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良禽择木而栖 (第1/2页)
辽国,南京幽都府内,萧思温等人还在等候契丹六万大军的动向,而这个时候忽然有斥候来报,称那日在辽州城外,辽国步兵、骑兵损失惨重,主帅西南招讨使耶律挞烈阵亡,灵柩此刻已经运送至莫州北,可是大军归来只有数十骑,不足百来骑,而且副将韩德让被不知身份的黑衣人劫走,其他残兵全部不知去向。 萧思温追问道究竟发生了甚么事情,斥候战战兢兢地禀告,“还有这么厉害的武器” 斥候低着头,点点头道。 萧思温立即调派身边亲信,潜入辽州附近打听契丹残兵的下落 此刻,运送尸体的灵车已经缓缓而来,身旁却只有几十骑。 三日后,落日余晖下,一辆四轮马车飞快地驶入京城,往城北的民居驶去。 与周围繁华的景象不成协调,这辆四轮马车十分平稳地入了城门,东拐西拐地驶入街巷中。而此刻天色已晚,东京城夜幕繁华,勾栏瓦肆间,传扬着刚出来的戏曲,这辆车子经过此地。 而车上之人隐隐约约间听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车子急速往前,但是众人也不会认为这辆车子来得突兀。 这辆四轮车子在一间普通民居前停靠着,车帘被掀开,一强壮汉子立即起身,将被施了药的韩德让背在身后,随即进入大门。 韩德让药性未过,也只好今日将他安置在此处,明日等殿下出宫再见面。 次日一早,卯时三刻,赵德昭洗漱用膳之后,就带着小贵子步行出宫了,而在半道之上,赵德昭一直留意周围的动静。 前面就是一个早点铺,这家的东主就是长春堂的一个密探,赵德昭虽然用过早膳,但还是停下脚步,坐在这里喝了一碗豆浆。 那东家见到少主前来,将一蜡丸放在托盘上,赵德昭见到蜡丸书信,就知道有事,于是乎大袖一扬,趁机将此蜡丸收入袖口中,速度之快就连在一旁的小贵子都没有看清楚。 “掌柜的,多少钱” “一碗豆浆三文。” “小贵子给钱。” 小贵子掏出一两钱,去里面交付给掌柜,掌柜让他进去找钱。 而这时候赵德昭迅速搜出蜡丸,然后碾碎,摊开看了起来。 “人终于绑送来了。”赵德昭看完,放心地将蜡丸密信收入袖中。 小贵子这时候从里面出来,道:“让公子久等了。” 赵德昭想立即去城北,可是身边还有一个小贵子,不过小贵子是自己的亲信,带去之后应该不会有甚么事情,于是乎他问道:“小贵子,待会儿我要去城北,有些事情,你看见了千万不要随便说出去。” “唔,殿下放心,我小贵子不会乱说的。” 两人立即在牙行租了一辆驴车,往城北赶去。 此刻在城北一间简陋的民居,韩德让悠悠然醒将了过来,他见到自己躺在床上,气力也稍微恢复了些。 这几日一直都被人看护之中,少不了监视,自己一直都想趁机逃出去,可是奈何那些人全部训练有素,硬是找不出突破的地方,看样子不像是盗匪一类的,而他在那些人口中听到甚么少主,也不知是哪家少主要将自己掳来。 此刻,房门大开,有一个仆从吩咐让人端水送饭进来。 韩德让却冷冷地笑道:“你们是谁这里是哪里” 仆从道:“你好生在这里歇息,待会儿我家少主自然会见你的。” 韩德让一声不吭,让下人侍候着梳洗,然后换上一身干净衣服,随即又端上好酒好菜,韩德让既然知道对方有求,所幸大吃大喝起来,不过这酒菜真当是自己从未吃过的啊。 这酒是如此地烈,韩德让喝了几口就差点呛口鼻,烧喉咙,还好仆从拿得不多。 而这菜,韩德让从未吃过,恐怕官宦人家也比之不及啊,与此同时他也在猜测对方的身份。 韩德让想出去透透气,仆从命人跟随身边,韩德让累了,方才喝了一口酒就有些晕晕沉沉,他就去房间歇息了一下。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之后,随着大门被推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以及一个十五六岁的仆从跟随其后。 “少主,这边走。”长春堂的人马知道赵德昭的身份,但是为了避免耳目,还是叫他少主。 赵德昭在前头带领下,立马就到了韩德让的房间。 房门被打开,韩德让此刻正在屋内背对着赵德昭他们小睡,没想到方才的酒劲有些大,韩德让不胜酒力,呼呼地睡着了。 仆从原本想叫醒他的,可是赵德昭“嘘”地指示等他醒了再说。 赵德昭差人拿了一把官帽椅,然后端坐在屋内,仆从本想阻拦,可是自家少主不许,让其他人等全部退出屋外,留他一人在屋内静静地候着。 赵德昭这是想效法刘玄德三顾茅庐之法,而且一个韩德让值得他这么做。 赵德昭忽然自嘲道,在原本的历史上,韩德让可是从一个东京供奉官,逐步升迁至权知南京留守事,成为一方权臣。在高粱河一战中挫败大宋北伐燕云,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者。 而后又再次击败大宋第二次北伐的曹彬和米信部队,被辽国皇帝封为楚国公,旋即进封楚王。辽圣宗年间,韩被任为北府宰相兼领枢密使,不久又兼北院枢密使,拜大丞相,封齐王。此时韩总理北南两院枢密院,集辽、汉军政大权于一身。澶渊之盟后,韩徙封晋王,赐名耶律隆运,位在亲王之上。 对于这样的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