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郑和宝藏 (第2/2页)
还在身上,当即拿出来递给婉淑道:“送你的!” 婉淑见自己的相公送她东西已经十分欣喜了,接过那块玉佩一看,竟然是雕龙刻凤的罕见美玉,顿时高兴的在邓浩楠脸上香了一口。 “谢谢相公!” 自己的小娘子喜欢,邓浩楠自然高兴,也很有成就感。 一旁的九儿见他们卿卿我我的样子,却是羡慕的要命,立刻上前打断道:“这玉佩邓大哥是从哪里得来的?一看就不是凡品!” 邓浩楠笑道:“这是我问朱由校要的!” 婉淑眨眨眼,问道:“朱由校是谁呀?” 九儿却是掩口惊呼:“皇帝的?” 婉淑见邓浩楠只是微微一笑,顿时不疑有假,也吃惊的说不出话来。 “皇帝的怎么了?”邓浩楠理直气壮的笑道:“抢得就是皇帝的!别人的我还不稀罕呢?” 在自己的女人面前,邓浩楠自然要摆出男人的威风来。 当然,自从邓浩楠得知了九儿的心思之后,也把她当成自己的女人了。 “没什么!”九儿抿嘴一笑,道:“只是九儿觉得邓大哥好有本事,连皇帝的东西都敢抢!” 说着又咯咯的娇笑了起来。 那是! 邓浩楠对此不置可否。 婉淑看着手里的玉佩,有些不舍得,却是更多的担忧,道:“相公这块玉佩妾身还是不要了!相公还是还给皇帝吧!” 嗨!善良的小婉淑! “不用怕!”邓浩楠爱怜的捏了捏她的小脸蛋儿,笑道:“这次只看到了皇帝,没见到皇后,以后把皇后的凤冠霞帔拿来给娘子穿穿!” 这回婉淑已经拿邓浩楠没办法了,她知道自己相公的作风和性格,于是不再推辞。于是婉淑巧笑嫣然的白了邓浩楠一眼,却是忍不住噗哧的笑了出来。 横眉一笑百媚生! 这一眼却是勾走了邓浩楠半个魂儿! 好在邓浩楠后世见惯了美女,免疫力还是有基础的。 心中却是在想,婉淑才十四岁的小丫头就有这般迷人了,若是再过几年,那还得了。 滋滋!要不要找个时机将她床前正法呢? 邓浩楠心中坏想着,忽然间瞥见婉淑头上的金钗,顿时想起了自己还有正事儿要办。 “娘子!你的金钗好漂亮啊!给我看看!” 婉淑乖乖的站着不动,任由邓浩楠取下她的发簪,眼睛一眨一眨的盯着邓浩楠。 “没啥特别的啊!” 邓浩楠反过来,复过去的检查,没有发现金钗上面有什么特别的。
于是将金钗给婉淑插了回去,心中有些失望。 或许邓浩楠也希望宝藏是真的吧! 这时,婉淑突然道:“相公,妾身也有东西要送给相公!” 说着,婉淑走进内室,不大会儿取出一个红色的盒子来。 “相公看看喜欢吗?” 邓浩楠接过盒子,盒子很古朴,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根发簪,黄金打造的金发簪。看起来是男人带的发簪,不过簪头却是雕成了龙头,栩栩如生。 这可不是普通人带的! 邓浩楠的第一印象就是,这簪子该是皇亲国戚才能带的。 然而,邓浩楠拿起来一看,却是傻眼了。 不是因为簪子是黄金精雕细刻的,而是那簪子的另一头,竟然是——四棱锯齿的十字头。 靠! 这哪里是簪子,这分明是钥匙啊! 不对! 古代哪有这样的钥匙,这分明是后世的防盗门钥匙! 联想到黄祖培之前跟他说的江湖传言,邓浩楠心中巨震,造这个钥匙的人怕是真的来自未来。 “相公喜欢吗?” “喜欢!” 婉淑道:“四狗请点首饰的时候,妾身见到这个簪子,于是想到送给相公!” “太好了!”邓浩楠说着亲了婉淑一口,大笑着离开。 这一幕被九儿看了个正着,婉淑羞得直跺脚,娇嗔道:“我还没说完呢?” ※※※※※※※ 看到邓浩楠手中的金钗钥匙,黄祖培惊喜的道:“没错!就是它!家父生前说过,宝藏的大门,需要十字花头的黄金发簪才能开启!” 原来,黄祖培的外祖父是当年的有名锁匠。后来被郑和的手下带走,和其他锁匠们一起,按照姓冯之人的要求,他们费时五年修造了一扇巨大无比的铁门。而铁门以机关才可以打开,需要十字花头的钥匙方能打开。因为古代人的锁头的构造十分简单,很容易被打开,因此姓冯之人设计了先进的十字花暗锁防盗门。 随着防盗门的造好,郑和派人将所有锁匠都给宰了,黄祖培的外祖父是侥幸逃脱的一人。 黄祖培根据外祖父的回忆,联系江湖传言的郑和宝藏,认为这个费时五年打造的铁门机关就是用来封堵宝藏入口的。 四狗高兴的道:“看来宝藏是真的了?” 邓浩楠兴奋的道:“有了钥匙,那郑和宝藏就是我们的了!” 黄祖培苦笑道:“问题是,我的外祖父只是个锁匠,不是修建藏宝位置的工匠,除非我们找到地图,否则不知道宝藏的位置,有钥匙也没用!” 我叉! 邓浩楠失望的翻翻白眼,合着是白高兴一场! ※※※※※※※ 宝藏的事情告一段落,邓浩楠吩咐王兆阳在各地收集关于郑和宝藏的消息,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落下。 郑和宝藏跟郑和宝船相联系,邓浩楠心中明白,宝藏内应该有关于宝船的设计图纸。换成自己是那个姓冯之人,也不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白白的烧掉,一定会有副本留下的。 不过,眼下邓浩楠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些问题,而是尽快恢复龙江船厂的造舰项目。 打定主意,邓浩楠换上南洋水师提督的官服,带好官印和尚方宝剑,令军需处钱顺带上一百万两银子,在五艘护卫舰的护送下,前往应天府。 南直隶作为大明的陪都,有八府十四县,涵盖今天的南京周边和上海周边地区。苏州、扬州、镇江、松江、凤阳等知名府县都在南直隶。其中凤阳更是作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成为大明的中都。 南京有全套的政府机构,基本上都是闲职,其中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臣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一般这三个人中以南京兵部尚书为主,算得上比较紧要。其余南京户部和都察院也有一些职能。 原来的镇守太监是程平,这是邓浩楠知道的。此时,镇守太监已经换成了李瑞。 南京的这些官员,除了太监以为,大多数都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但是又不至于贬为平民的大臣,因此大多数都是被贬到这里的闲人。 这些闲人其实都是江南的一些文人,之所以被流放南京,主要是安抚南方士人。朱元璋对文人可是不怎么友好,导致他的后代,整个朱明对于文人的待遇比历朝历代都差。这也是导致清军入关大批文人投降满清的一个原因之一,因为皇太极很会拉拢大明的文人,比如洪承畴就是典型。 邓浩楠等人抵达南京后,立刻派人向南直隶的三个头头送礼,镇守太监最大,李瑞获得十万两,兵部和守备司各送了五万两,其他各个衙门口,不论大小,皆有打点。 之所以这么办,完全是黄祖培给支的招。 堵住了他们的嘴,别说邓浩楠花钱自己在龙江造船厂内打造战船,就是一分钱不花,李瑞他们也会动用南京库银,以筹建南洋水师的名义给龙江造船厂拨款的。 对于他们来说,花国家的钱是天经地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