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血战大同(下) (第2/2页)
是箭矢和滚木擂石的数量最多,守军尽可放心大胆地消耗,这才堪堪能压制住蒙古军的猛烈攻势。 此外那半个步枪营仍然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敌军百夫长以上的统领一律不敢靠近到射程之内,而只是远远地躲在后面遥遥指挥。令士气和战斗力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距离又进一步被拉近。可尽管如此,形势依旧是越来越严峻…… 王锐面沉似水,平静地望着惨烈搏杀地战场,看不出任何情绪上地波动。他心里十分清楚,此番的大同之战对自己来说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在此之前他博得了当朝第一名将的名声,那主要是靠了远超时代的先进火器的功劳,而这一次才是对他的指挥、智谋和应变等地全面检验。如果能通得过这次考验。他才算是不负那第一名将地名号! “大帅!鞑子的攻势太猛,已经上了东城头!”一名游击浑身浴血,匆忙而来高声叫道,满面俱是焦急地神色。 渠家祯面色不动,只是眉头一跳沉声喝道:“鞑子能攻上来。大明的勇士就能将他们重新赶下去!怎么,你是像兔子一样逃跑?还是来求国公爷和我亲自去帮忙呢?眼下还未上阵的就剩下我们两个了!” 那游击闻言登时满面羞惭,猛地一咬牙,再没说半个字。倏地转身去了。 王锐暗暗点头,转向聂枫吩咐道:“带上你地人去援手,无论如何也要将鞑子赶下城去!” 聂枫躬身插手一礼,率领着几十名手下直奔东城门而去。 因为事先预想到了今日的战事必定十分惨烈,城头肯定会成为双方争夺的主要焦点。所以王锐特意命聂枫和聂桐从内卫和三帮四会十二堂口之中精心挑选了百余名顶尖的高手,组成了两个精锐地小队,分别由他们兄弟俩统领,专门负责援助最为吃紧之处。 一旦敌人攻上了城头。就必然是短兵相接之战,聂枫和聂桐这等高手正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聂枫和聂桐的精锐小队这么快就已经有了用武之地。 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聂枫率人赶了回来。他的手下并无一人折损,但至少有一半人都负了些伤,连聂枫的左臂也中了一刀。 聂家的四龙一凤在北方绿林道的名声可谓是少有人能及,身手也是得自聂行天地真传,个个超绝。自从成名以来还从未伤过半点毫毛。现下连聂枫这等超级高手都已负了轻伤。可见适才战斗的激烈。 不过从聂枫等人脸上兴奋的样子来看,他们肯定是战果颇丰。蒙古人想必是损失惨重。 还没等他们喘息过来,西城头又被敌军攻了上来,这一次轮到了聂桐率领着他的小队赶了过去…… 待聂桐和他的手下同样得胜赶回来后,王锐受到了启发,转身朝渠家祯说道:“渠总兵,我看可以故意卖个破绽,放些敌人上城头来,然后给他来个关门打狗!我们这里尽多单打独斗的好手,如此短兵相接正是所长,而且不用再担心城下敌人的弓箭厉害,能有效地杀伤敌有生力量!你看如何?” 渠家祯闻言微一犹豫,心说自己身经百战,这样的战法还从未听说过。作为守城地一方,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登城还来不及,哪有这般冒险将敌放上城来地道理? 不过现在他对王锐佩服得五体投地,暗思大帅的战法无一不是奇思妙想,却每每都大获成功,此番也定然有一定道理。 于是他点了点头应道:“大帅言之有理,我们不妨一试!” 王锐见他并无异议,心中大喜,立刻做了一番安排。 不多时地功夫,渠家祯将令旗一挥,城上的守军立刻让开了一条口子。 蒙古军见状以为明军是支持不住了,顿时高声欢呼,如蚁群般顺着口子蜂拥爬上城来。 城下的蒙古军也以为此番是城破了,同样欢呼雷动,远处的虎墩兔憨亦露出得意的笑容。 约莫有千余蒙古兵登上城头后,渠家祯再次将令旗一挥,早就埋伏在两侧的精锐好手一拥而上,硬生生将敌人分断成两截,重新堵住了缺口,将那一千余蒙古兵包围在了城上。 那些蒙古兵见状方知中了圈套,不过他们人人都是悍不畏死之辈,字是不会束手待毙,反倒是放手一搏,意图接应同伴杀上城来。 聂枫一声清啸,奋勇当先扑了过去。一名蒙古兵挥刀迎面砍来,他不躲不闪,运足了内劲以硬碰硬,挥刀劈面斩去。 双刀正面交击,只听当地一声大响。聂枫吐气扬声,那名蒙古兵的刀顿时片片碎裂,口中狂喷鲜血,身体向后飞出,人在半空中就已经毙命,尸身却又将身后的几个同伴撞成了滚地葫芦。 他一招得手后更不停留,当下揉身直上,挥刀一招夜战八方,身体原地旋转了360度,刀光如霹雳般打了个转。只见血光飞溅处,五名蒙古兵的头颅飞上了半空。 其余蒙古兵见他如此悍勇,不由得心胆俱裂,齐齐发一声喊,四下里远远散开,无人敢再接近他的身边。 聂桐等一干好手见状忍不住精神大振、血脉贲张,各自虎吼着杀入敌群,将那些蒙古兵分割开来。 蒙古人天生剽悍,骑射功夫和单打独斗都在普通的明军士兵之上。但是面对着聂枫、聂桐这样的武林好手,他们可就差得远了。 此刻短兵相接、各自为战,聂枫、聂桐等人可说是尽展所长,而蒙古兵的所长却全然无法发挥,只能与对方硬拼身手,又岂能拼得过?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千余名蒙古兵已被尽数诛戮于城上,明军这边却只是折损了百余名普通士兵和几名好手而已。 渠家祯一声令下,手下的兵士将千余名蒙古兵的尸体全部扔下城去。一时间血流成河,似乎都映红了半边天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