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四十五章 国忠之谋 (第1/2页)
长安,杨国忠府上。 杨国忠沉着脸坐在椅子上,吉温坐在他的对面。 两人相对而坐,沉默了许久,杨国忠忽然出声道:“本来答应好的,收了那董延光的钱财,便在皇帝面前保举他为朔方节度使,如今事情砸了,这可如何是好?” 吉温皱着眉头,思虑了半晌,方才说道:“依下官所见,中丞不妨把钱财都退给董延光,以保个平安。” “保平安?吉兄这是什么意思?” 闻言,杨国忠皱起了眉头,面上的表情颇为不悦,他对钱财的渴望几乎与对相位的渴望同样强烈,董延光进献给了他那么一大笔的财富,使得他极为心动,如今吉温忽然没头没脑的说出了让他退回去这种话,这让他有些不高兴。 吉温显然对他这般反应早有预料,便放缓语气,劝说道:“事到如今,已经不是确定谁是朔方节度使的问题了,中丞请好好想一下,圣上让安思顺兼任朔方节度,但是以河西如今的状况,安思顺有可能久居灵武吗?” 杨国忠听他这么一说,倒也是冷静了下来,不再想那笔钱财的事情。他沉下心想了许久,摇了摇头,说道:“应该不会,以如今的情势,河西面临的威胁显然要比朔方大得多。” 河西节度使的辖区在陇右道所治的凉、甘、肃、瓜等七州之地,东接陇右,西临安西,是大唐本土与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之间的唯一通道。西域的胡商想要到大唐来经商也必须要经过河西走廊,可谓是大唐军镇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且河西地形狭窄,时常面临着强大的吐蕃、回纥还有沙陀、羌胡等各个部落的威胁,镇内又是各族势力混杂,安思顺虽然也身兼两镇节度使,但是他必然不可能长时间离开凉州,不然的话河西走廊随时都有可能被截断。 杨国忠经过多年的官场历练,早已经不是那个初入官场、不学无术的泼皮无赖了。虽然与李林甫和李玹比起来他显然要少了许多的才干,但多年的官场历练,再加上他一直以入相为目标,故而对大唐边镇的一些简单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 说完,他皱着眉头问道:“不过这与董延光有什么关系?” 吉温十分的耐心,详细解释道:“中丞应该知道,历来朔方节度使必然都会兼任关内道采访处置使一职,而此次圣上非但没有授予安思顺这个职位,反倒是让出任单于副都护的李玹做了采访处置使,更奇怪的是,一般与节度使职务一同授予的关内节度支度营田使都没有赐给安思顺,中丞细想一下,难道圣上只是一时忘记了吗?” 杨国忠仔细想了想,忽然倒吸了一口冷气,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你是说,皇帝实际上是会让李玹成为实际上的朔方节度使?” 吉温有些犹豫,仔细思虑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猜测。 杨国忠皱着眉头,手指慢慢地敲着桌子,一言不发。吉温这时又说道:“依下官猜测,恐怕要不了多久,圣上便会授予李玹节度支度营田使一职,再加上他身兼关内道采访使一职,安思顺又不可能长居灵武,那么这朔方,除了他李玹之外,还有谁能统领呢?” 听他说完,杨国忠敲动着的手指缓缓停了下来,终于是认同地点了点头,说道:“吉兄所言甚是,那董延光送来的礼物某明日便派人送回去。” 吉温点了点头,他看出了杨国忠脸上的不甘之色,便劝说道:“中丞请稍安勿躁,区区一点小钱而已,何必放在心上,而且那董延光送来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收的,以李玹的能力,定然很快便能调查到他的身上,到那时董延光身陷囹圄,难保他不会攀咬到您的身上,到那时,万一李玹和李林甫两人抓住这个机会,到时候就算是圣上想要保你,也只能是无能为力。” 闻言,杨国忠不由得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仔细一想,颇有些认同的点了点头,喃喃道:“是啊,是我糊涂了,我忘了那董延光是个什么人,当年的王忠嗣还不就是被他陷害,所以才丢了性命的吗?” 吉温点头表示认同。王忠嗣一代军神,身兼四镇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