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桶 第三百零七碗 铁木真入京朝拜 大司马教导威王 (第2/2页)
“王爷呢?”李顺喜行色匆匆奔走在威王府前院内不时的向奴婢们问道。 “王爷在演武场吧?昨日京师造办局送来一张铁胎弓说是没有四百石地力气拉不开王爷正把玩呢。”一名宫娥回答道。 李顺喜闻言匆匆往王府后院而去七绕八绕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片广场方圆足有十几丈大地势平整场边排列着诸般兵器并石锁古铃等练武器械。场中十几名劲装侍卫正陪着王轼。 他手中挽着一张弓想必就是方才宫娥所说地铁胎弓了。只见王轼跨出一步搭上羽箭使出浑身力气将那张弓扯得浑圆身旁武士不由自主的往后退去。一声弦响那箭“夺”一声射向数百步外地箭靶。 两名侍卫迅奔过去检查是否射中半晌之后两人大惊失色的跑回来报告道:“王爷神力!那箭射穿靶子插入后方大树入木半箭!” 左右闻之无不咂舌!他们这些日子听说过威王在四川时神射惊人本以为恐怕是有人添枝加叶穿凿附会今日一见方才相信。怕是古之李广黄忠也不过如此。 “王爷神射!冠绝天下!”李顺喜一溜小跑上得前去连声夸赞道。 王轼似乎并不高兴晃了晃手中强弓。扔给了旁边的武士叹道:“武艺再高有什么用?终究还是只能在这王府之中跟你们玩耍。若有朝一日能提虎狼之师。上阵杀敌就算马革裹尸也是英雄。岂不强似在这京城养尊处优?” 李顺喜从小陪王轼长大如何不知他心思当即赔笑道:“王爷不必着急。如今天子登基对王爷恩宠有加迟早必受重用。那时提百万雄师纵横四海指日可待!” 王轼听得心中欢喜扭头笑道:“提百万大军算什么本事?一百万军队什么仗打不赢?不是本王夸口。我只需十万军队就可横行天下。就算面对百万敌人也一鼓而作杀得他鬼哭狼嚎!”言下豪气万丈大有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地气概。 “嘿嘿。那是那是当今天下英雄。只我家王爷一人而已。”李顺喜眉开眼笑。 王轼却摇头道:“那倒不至于当今天下称得上英雄的。河间郡王算一个。岳飞算一个本王暂时只算半个。” 李顺喜正要说些好话突然想起来意赶紧说道:“对了王爷大司马来了。” “嗯?”王轼停住“恩师来了?你怎么不早说!快更衣!” 想当年韩毅在前宋为官时与王钰一起出使辽国当时也是气宇轩昂仪表堂堂只是这些年来岁月催人老再加上一直郁郁不得志六十不到的人却仿佛七十好几一般老态龙钟。任谁看了也不敢相信
当年带数万汉家儿郎直取上京打得女真人惊天动雄。 “恩师驾临学生有失远迎失礼之至。”王轼从后堂转出冲着韩毅长长一揖。 韩毅连忙起身笑道:“殿下如今已然出师不可再拘泥于礼数下官愧不敢当。”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本王一身所学全拜恩师教诲永志不忘。”王轼恭敬的说道。 韩毅看着自己地高足脸上满是得意之色他这些年来始终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绝对不是当年攻取了上京给女真人当头棒喝也不是写成了十三卷兵书施布全军推广。而是培养了眼前这位少年英才威王无论武艺兵法谋略战术都属优异就是年轻气盛不够成熟如果能够得到实战锻炼他地成就绝对不会在自己甚至林冲之下肯定能够成为一代名将。 “好不谈这个下官今日登门乃是有件要紧的事情与殿下商量。”韩毅说道。 王轼当即请他落座询问道:“恩师有何事直管讲来有用得着本王的地方万死不辞。” 韩毅也不罗嗦开门见山地说道:“殿下何知蒙古人又出现在草原上?” 一听这个王轼来了精神:“本王也听说了十几年不见踪影如今再度出现据说是逃到北方雪原还打败了当地人只是本王不明白他们又回来干什么?难道真是思念故土?” 韩毅闻言冷笑:“可能不止是思念故土还对中原念念不忘。” “不会吧?蒙古全盛时期尚且不能挡住先帝雷霆一击损兵折将望风而逃。如今穷途末路率众来归圣上顾念他们不易又诚心归顺所以才同意他们的请求。老师说他们觊觎中原岂不是抬举他们?”王轼似乎不太相信蒙古人有那个本事。 韩毅看了他一眼轻笑道:“王爷年轻气盛傲视群雄。但蒙古人并不象王爷想象地那样虚弱。先帝在世时一直很忌惮蒙古当时很多大臣都不能理解。其实先帝实在是高瞻远瞩因为蒙古人是我中华唯一劲敌他们是真正地游牧民族不是女真契丹党项这些民族所能比拟的。王爷试想其他民族在我们大军压境之下国破家亡灰飞烟灭。只有蒙古十几年前一战他们元气大伤但我们同样付出惨重地代价而且没能把他们完全消灭这不人家又回来了。” 王轼好象听出一些意思却又不完全明白问道:“那依先师之见朝廷日前决策是错误的?” “也不能说完全错误因为这两年我们实在没有能力再举兵北伐。如果再打大仗国内会乱四川已经是一个反面教训。下官所担心的是朝廷虽然对蒙古有戒心但不会引起足够重视。尚相的政策本意是好的也是可行的但他忽略了蒙古人地习性一个草原民族一个真正的游牧民族如何肯老老实实的被汉族同化?不要忘了大燕跟蒙古如今的领铁木真有杀父之仇灭国之恨王爷认为他会真心的归顺么?”韩毅宝刀不老虽然年迈离开沙场多年但看问题地眼光仍旧如此犀利。就凭他这一番话满朝文武谁能说得出来? 王轼听在心头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蒙古若再作乱他就有机会披坚执锐征战沙场眼下四海升平群雄毕灭所有人都认为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地时候到了你就是想打仗也没有敌人。 忧的是若真如恩师所言蒙古亡我之心不死而圣上与朝臣又没有引起重视那岂不是养虎为患遗祸无穷? “那老师的意思要本王怎么作?”王轼问道。他知道韩毅既然亲自登门来找他一定是有什么想法。 韩毅有些迟疑本来这几十年他一直被束之高阁高官厚禄地养起来就是得不到再度出山的机会。年纪一天天增长身体一天天衰老那点雄心壮志也就消磨得干干净净如今全部希望就寄托在自己这学生身上。但他太年轻了尚不到弱冠之年。不过想想霍去病也是在他这个年纪就已经率领大军北击匈奴了。 “如果如果有机会王爷可以试着向圣上进言请求到北方带兵。一来多多历练二来就近监视蒙古下官听说王爷力保圣上回京深得圣上宠信应该不会被拒绝。”看来韩毅活到快六十岁还是不懂作官不懂政治。 他这个建议如果碰上生性多疑的皇帝王轼只要话一出口立马就有杀身之祸。亲王是帝位最有力的争夺者从来新君一旦即位他的兄弟们个个战战兢兢惟恐引起猜忌哪还有主动要求去带兵的?军队交到你手里当皇帝的能放心么?你要是哪天突然带兵杀回京城怎么办? 这一方面王轼却是多多少少懂一点点他从小长在宫里母亲又出身低微看惯了人家的脸色所以养成他低调的性格。听老师如此建议虽然觉得太唐突但也不忍心拂他好意遂言道:“本王找机会试试若能成功自然最好。” “还有据说蒙古领铁木真要亲自到北京朝拜圣上殿下不妨参与接见仔细观察其言行举止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一代枭雄下官猜想他恐怕也不会是个善类。”韩毅提醒道。 “哈哈本王倒是正想见识一下这位蒙古领若老师的预料不差那他将来有可能会与本王在战场上碰面。”王轼笑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