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小兵传奇_第二一一章 诸将封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一章 诸将封赏 (第1/2页)

    许默慢慢走着,等王忠嗣走近了他才靠上去。

    “你和高仙芝的关系不错啊。”王忠嗣笑着道。

    许默对此也没有隐瞒,笑道:“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吧,去年把他的兵打了一通。”

    王忠嗣自然知道这件事,含笑点点头。

    许默接着低声道:“大帅,高将军求我帮忙,我借给他5000突厥俘虏。”

    王忠嗣吃了一惊,疑惑的看了许默一眼,许默接着道:“依末将看,突厥人已经不足为虑,吐蕃才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大帅您很快就要离开河东,去陇右或者河西,高仙芝日后也必定会掌控安西,现在打好关系,到时候配合起来才更顺畅。”

    王忠嗣赞许的看了许默一眼,道:“你也看出来了?只是如今与吐蕃开战还未到时机,前两天吐蕃使者见了皇上,皇上的态度还有些不确定,但李林甫却不同意议和,仓促开战,恐怕就算胜也是惨胜。”

    许默点头道:“末将同意大帅的观点,之前末将已经向皇上提出了建议,但现在看来,皇上还没有下定决心。”

    说着说着两人已经到了含元殿前,遂停止了说话,许默正想向王忠嗣告辞,到一旁的偏殿里等候觐见,没想到旁边郭元英走过来道:“许都督,皇上有令,让您上殿议事。”

    许默有些奇怪,但还是应了,他现在的职位镇北州都督是正四品,归德将军是从三品下,左金吾将军是从三品,都不是在朝军职,按照规定没有传召是不能上殿议事的,但现在李隆基突然有这个命令,恐怕是有什么事情,于是便跟在那个太监后面,在大殿的后面找到一个空位站着,他的前面两位是安禄山,再往前的一边是高仙芝,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各镇的军官。

    刚站好位置,就听前面传来了高力士的唱喏:“皇上驾到。”

    许默也随着文武百官跪下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李隆基淡淡而威严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谢皇上!”悉悉索索的声音中,文武百官站起来。

    早朝一开始,右相李林甫上奏了一些民政之事,几个大臣讨论得很激烈,不过许默却心不在焉,他是军官,对民政不精通,对地方也不熟悉,干脆听都没认真听,心里一会儿想着安西的事情,一会儿想着吐蕃的事情,对早朝上的事情充耳不闻。

    “皇上,吐蕃不过蛮荒之国,人口不过几百万,又刚逢大败,刚换宰相,因此才来求和,我军应趁胜追击,踏平青海,请皇上圣裁!”兵部尚书牛仙客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说起话来还是比较大声的。

    礼部侍郎王文炎出班道:“陛下,臣曾经出使过吐蕃,吐蕃并非如牛大人所说般不堪,他们随是部落制度,但可以说是全民皆兵,他们作战从不退缩,一旦退缩全部处死,所以虽然人口少,但战力却不可小觑,还请陛下三思。”

    御史中丞王鉷大声呵斥道:“王文炎,你收了吐蕃人什么礼物?竟敢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简直是岂有此理!”接着对李隆基道:“皇上,微臣要参王文炎不识大体,勾结吐蕃,谋害大唐,请皇上明察。”

    朝堂上一下子热闹了,谁都没想到王鉷的进攻如此犀利,直接要将王文炎置于死地。

    裴耀卿颤颤巍巍走了几步出班道:“咳咳咳,皇上,老臣有话要说。”

    李隆基面无表情地道:“恩,裴爱卿但说无妨。”

    裴耀卿一阵剧烈咳嗽,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才缓缓道:“陛下,《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家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况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军准备未足,此时天寒地冻,就算一时得胜,也无法重创吐蕃,因此,老臣建议,先了解吐蕃的实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积蓄粮草,厉兵秣马,待准备充足,一鼓作气,直捣逻些。”

    许默听到裴耀卿的话,果然是老成谋国之言,不过,皇帝有这个耐心吗?

    果然,李隆基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这两年他一直想超越唐太宗,成为名垂千古的天可汗,如今突厥已经不足为虑,他哪里肯放过吐蕃,正想出言斥责裴耀卿,看他垂垂老矣,又想起了裴耀卿忠心为国的过往,就把话憋住了。

    朝堂上出现一阵诡异的沉静。

    许默看李隆基脸色数变,知道他还在犹豫,就差临门一脚了,他连忙出班来到殿中,跪下道:“启禀皇上,末将以为,裴相的话有道理,请皇上三思。”

    李隆基听了许默的话,想起前几天许默的进言,也觉得和吐蕃开战之事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