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此去蓬莱无多路 (第2/2页)
里的大小官员,告诉众人,自己要回乡探亲,将县里的事务分摊下去。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县令、廷援、祭酒、功曹都赶到一块儿回乡探亲。小官们还是欣然应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的机会可不多见,小官们巴不得四人当天晚上就走呢。 众人收拾好包裹,第二天一早随着焦将军等人,踏上前往大兴城的路。 焦将军名叫焦长河,是羽林中郎将,禁军中三品大员。光武帝起,大兴城常设南北二禁军,南军守卫宫城,北军屯卫帝都。南军分“中垒”、“越骑”、“羽林”、“虎贲”、“长水”、“射声”、“虎豹”、“西园”八部。北军分左右“翊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侯卫”、左右“御卫”十二卫。 一部八百骑,一卫三千骑,拱卫大胤王朝帝都大兴城。 焦长河是羽林中郎将,职责就是守卫未央宫。 骑在高头大马上,董不白颇为兴奋,这马看起来神骏非常,脾气却十分温和,饶是董不白没学过骑乘,也骑得稳稳当当。此次迁移,焦长河带来了所部羽林禁军一百骑,魏公公等人,加上邴吉等人的家属,满满当当的有一百五十多号人。 家属们都坐在后面的马车中,多日不曾相见的许平君,自然也在马车中。董不白很想过去亲近一番,奈何当初站在焦长河身后的八名侍卫,像是苍蝇一样粘着董不白,董不白到哪,他们就到哪,多少亲近的机会硬是被他们给搅和了。 “焦将军,你给我安排的都是什么人,麻烦叫他们离我远点。” 焦长河瓮声瓮气道:“殿下,这可不成,此去大兴城,路途遥远恐多劫难,而他们的职责就是寸步不离的保护好殿下。殿下且忍耐片刻,到了大兴城,就不会再有这种麻烦了。”
董不白皱眉道:“队伍中一百多号人都挡不住危险,靠他们八个人,难道就能挡得住?” “当然!”焦长河肯定的点头。 邴吉骑马靠过来,笑道:“殿下,不要小看这八人,他们可是专一护卫皇室成员的大内侍卫。看他们的装束,黑衣底下是银领银甲,当是二等侍卫,修为都在明镜级别,放在江湖中,小门小派的掌门人跑不远。” “邴侍中说的不错,这八人都是二等侍卫。皇宫之中,一共在职侍卫不超过六百人,大内侍卫有三等,一等侍卫非神游高手不可担当,二等、三等侍卫,非明镜高手不可担当。蓝翎侍卫非大臣贵胄之后不可担当。有此八人,就是千军万马过来,殿下也能够安然无恙!” 被焦长河如此夸赞,这八名二等侍卫,好似没听见一般,目光犀利的在四周围打量,时刻注意着可能发生的危险。 霍神庭想要董不白入京,自然就有人不想要董不白入京。 蒲县在齐郡,齐郡在青州。大兴在京兆,京兆在雍州腹地,雍州与青州中间隔着冀州、徐州。路途何止万里,百骑羽林军能够四日奔驰赶到蒲县,带上这些家属,却十日估计都到不了大兴城。 也就是说有十天的时间,董不白等人,都处在暗中敌人的捕杀之中。当然,现在未知的敌人还不清楚太皇太孙出世,过不了三五天,消息自然就会走漏,到时候,就是一番杀与被杀了。 焦长河与羽林军、大内侍卫,严阵以待。邴吉、许广汉等人,却不时的与董不白对谈聊天,颇有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而另外一人,却令董不白烦透了脑袋,那就是魏大人魏公公。 魏公公名唤魏能臣,名字有够俗气的,自称是年少的时候,就在东方据的太子府当差。董不白的父亲,当时的皇太孙“东方弗朲”出生时,魏能臣就指定给皇太孙当差,可以说是看着皇太孙长大成人,并娶妻生子。 也是看着董不白出生的老太监,因为带过皇太孙,颇受东方据信任。东方据受巫蛊之祸,魏能臣按坐当诛,不过光武帝翻**太监书,查出魏能臣竟然是跟随他起家的舂陵军后代,只因父辈战死沙场,因此才净身入宫当差。 当年八千舂陵军,待到大胤复辟,十去八九,光武帝感念当初,特免去魏能臣的罪责,罚他为东方据守陵。这一守就是十七年,直到霍神庭给他安排了本次任务,才得以离开东方据的陵墓。 “殿下,太阳大,老奴给您擦擦汗。” “殿下,天干气燥,老奴给您扇扇风。” “殿下,老奴给您取了点清水,殿下喝水。” “我不渴。” “山高路远,殿下应当多补充水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