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明朝_第三百三十八章 快乐一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快乐一日 (第1/2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快乐一日

    正因为如此,王锐才在农场的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使之处于同军器局、工器局以及化学实验室一样的地位。

    工业、农业、化学以及火器这四方面齐头并进,就是王锐为大明走向兴盛之路定下的战略指导方针。现在他的农场就是大明农业的试验田,正在进行着各方面的探索,并且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待到所有的成果开始普及、推广之时,农场会获得难以想象的巨大利益自不必说,而且同时会令大明的农业产生质的飞跃,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

    而玉米和地瓜的成功引进、培育,正是农场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这在今天看来也许十分好笑,但在那个时代却再正常不过了。要知道第一个吃螃蟹是最难的,那时候的大明官员根本不知道玉米和地瓜是何物,又如何能推广?仅依靠民间的传播,速度当然是极慢的。在这一点上王锐拥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旁人无论如何也无法相比。

    他既然想到了地瓜这个好东西,自是立刻又命人在全国的范围内寻找,这对于堂堂的威国公来说当然是小事一桩。很快,手下人就在南方找到了甘薯,将之正式引进了农场之中。经过一番试验种植,眼下已经是大获成功。

    苏瑾等人看着这毫不起眼的甘薯,心中实难相信王锐适才所说的话,因此忍不住各自都拿了一个,仍是学着他的样子扒去外皮尝了尝。这一尝之下,众女不禁又是一番啧啧赞叹。想不到样子看上去如此丑陋的地瓜,竟会是那般香甜可口。如果不是亲口尝过,当真让人难以置信。

    王锐见了众女的反应,心中也着实高兴。心说这东西既好吃又便宜,在北方地区可以二年三熟,几乎是种在地里就能长,将来必定会极受老百姓的欢迎。到时候它一旦推广开来,就基本上再不用担心老百姓会饿肚子的问题啦!

    众女一向都佩服他的才学,此时不由得更是心服口服。

    苏瑾嫣然一笑说道:“久闻王郎才学广博,想不到竟对农家之事也这般精通,瑾儿当真是佩服之至!”

    众女闻言纷纷点头,谢成也在一旁接口笑道:“夫人说得极是!这农场几乎可说全部是国公爷的功劳,老奴虽已务农几十年,但和国公爷一比竟如米粒之珠相较日月,实在是惭愧得紧!国公爷真乃天纵奇才,老奴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这说的的确是真心话,而并非是一味地拍马屁。若是论干农活的话,王锐基本上是一窍不通,驾着飞天神翼也赶不上他。

    但正如在火器方面一样,王锐的所长是理念,而并不是具体如何cao作。在这方面他有超越这个时代几百年的知识、经验,谢成又如何能比?仅就大棚种植这一理念来说,就足足超越了这时代数百年,就算再给谢成10个脑袋也不可能想出来,他又怎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锐淡淡一笑说道:“瑾儿过奖了,为夫愧不敢当!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就会更多彩一点!”

    玉米和地瓜虽然好吃,但那也算是主食了。众女的饭量能有多大?因此一样吃上一个就都饱得要死了,于是众人在谢成的引领下又继续前行。

    这里既然称做农场,那就说明了不止是种植,当然还要有禽畜的养殖,而谢成接下来带领众人看的就是这个项目。

    眼下开心农场里饲养的家畜、家禽是牛、羊、猪、鸡、鸭、鹅等样样俱全,与平常的农家没什么两样,但饲养的方法却完全不同,采用的全是仿照现代的模式。

    随便举个例子,就拿养猪场来说吧。在这个时代里,一般的农家能养上几十头就已经算是非常多了。但是在开心农场,采用的是自繁自养型的模式,基础母猪的数量就达到了3000头,每年成猪更是在50000头以上。

    这样的规模即使在现代也算得上是大型的养猪场了,放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恐怕其他所有农家所养的猪全部加在一起,也未必能有这个数目。不用多说,眼下京师的猪rou市场自然已经完全被开心农场所垄断。

    也许有人会问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水平可远远比不上今天,老百姓连大米、白面都吃不起,就更别提猪rou了,哪里来的那么大市场需求?

    不错,普通的老百姓的确是没有能力天天吃rou,但大多数家庭隔三岔五解解馋还是吃得起的。而且京师百姓的富庶水平要与那远高于一般的地方,再加上人口基数庞大,因此一年的消费量也是比较可观的。

    普通的百姓消费还是只是占了一小部分而已,大头的需求当然还是来自于皇宫、王公贵族、富贾豪绅和各大酒楼,另外一个极重要的消费就是军需。

    仅以龙虎卫为例,其眼下作为皇帝的亲军和天下无敌的精锐之师而言,不但是装备精良,待遇更是首屈一指。又想让马儿跑得快,又不给其吃草,天下间哪有这种道理?

    如今龙虎卫一名普通士兵的伙食标准一天就包括了一斤猪rou,将官的标准自然更高。5000龙虎卫将士,一年的消耗有多少?整个京畿地区的军队有10几万,就算是其他部队士兵的标准只有龙虎卫的三分之一,总量加起来也是相当可观了。

    况且因为养殖的规模巨大,再加上饲料方面的合理利用、自给自足,这使得成本大大降低,猪rou的价格也自然下降,更加进一步刺激了需求量的增大。

    如此一来,在利益的驱动下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竞争之中,使这个行当越来越规范和产业化,而且会形成相关的产业链条,带动一大批人变得更加富裕。这样最终有一天,相信猪rou定会进入到大明朝寻常百姓家庭的日常餐桌之上,而不再是什么奢侈之物。

    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了,王锐现在所做的事情正是在自己涉足到的各个领域里积极往这方面引导,而绝不是为了垄断市场。不但养猪如此,养鸡、养鸭、养牛亦全都是一样,甚至是整个开心农场。

    他先后得到的封赏土地大约有2000多顷,但眼下开心农场的占地却足足达到了5000顷,几乎将整个南郊的田地尽数覆盖在其中。

    其余的土地自然不是他强取豪夺来的,而是通过的征用和置换。

    历史上到了明末时,土地的兼并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结果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虽然有一部分被手工业所吸收,并促进了其发展,但是绝大部分的农民变成了流离失所,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也是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锐对此是再清楚不过的,又怎么会自己也加入到土地兼并的行列之中呢?

    因此他所采用的方法是置换或者征用,就是用其它地方的土地来置换此处之地,并且给予肯置换的农民一定的补贴,令他们只有好处可得,而绝不会吃亏就是。

    对于那些不肯置换的农民,王锐的另一个办法就是暂时征用。即付给土地的所有者一定的使用费,并且雇佣其成为农场的庄丁,按劳动支付工钱。

    以王锐眼下的名声,他即便是真的强买强卖,也无人会有怨言,又更何况这两种方法非但不会让农民吃亏,反而有极大的好处呢?是以他很快便置换或者征用了将近3000顷土地,形成了现在这个超级农场的规模。

    在这个超级农场,王锐已经暗暗积蓄了两年的力量,就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做准备。眼下他还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当机会到来时,他自会让积蓄了许久的力量一下爆发出来,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