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江山_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二十六章 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二十六章 棋 (第1/2页)

    中原大地歌舞升平,远在万里之外的吐火罗大地上,却是再度上演了一出奇迹般的战争。

    大食即阿拉伯帝国,自它崛起之后,整个西方世界都陷入进了一场浩大的劫难之中,昔日的一方霸主东罗马帝国都被大食国逼的节节败退。在极短的时间之内,阿拉伯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高宗统治的时代,大唐帝国的骑兵越过葱岭,到达了以往中原王朝从未接触过的新世界,并将河中地区的昭武诸国纳入了帝国的版图之内。那时的大唐,疆域囊括了东北的高句丽、漠北的突厥故地,在西域设安西大都护府,将河中、吐火罗都纳入领域范围之内。

    那个时候的大食正当兴起之时,经过了几番东征西讨,西边征服了非洲的埃及,并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西班牙约三分之一的领土。而向东,则是灭掉了古国萨珊波斯,但却一直没有再向东进,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个东亚巨龙的对手。

    后来武则天统治时期,出于某些因素,大唐被迫放弃了安西四镇,直到长寿元年,大将军王孝杰率兵收复安西四镇,西域这才重新纳入大唐的统治范围之内。但在这段时间里,大食的势力已经逐渐东扩,入侵到了河中、吐火罗和印度。

    因为大食始终没敢提起勇气侵犯大唐,而且自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开始,历经中宗、睿宗,到了当今皇帝李隆基即位以后,吐蕃已经逐渐成为了大唐的心腹大患,故而帝国的战略重点便是一直倾向于打击吐蕃。

    近些年来,通过小勃律、石堡城等一系列战争,吐蕃逐渐坠于弱势。李隆基的目光便越过了广阔的葱岭,重新审视起大食这个遥远而强大的敌人。

    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万余军队,不远千里跨过吐火罗,奔袭投靠大食的羯师国。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击溃了大批羯师国的军队,此时行军距离羯师城已仅有数十里。

    然而在羯师城东十里外的一处开阔空地上,却驻扎着一支异常精锐的军队,黑色绣明黄色飞鹰的旗帜随风飘荡,似乎在向世人宣告他们的身份——大食国呼罗珊行省军队。

    一位长着一蓬大胡子,鼻子高耸,气度十分雄壮的将领站在营寨前,目光向着西方望去。

    他叫齐亚德,是大食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麾下部将,曾追随艾布穆斯林发动了推翻大食倭马亚王朝的第一战,并在起义战争中屡立战功。推翻倭马亚王朝之后,阿拔斯王朝的开辟者艾布阿拔斯封奴隶出身的艾布穆斯林为呼罗珊总督,齐亚德便是穆斯林麾下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由于数十年来大唐对河中控制程度的削弱,昭武九国以及吐火罗都有不少小国家迫于大食的yin威而屈服。故而高仙芝率领的大军早在吐火罗的时候,羯师国的国王便已经知道了大唐派兵讨伐他的消息,于是便匆匆忙忙地向驻扎在木鹿的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求援。穆斯林在权衡了一番之后,派遣他最信任的将领齐亚德同样率军一万,前往支援羯师国。

    此战甚至惊动了远在库法的大食国哈里发阿拔斯,他下令:有关于东方的战报必须以最快速度传到库法,递到他的御案之上。

    而远在长安,李隆基虽然嘴上不说,但他对这次战争却也是异常的关注。

    穆斯林在试探,阿拔斯在试探,李隆基同样也在试探。两个并列于世界东西方的庞大帝国,即将在这个小小的仅容数万人的城池旁展开它们之间的第一场较量。

    江南的第一场瑞雪降下已经是隆冬时节,广陵郡司马兼判江淮转运事刘宴裹着一身厚厚的大氅,正向着前方不远处扶风王府行去。

    他自幼便以神童之名闻于事,但却一直没有受到太大的重用,在扬州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司马,却始终没能一展自己在度支理财方面的杰出才能。直到李玹被皇帝钦封为江淮都转运使一职后向朝廷推荐他兼转运副职,他才得以一展生平报复,将自己的职责完成的有声有色。

    江淮都转运使这个职务权力极高,油水极高,负责着整个江淮一带向河北、河南和关中一带的漕运问题,一般皆是授予三品以上高官。

    李玹在接任了这个油水极大的差使之后却是一副丝毫不感兴趣的态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