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文天祥疑惑 (第2/2页)
用,商人赚的只是地区差价,有什么好质疑的,那是商人应该得到的报酬。” 高欣看了看文天祥,一付思考的样子,高欣却继续道:“文山兄,华夏的农业生产和南宋的不一样,政府是不允许强迫百姓种植什么农作物的,一切以百姓的需求自主决定,百姓见养蚕有钱赚,百姓就会大力种植桑树;种植甘蔗有钱赚,百姓就会种植甘蔗。 百姓不一定要种植粮食作物,一切由百姓做主,政府不干涉,让市场调节。政府会对粮食价格进行适当的保护,一旦粮食价格低的话,政府会拿出大量的资金出来高价收购粮食。” 段誉插话道:“文山兄,最重要的一点,华夏境内的土地是不允许私人转让或出售。一旦土地荒废超过一年时间,土地就会被政府收归村上或寨子中集体所有。” 文天祥点头道:“在土地法中看到了,土地法中还强制规定了税收、租金,避免了土地所有者对外出租土地时租金过高现象发生,确实是不错的做法,真正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高欣再道:“文山兄,华夏境内是大力扶持工商业发展,可工商业的发展同样是受市场调节,政府不干涉,只会作指导、引导。在税收上,工商业是华夏税收的主体。你也了解到,咱们的农业税很低。不发展工商业,政府那里来的财政收入。” 文天祥其实是明白的,表面上看华夏的工商业税率高,达到十抽一,而南宋是三十抽一。可是在华夏境内,只要有税收证明,到境内任何地方都没有其他税费。南宋就不行,每到一个地方都得交什么入城费、地滩税等乱七八糟的税费。这一扯下来,华夏的工商税算是最低,南宋更高。
还没等文天祥回过神来,高欣再丢一枚重磅炸弹:“文山兄,和你说实话,不用十年时间,华夏境内将取消农业税。一旦国家财政允许,甚至可考虑补贴农业发展。” 啊! 震撼!太震撼人心! 文天祥被高欣取消农业税的话雷得不轻,半天回不过神来。心里在不断的唠叨,可能么?自古以来都没听说过国家取消农业税,真要是实现的话,那绝对是亘古未有的创举。 段誉嘿嘿一笑补充道:“文山兄,别激动!你知道吗?华夏立国以来,财政就紧缺。收上来的那点税收连官员的薪水都不够发,还谈什么水利工程、公路建设、免费教育等事业。一切都是护国军在支撑着国家的发展。” “什么意思?难道护国军能生出钱来?”文天祥一付鄙视的眼神,意思是你就吹吧! 对于文天祥的质疑,段誉道:“是真的。这几年,国家财政开支,基本都是靠护国军在战争中缴获所得来支撑。譬如,刚刚结束的SC战役,护国军不仅缴获有大量的粮草,还有三万多匹战马。战马出售给南宋后,国家财政不是增加近千万两白银么?” 文天祥听后彻底无言,卖战马是自己亲手交易的事。南宋为此付出了近1600万两白银。是什么样的机制,居然靠战争也能发财?战争不是烧钱的主么,怎么能赚钱呢? 高欣淡淡的道:“建国前,护国军灭了安南国,把安南蓄积了数十年的财富全部掠夺回来,极大的缓解了国家财政紧张的局面。那一次的缴获高达数千万两白银,到现在都还有些物资没处理完呢?” 啊! 文天祥心中的观念彻底被推翻,想想南宋朝庭,每年花出无数的军费开支。战事一起,钱就象是纸一样哗啦啦的往外流。战败后还要割地赔款,护国军到好,打仗居然能赚钱。 文天祥犹豫不决的道:“老大,那护国军打仗真的不花钱么?” 呵呵! “文山兄,打仗就是烧钱,没钱怎么打仗,这一点是肯定的。但要看打什么样的仗,怎么打仗才是关键。战争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叫战争经济学。如果战争不能带来好处,谁愿意发动战争,那不是脑袋进水就是被门夹了。南宋之所以惧怕战争,是因为南宋军事太弱,弱到顶点。 南宋经济实力强大,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是经济实力再强大,没有一只强大的军队保护。就如同是有钱的人家,时常会受到小偷的惦记,老想潜伏到有钱人家去光顾一翻。当然,南宋军事力量弱,本身是体制问题,不关士兵的事,咱们不用瞎cao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