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_第263章国家宝藏(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3章国家宝藏(三) (第2/3页)

  “鲍方全说,他曾经想过再次去城固县张骞墓探寻一下的,看看张骞墓里究竟还有什么和宝藏有关的内容。可是自从那晚之后,他一想起张骞墓里的情况就心惊胆寒,失去了勇气,再说。黄门郎张猛对张骞的墓重新修葺,增加了一些保护设施,还出钱找人给博望侯守墓,要再次的入墓探寻,已经是不可能了。”

    苟参说:“你说到现在,也只是鲍方全自己在猜测这个所谓的宝藏了?”

    “不是,”魏和意摇头说:“都护,这牛皮上的汉字和匈奴文内容差了十万八千里,汉字并不是匈奴文字的释义,但是没有关联的事情为何要出现在同一张牛皮上?这本身就非常奇怪。”

    “鲍方全对这一切只是猜测,又因为河套地区是在匈奴境内,里渔阳太远,他就只有作罢,准备等待时机再一探究竟的,可是,就出了事。”

    “你将鲍方全杀了吧?”苟参说:“斩草除根,想来你也不会留下他的儿子?”

    魏和意点头说:“如今我在都护面前也无需顾虑,我是在得到了那牛皮之后将鲍方全和他的儿子灭了口。”

    魏和意非常的平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鲍方全作为盗墓贼早就该死了,按大汉律,他的儿子留下也是贱民,也要发配,岂能独活?不如早死早托生。”

    “我得到了那牛皮后,昼思夜想,自己借故到了白登山那里几次,找了一些投降过来的匈奴人问话,才慢慢的悟出一个道理,这个牛皮里的确就是一个宝藏的所在。”

    “都护应该知道高祖时候的白登山之围?”

    汉高祖刘邦当年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山的事情大汉国人人都知道,苟参就问:“宝藏和高祖被冒顿围困,难道有什么牵连?”

    “都护高见!”

    魏和意有些兴奋:“我当时想了几个月才想明白的,都护却一点就通,不愧英雄出少年。”

    “都护,那冒顿是匈奴单于头曼的太子,这个头曼在秦朝时曾经被蒙恬将军打败,被秦赶到北方荒凉之地。”

    “头曼单于不喜欢冒顿,想另立别的儿子为太子,冒顿就用手段,用鸣镝训练自己的部下,鸣镝所指,部下弓箭无不跟从。”

    “冒顿鸣镝射向自己的妻子,他的部下弓箭就射杀了冒顿的妻子,冒顿的鸣镝射向自己的坐骑,他的部下又射杀了冒顿的坐骑,后来,冒顿的鸣镝射向了头曼,于是,头曼被杀,冒顿就做了匈奴王。”

    “冒顿继任单于后,趁着中原战乱,灭掉了邻近的几部落,将原来蒙恬占领的地区全部收复,他的骑兵规模达到了三十万,而那时,韩王信被高祖封在和匈奴毗邻的地方驻守,冒顿就和韩王信打了起来。”

    这个韩王信不是淮阴侯韩信,韩王信当时的治所在马邑,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朔州市,这个苟参十分清楚:“韩王信被高祖封为韩王,此人后来在荥阳投降项羽被俘,后来逃回大汉,高祖依旧的让他做韩王,还让他镇守边疆,对他不薄,可惜…………”

    魏和意说:“都护说的是,不过某觉得韩王信当时最终反叛大汉,有着自己的无奈和想法。”

    “哦?你倒是说说韩王信如何无奈?他有何想法?”

    “是,都护,高祖虽然对韩王信不错,但韩王信毕竟是一个异姓王。当时臧荼、利几、淮阴侯韩信这几个异姓王的下场如何?”

    臧荼本来是燕王韩广部将,当年项羽分天下为十八路诸侯,立臧荼为燕王,之后燕王臧荼归顺韩信。投降刘邦。

    汉高祖五年。刘邦打败项羽,臧荼和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共同尊奉汉王刘邦为皇帝。汉高祖刘邦登基两年后把谋反的燕王臧荼杀掉。

    利几本为项羽部将,后投降刘邦,被封为颍川侯,汉高祖五年秋。利几造反,被刘邦击败,利几被杀。

    而淮阴侯韩信被吕后杀于未央宫,这个人尽皆知。

    “飞鸟尽良弓藏,自个都要为自个打算,而且高祖当时新封的三个王,全部都是刘氏家人。异姓王们前景堪忧。”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冒顿当时来的骑兵太多,实力太强了,而高祖在长安哪里能明白这一点?还指责说韩王信‘专死不勇。专生不任,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安危存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责于君王?’”

    “高祖指责韩王信是怕死、嫌弃自己兵力不够,还问他为何不开战,跟匈奴暗通款曲,有投降的嫌疑,于是,韩王信才彻底的一不做二不休,献出了马邑城,真的投降匈奴了。”

    魏和意看苟参沉默着,接着说道:“冒顿接收了韩王信的降兵,让韩王信领兵进攻南下,此时关中危险,冒顿大军向南又可以过黄河进攻中原腹地,于是高祖才御驾亲征,先是和韩王信的叛军在铜鞮大战,韩王信战败,然后冒顿给了韩王信一万骑兵,在晋阳韩王信再次战败,这时候,高祖知道匈奴人参合了进来,于是,他一方面在晋阳积极战备,一方面派刘敬去和冒顿和谈。”

    “刘敬?”苟参问:“这个刘敬,应该是当年建议高祖迁都的那个娄敬吧?”

    魏和意说着话,见苟参每每在关键时候说出只言片语,还总是说道了点子上,觉得这个年轻的都护果然不是好相与的,就点头说:“都护博学多才,这个刘敬就是当初劝说高祖迁都长安的娄敬,但是,刘敬一直没有回来,高祖却派去和冒顿和谈的人一批又一批的,都是没有和谈成,而且,这些人回来后都说冒顿的匈奴兵很弱,言说高祖要是领兵前去攻打的话,必然一举成功。”

    “事实上,这些人都中了冒顿的骄兵之计。”

    “此时,晋阳地区天气突变,气温骤降,大雪纷飞,士卒大量冻伤,高祖决定孤注一掷,发兵攻打冒顿。”

    “高祖号称军力三十二万,这个数字也是司马迁写在史书里的,我查询了一下匈奴有关方面的文字记载,其实当日汉军最多有二十万人,而且,骑兵很少。”

    “高祖坐阵,樊哙为前锋,从晋阳一路北上,只遇到了零星的匈奴人,这些匈奴人是不堪一击,瞬间土崩瓦解,于是,高祖大喜,一直赶到了勾注山,碰到了从匈奴返回的刘敬。”

    “刘敬对高祖说,匈奴有诈,他从匈奴这一路走来,看到的都是老弱病残,这肯定是匈奴在示弱,可是高祖斥责刘敬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