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山中有宝话人参 (第2/2页)
就有人参,可惜,不敢进。”拿柴火拨一拨火苗。 我问:“这话怎么讲?怎么叫个不敢进?要不,我去求求大掌柜开恩。” 双说:“咳,不是我们不让你们进。是那山后头不干净,我们自己都不敢进去呀。” “不干净?怎么个意思?” 双响眼神立刻变了,嘴巴绷起来,说:“传说啊,几十年前,这里还没有这寨子,来了很多挖参,采金的人。他们先发现的我们那个进门的大洞,洞里的石头天然有个人形,又正好十八尊,于是叫个十八罗汉洞。他们白天去后山采金,挖参,到了晚上就在这里休息。但到了后面,去的人多,回来的人少,大家一开始没在意。因为都是五湖四海来的,谁也不干涉谁,来来走走很正常。但几个月后,大家发现不对劲了,好多互相认识的也都不见了。大家商量后,决定结成一块,进到后山里去仔细找找。这样几十人一起进了后山,居然一个活着出来的都没有。从此,那后山就再也没人敢去过,因为采金在山腰那留了许多洞,到了夜里会有绿色光发出来,像狼的眼睛在发光,因此得名狼眼窝。” “狼眼窝?难道他们都是被狼吃了吗?” “这不知道。关外狼也有,可这却没有见到过。所以到底那些人去了哪里,现在也不得知。” “原来如此!那后山也有人生了。” “当然有,上好的六叶参就产自这山里。可惜没人赶紧去采,玩命了那是。” “六叶参是什么?”我好奇这人参还分个叶子数的。 双响笑了,指着我说:“你看,暴露了吧。在大掌柜那,你们还说是来关外采人参的,连个人参几品都不懂。”
我立马脸红了,慌忙摇摇头说:“不是,不是,不是......哎呀,这,真是...” 双响说:“没事,大家都一样,混口饭吃。”接着把人参怎么分品,采参时间和方法简单介绍了下。人参从生长到成熟每个阶段的名字都不同,初长叫三花子,五年后叫二甲子,在五年叫灯台子,再往后就看那叶数,叫个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每年采人参主要在四月到九月之间。头两个月叫放芽草;六七月叫放黑草;八九月时候最好,叫红榔头市;过了九月只能放韭菜花了。到冬天,采参人要辍棍下山。因为人参总是和杂草混杂在一起,往往被掩盖在草叶之下,因此想在大山里找到一颗人参也是极为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有经验的采参人带路,这样的人叫把头。把头要会观山景,拿棍子打叶子找山参,等找到后,系上小红绳,挂上铜钱,锁住了棒槌,再用鹿骨针一点点清除人参边上的泥土,这样一颗人参从发现到采挖出来往往需要两三个时辰的时间。 我点点头,内心里对采参人佩服致敬。原来这采参跟拔萝卜还真不一样,同样是土里出来的,果然待遇不同。 我们俩聊得正高兴,听到隔壁人声嘈杂,想必是刘大哥他们回来了。 我轻轻走到屋门外,见一个胖子拥着刘大哥几人进屋,在门口一拱手说了些客气话,跟着踉踉跄跄被两个小崽子扶了回去。双响在我耳边说:“这就是粮台胖大海。”我哦了一声。 这时铁大哥从屋里出来,见我在门口,走过来。双响识趣的出门走了,留下我们自己谈话。 铁大哥问:“今天都好吧。” 我说:“都很好,你们呢?” 铁大哥说:“跟那镇九天谈得不错,留我们吃了晚饭。明天说再给我们正式接风。” 我说:“好,那就好。咱们什么时候可以走?” 铁大哥回头看了一眼屋内,说:“估计还要住几天。你也正好安心养伤。仁贵的身子怎么样了?” 我说:“还在发烧,再养几天估计会好吧。” 铁大哥点点头,说:“先这样吧,你也早点休息。有话明天说。” 我笑着点点头。各自回房去了。 上了热炕,伸开了腿,浑身一下舒坦多了。走了那么多天,总算有张床能睡了。转头看了下仁贵,见他呼吸均匀,气色也不那么难看了,心想他这条命算是救回来了。老话说的好,福祸相依,若不是遇到土匪我们今晚还要在树林子里过夜。这样折腾下去,只怕他的命就没了。 那土炕烤得我身上一阵热乎,脑子放松,滑向梦里。 忽然,外头响起一个女人的哭喊:“不同意!我就是不同意!你打死我好了!” 跟着一声鞭响,听到另一个女人说:“哼哼,姑奶奶就好调教下你这个小雏子。” Ps:书友们,我是湖苏公子,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