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锦衣卫_第八十七章 水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水井 (第1/2页)

    大明是这个时代世界上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但钢的绝对产量却也是相对极低的,如果是最佳的上好精钢,其价值几乎要与等重的银子相当了!

    事实上,在辎重营所使用的洛阳铲,也只能说是一个彻头彻尾地伪劣产品,材质粗劣不说,其技术含量也根本就不达标的。

    换句话说,那个洛阳铲是根本不可能打出一个十几米、乃至于几十米深的洞来的,不过当时张知秋只需要挖一个宽不过碗口、深不及一尺的洞xue来坑那些奔马而已,是以这个伪劣货色到也勉强地足以胜任愉快了。

    否则的话,一个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个东西的普通铁匠,用半夜的时间就能完成这样的技术攻关,那现代的那些高级技师们就都可以集体去栽粪坑了。

    但是要做一个足以打出一个水井来的洛阳铲的话,那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更是太多了,这还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地“放大”问题。

    随着洛阳铲样式地扩大,它的许多技术参数也必将随之而改变,但这却并非只是同步扩大的问题,包括它的形状也是需要进行重新地设计定型的,否则也一样是会面临“不挂土”的问题。

    其次是巨额地材料费用。

    这个时代没有柴油发动机,这也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是要由手工和半机械化的cao作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之下,要保持钻头有足够地掘进能力,那么对于充当钻头地洛阳铲的自重便有了一个最低的要求。

    换句话说,未来如果想要掘进顺利的话,这个洛阳铲必须要足够地重,这样才能利用其刃口的锋利和居高临下地势能转化为自己掘进的动力,但也不能太重。

    最后便是对锻造技术和工艺的要求,如果洛阳铲的结构不够合理,可能根本就不能正常使用,也无法将所掘出的地下的泥土带上地面来,那么其他也就一切都是妄言了。

    还有一些相关的问题,诸如打井所需用以辅助地滑轮组的制作以及合理配置——现代滑轮组的结构非常地复杂,张知秋虽然知道其原理和结构,但要完整地将其复原,却是力所不逮,只能是等回头去现代查找相关的资料了。

    作为一个能够打井的洛阳铲,张知秋估算其自重至少也要达到数十、甚至数百斤,这绝非人力所能驱动,必须是要借助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半机械化cao作的。

    就是这些貌似简单地内容,便已将张知秋搞的焦头烂额,也将他甫一开始时的那股子热情给扑灭了七七八八。

    如此算将下来,张知秋发现自己的所需花费,竟然却是远比采用这个时代的传统工艺、手工掘井的开销还要更为大的多了。

    所谓“知易行难”,张知秋此刻可是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事实上,张知秋之所以动了这个打井的念头,是因为他想对老孙头对自己“救命之恩”的一种补偿。

    蔡二娘对自己的不喜,张知秋又不是傻子,当然能够看的出来,而且他也对做别人家的所谓“赘婿”没有任何地兴趣,于是便想着要自立门户去了。

    至于地方,张知秋也早已经想好了,就是那块自己来到明朝时的盐碱地,对于改造盐碱地,现代无论理论还是技术都非常地成熟,在这个时代有些手段虽然用不上,但以现有的条件也是足以完成土法改造的。

    “哎呀,在自家院子里有口水井当然是好,可是我现在还是没那么大的力气,恐怕是提不起水来的啊……”

    张知秋在这里愁思暗结,但兴高采烈地小环却是对他的所言深信不疑,但须臾之后便又愁眉苦脸地陷入到了对下一个实际问题的担忧之中。

    普通大小的满载木桶也足有四十斤开外,以小环如今的小身板,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四十多斤而已,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看着小环那有些婴儿肥的纠结小脸,张知秋忍不住地莞尔一笑。

    小丫头虽然年龄还小,但却无疑是继承了蔡二娘的优质基因,是一个明眸善睐、貌美如花的小萝莉,此刻地这种无比纠结的小模样,更是萌到了极致,终于是挑动了张知秋地那颗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