,正宗的猴儿拳,老厉害了!”李良向后跳出一步,比比划划地摆出一个猴子不像猴子,鸭子不像鸭子的姿势,憋着嘴说道。 “哼,真不知道她们看上了你哪一点。”郭啸天鄙夷地扫了李良一眼,转过身去继续忙活,口中则是轻蔑地说道。 “嘿嘿,命运无常,或坎坷,或顺畅,或平淡,或激荡,谁又能说的清楚?她们看上了我哪一点,我也不知道,只是知道哥们儿走了桃花运了,咋地?不服气是吗?”李良见他不打算再理自己,便收势站好,轻轻掸了掸身上的尘土,贼笑着说道。 “懒得理你!”郭啸天有些无语了,这个死皮赖脸的家伙居然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跟他比命玩,搁谁也得整没词儿了! “切,瞧你那小气劲,还大侠呢!行了,告诉你吧。”李良见他似有不再打算跟自己聊下去的念头,很无趣地撇了撇嘴道:“刚才我问你那几个问题的时候,你的表情变化很大。我问你有没有儿子的时候,你的眼神淡然略显烦躁,说明你根本没当过爹,压根儿就不知道那种经历有多美妙,所以才会因为我的多事而心生厌烦。” “与此截然相反,当我问到你媳妇的时候,你却突然变得暴躁愤怒,眼神中充满了仇恨,据本人纵观多部小说与电视剧的经验来看,你丫的肯定是搞对象搞错主儿了,不是爱上一个不该爱地人,就是爱上一个不能爱地人,所以才会整得这么狼狈。” “而你的身份,嘿嘿,一场小小地表演就套出了你的职业,看来我的演技又提高了。在我看来,刺客应该是一些达官贵人想搞阴谋诡计而编排出来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有钱有势力的大爷,仗着雄厚的家底儿收拢一些穷苦孩童,从小开始培养,教你们杀人,教你们冷漠等等。” “一个从小就被圈养的刺客,因为爱错了对象而落魄天涯,而且全身都是伤疤,显然是在逃亡的时候受到数倍于已的高手围堵,哎呦呦,这种烂大街的剧情,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出个大概了吧?肯定是你丫的搞上了圈养你们那位达官贵人的闺女了!” “我们是真心相爱!”郭啸天惊诧万分地看着李良,听着他破开团团迷雾,揭露真相,不过听到李良最后那一句话的时候,却鬼使神差地吼道。 “呵,呵呵,还真他娘的是这么回事呀?”李良撇了撇嘴,似笑非笑地说道。 “我还是小看你了,你果然不简单。”郭啸天恢复了镇定,摇了摇头苦笑道。 “呵呵,韭菜长在地里,如果不仔细瞅,它就跟杂草一样,但你注意到它以后,却永远也忘记不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能吃,能吃的东西你又怎会忘记它的模样?其实我这个人很简单,长得跟韭菜一样,不认得就是草,认得就是菜,至于小看还是大看,那就要问问你自己了。”李良背起双手,淡然地说了几句,然后转身而去。 “为什么要帮我?”郭啸天闻言沉默了一下了,猛然抬起头,追出几步道。 “呵呵,我说过要帮你了吗?”李良停下脚步,回过头来说道。 “那,那为什么跟我说这些?” “不知道,或许是缘分吧,就想说说。” “那为什么要选我?同在那个村落里的人,懂功夫可不只我一个。” “好像是你选的我们吧?偏远乡村,荒郊野外,居然有那么多懂功夫的人汇集在一起,呵呵,看来我又被人了盯上喽!”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如果你真的跟了我们,指不定是幸运还是倒霉呢!” “哦?呵呵,要这么说的话,那我就加入吧,我很想看看你们到底能干出什么来,幸运能幸运成什么样,倒霉又能倒霉到什么样。” “哎,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又他娘的来了个属驴的。你可想好了啊,别我前脚跟东家刚说完,后脚你丫的就变卦,那可太不地道了。” “呵呵,我可是刺客,不是满嘴虚假的官宦。” “行,别害怕就行。” “哈哈,我连死都不怕,又能怕什么?” “大话先别说,小心闪着舌头!有种儿晚上别找我,嘿嘿……” 夜幕降临,“翠红楼”内依旧嘈杂凌乱,只不过与以往的********、妙歌曼舞相比,此时则是“叮叮当当”的铁锤敲打声,以及木匠工人们进进出出搬运材料的脚步声。 下午的时候,“翠红楼”大门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