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费迪南德总督 (第2/2页)
塔主教和亚历克斯、瑞恩斯坦等人向伊丽莎白分析过了,上意大利的军事利益大于经济利益,所以哪怕是在赔本维持,奥地利帝国也咬紧牙关坚持着。 这自然也是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极为不满的一点。 **** 伦巴第-威尼斯总督是年已90高龄的拉德斯基元帅。这是个顽固的老头,对治下的****,只知道采取强硬的压制手段。过于年长,已经使得他无法控制驻扎在上意大利的奥地利军队,皇帝觉得他“发生了可怕的变化,变得有些孩子气”。弗兰茨·约瑟夫于是决定,以极大的恩宠让他告老还乡,并给与丰厚的退休金。 然后在意大利各省实行军政分离的制度。 经过与大臣们的商议,并询问了茜茜的意见,最终,皇帝的弟弟费迪南德·马克斯亲王获得了行政总督这个职位。之所以任命这位年方24岁的亲王担任这个艰难的职位,也是看中费迪南德在奥地利民众心中难得的亲和力。很多帝国国民都认为,费迪南德亲王更为温和、民主、聪慧,更有魅力。上意大利人民认为这位亲王将比他的前任更开明,将改变前任的****统治。 而且,这不仅仅是因为费迪南德的个人魅力,也有弗兰茨想查看弟弟的真实实力的缘故。上意大利既偏远又重要,实在是一个敏感地带,作为上意大利各省的行政总督,绝不是一个优差。 弗兰茨乐观的给母亲索菲写信:“我们的主会给与帮助,时间和马克斯的能力会做成很多事情的。”弗兰茨的人生一直都对任何事情充满了乐观,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接到任命之后,费迪南德立即前往米兰任职。 伊丽莎白不太清楚,这个任命对费迪南德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上意大利风起云涌的民族统一运动是没什么人敢碰的zha药包,稍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虽说现在军政分离,但是上意大利的军事行动必定会先同行政总督商议……伊丽莎白几乎都有些忐忑,这位青年有能力能处理好吗?
**** 威尼斯风景迷人,大小河流无数,穿城而过;桥梁随处可见,一到夜晚,满城灯火倒映在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人间仙境。伊丽莎白很喜欢威尼斯,弗兰茨也很是喜欢此地。威尼斯人民对皇帝的态度已经缓和,因此皇帝决定在威尼斯度过圣诞节。 又因皇后伊丽莎白的诞辰,举行了极为盛大的舞会。脱离了索菲太后的阴影,伊丽莎白玩的很尽兴。 “这个生日我过得很高兴。”伊丽莎白脸庞粉嫩红润,眼睛因为兴奋睁得更大:“可是我想我们的宝贝儿了。”这时候如果有一部手机该多好啊……不由得这么想。这个时代的通讯手段真是落后,以前是没什么迫切需求,因而并不觉得不方便,而现在……如果能随时跟宝贝女儿通话,将是多么开心啊。 “我也很想她。这可是她的第一个圣诞节呢,要不是她还太小,我真想带她一起来意大利。” “以后也可以带她来玩啊。” 威尼斯市政大厅的跳舞厅当然比不上维也纳皇宫的跳舞厅面积大,皇帝夫妻在休息室内休息,伊丽莎白拉起丈夫,身体尽量贴近他的身体,脸颊挨着他的脸庞,和着音乐左右摇摆。 弗兰茨从没有见过这种舞步:“这是……什么?” “也是跳舞啊。”伊丽莎白忍住笑,低声道。她的呼吸呵在弗兰茨的脖颈上,有些痒,很有趣。 “我怎么从没见过?”弗兰茨心猿意马。 “我们巴伐利亚乡下流行的舞蹈。”伊丽莎白信口开河:难不成我要告诉你这本是二十世纪的普通平民的舞蹈吗?虽然姿势因为大大的裙撑不能完全吻合,但是意思到了…… 在圣诞前夜还发生了一件事情,一名意大利裔退伍军官在一个广场上拦住皇帝夫妻,诉说自己因为过去支持了革命党人,丧失了养老金,目前没有生活来源,景况困顿,请求皇帝开恩;皇帝听完申诉,让退伍军官到他下榻的行宫去,军官说:“门口的警卫不会让我进去的……” 伊丽莎白皇后便对皇帝说:“你脱下一只手套给他,说明是我们让他进去的。” 弗兰茨微笑着,按照妻子的话,脱下了手套交给军官。这位退伍军官手持信物,最终恢复了养老金。 这件事情使得奥地利皇后的威信进一步获得了上升。她被视为无所不能的神仙,对皇帝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人物。英国领事在报告中写道,威尼斯市民情绪的而变化并不是奥地利政策改变的结果,而是皇后伊丽莎白的魅力、宽宏大量及其灵活的处事方法发挥作用的结果。其实,茜茜作为皇后,她的任何姿态和建议、干预,无一不带有政治色彩。 随行的黑森王国的亚历山大亲王在写给jiejie俄罗斯皇后的信中,不无讥讽的写道:“皇后的意大利语说得很糟糕,这使得皇后常常闹出词不达意的笑话……不过她确实是一个绝色佳人,举世无双。”亚历山大亲王偏向自己的jiejie,这无可厚非,他一直擅长嘲笑伊丽莎白的笨拙、幼稚,以及糟糕的语言能力,但是他也不免被伊丽莎白的姿色所折服。 **** 信使从慕尼黑带来了几封家信和圣诞礼物,其中海因里希的来信说道:“亲爱的陛下,得悉您出访上意大利,这是一趟可能有些艰难的旅程,希望您不会觉得太失望。上意大利的人民可能会对奥地利帝国的统治有所不满,但至少威尼斯和米兰都是极为美丽的城市,希望您的心情能一如既往的愉快,并祝您身体健康。您忠实的海因里希。”看起来话里有话的样子,伊丽莎白想了想,还是命瑞恩斯坦加强戒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