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马车夫_第436章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末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6章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末日 (第3/3页)

,那么中华帝国要求的赔偿将是天文数字。

    荷兰议会讨论了好几天,普遍认为中华帝国不会无事生非的提出这种抗议,在远东地区,荷兰东印度公司肯定做出了某种行动。但到底是什么行动,荷兰议会一点消息都没有,因此没法做出裁决。

    很快,勒令答复日期便到了。荷兰议会因为没有调查报告,无法给中华帝国做出实质性答复。但是为了安抚中华帝国,荷兰议会暂时冻结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所有账户和财产,并取缔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权令。

    但是,这个答复显然不符合中华帝国的要求。事实上,中华帝国已经看到了荷兰当局的窘相,英荷战争已经倒向英国一边,荷兰战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中华帝国的真正目的是找个借口对荷兰开战,瓜分英荷战争的果实。

    十一月十七日,中华帝国向荷兰共和国发出了最后通牒,并与第二天凌晨正式对荷兰宣战。

    中华帝国对荷兰宣战,顿时震惊了整个欧洲。法国尤为紧张,因为中华帝国一直寻找进入欧洲大陆,参与欧洲事务的跳板。英国无疑是其中的一个跳板,但是如果荷兰战败,那么中华帝国的势力进入荷兰,将会严重威胁法国的安全。

    为此,法国政府立即发出照会,要求调停中华帝国同荷兰的战争。荷兰亦是惊恐万分,一个英国都很难对付了,如果中华帝国再介入,荷兰亡国的危险都有。

    中华帝国的目的只是分一杯羹,并非为了打仗而宣战。法国既然调停,那么中华帝国便要听一听法国和荷兰的条件。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利益,这显然是最佳的方式。

    神武十五年年底,法国作为调停国,参与中华帝国、英国和荷兰的停战谈判。和谈在法国巴黎举行,欧洲各国均派出了代表旁听。

    谈判持续到了年底,合约草案出台。根据和约草案规定,荷兰承认英国在荷属西印度群岛拥有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同意支付三十万英镑的赔款,同意在英国水域向英国船只敬礼。

    对于英国来说,荷兰人的条件令他们满意,英王隧接受了停战条件,但是还得看中华帝国的意思,如果中华帝国不满,一切都是白扯。

    为了让中华帝国满意,荷兰当局表示会彻底调查荷兰东印度公司,如果情况属实,荷兰政府将制裁荷兰东印度公司,并冻结该公司的所有财产作为对中华帝国的保证金。一旦核实,荷兰政府将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财产转入中华帝国,作为对宝船队遭到打劫的赔偿。

    当然,荷兰当局也明白,这并非是中华帝国对荷宣战的全部目的。如果不给中华帝国好处,这场战争是决计停不下来的。

    法国迫切需要中荷停战,因此暗中威胁荷兰,如果不停战则断绝对荷兰的补给。最后,荷兰议会被逼无奈,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割让给中华帝国,同时严打荷兰籍加勒比海盗,不得给他们提供发展巢xue。

    半个月后,中、英、荷分别签署了,英荷两国距离较近,两国领袖互换了公文和签字之后合约便生效。而中华帝国距离太远,换约需要经过中华帝国皇帝的签字才行,这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不过,在法国的调停下,中华帝国已经命令地中海舰队停止军事行动,中荷双方停止了军事行动。

    英荷战争以中华帝国介入,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英国胜利之因固然离不开对方战略部署的失当——在次要战区集中优势兵力,忽略了生死攸关的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但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英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实力——能够迅速补充战力。同时,中华帝国的军事指导和战略指导思想给英国海军提供了正确之路,而对英国的军事援助令其海军的装备、数量、火力乃至战术水平渐渐追赶上荷兰海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华帝国的军事介入。由于中华帝国的对荷宣战,导致荷兰彻底丧失对英作战的决心,并选择和谈割让利益给中华帝国和英国。

    不过,这场战争并没有结束。荷兰海军在北海的失利并不代表荷兰海军整体上对英国海军失利。荷兰海军拥有的大型战舰数量远远超过英国海军,荷兰海军主力舰队丝毫未受到损失,实力依然超过英国海军。

    尤其是这次英荷战争,上百次的海战给荷兰海军深深的上了一课。英国海军使用的战列线战术亦被荷兰海军所知晓,并展开深入的研究。可以说,荷兰海军开始卧薪尝胆,磨刀霍霍,只要稍微再有一些火花,相信还会继续爆发战争的。

    而这个火花同样在中埋藏了下来,因为荷兰将荷属西印度群岛的贸易利益均分给了英国,使得英国的贸易介入了荷兰贸易,这将促成英国和荷兰在荷属西印度群岛,即在美洲殖民地领域展开激烈的争夺。而这种殖民地的争夺,最终将为下一次英荷战争点燃导火索。

    中华帝国获得了荷兰政府的保证,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财产被冻结,如果情况属实,该公司的财产将作为赔偿中华帝国损失的保证金。中华帝国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因为有了这个约定,中华帝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收荷兰东印度公司所属东印度群岛了。

    至于赔偿问题,一个荷兰东印度公司足够弥补宝船队被劫的损失。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将因为这个合约而丢掉整个公司,从此沦为乞丐。不论从军事角度还是经济角度,中华帝国都剪除了一个劲敌。

    荷兰议会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调查随后全面展开,由于东印度公司的很多高管都返回了荷兰,同时东印度公司的一些办事处也在荷兰各省,因此调查先从他们那里开始。

    结果,这些人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内幕,荷兰东印度公司打劫中华帝国的宝船队成为了事实,这令荷兰政府相当的尴尬,隧直接取缔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切特权,并派出调查团赶往巴达维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