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聚兵河防 (第2/2页)
:“杨大人说的好,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此事在下恰巧早有准备,今日我就送杨大人农家三宝,权当作是恭喜你荣升三边总督的贺礼吧!” 杨鹤闻言又惊又喜,忍不住立刻问道:“多谢国公大人!在下才疏学浅,却不知这农家三宝究竟是什么?” 他当然知道王锐不可能送自己什么金银财宝了,这农家三宝必定是与解决饥荒问题有关的宝贝,自是不由得心中大喜。 王锐哈哈一笑说道:“杨大人莫急,我这就命人去准备!” 说罢,他拍了拍手,刘大疤立刻闻声而入。 王锐挥手示意命他近前,在其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刘大疤点头应是,转身又退了出去。 杨鹤见他如此神秘,不由得更加感到心痒难搔,急切地想要知道那农家三宝究竟是什么宝贝。 王锐见状笑‘吟’‘吟’地说道:“杨大人莫急,我们先接着说,待会你自然会知道!” 杨鹤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定了定神方才开口道:“在下失礼了,让国公大人见笑!” 王锐哈哈笑着说道:“杨大人这是忧心赈济饥荒的大事,在下只有真心钦佩,又哪里敢笑话?我并非在卖关子,而是要让他们准备一下,到时候杨大人亲自一试便知!” 杨鹤笑着连连点头,略略一顿后开口说道:“国公大人,除了饥荒一事外,在下还有一事想要请教。现如今贼势正盛,绵延四省,恐有数十股之多。这其中怕是也有不少顽劣之辈,如若其不听招抚,又该当如何清剿?在下少知兵事,所以还望国公大人能指点‘迷’津!” 他说得的确是事实,其时起义军有名的就有数十部,并且大部分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号,诸如紫金梁王自用、八大王张献忠、闯王高迎祥、扫地王、邢红狼、黑煞神、‘乱’世王、撞塌天刘国能、满天星、老回回马守应、李晋王、党家、破甲锥、八金刚、‘混’天王、蝎子块、点灯子赵胜、不沾泥张存孟、张妙手、白九儿、一阵风、七郎、大夭王,九条龙、四天王、上天猴刘九思、丫头子、齐夭王、映山红、催山虎、冲天柱、油里滑、屹烈眼等等不一而足。另外没有名的也不少,两下加起来足有上百股之多!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蹦达不了几天,或抚或剿,很快就会成为过眼烟云。但也有少部分反志甚坚、战斗力亦颇强悍,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剿灭。杨鹤在军事上是弱项,因此这才向王锐虚心求教。
王锐清楚军事是杨鹤的“短板”,所以也没指望着他此番就任三边总督能在军事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一举将起义军尽数剿灭。只要他能够解决了饥荒问题、稳定住局面,即便是不能清剿了起义军也没什么可怕的。 但现在杨鹤既然有问,他也不能藏‘私’,于是微微点头说道:“杨大人说的不错,那些贼寇中定有反志极坚,不肯受招抚者。对于此等之辈,自当以雷霆扫‘xue’,不可有半点心慈手软!但兵无常法,我不可能具体教给杨大人如何剿贼,只能给大人一点建议,并且向你举荐一个人。此人‘精’通兵法韬略,剿贼之事杨大人命他全权负责即可,如此大人便可将‘精’力全部放在解决民生与吏治的根本之上!以在下所见,若想彻底平息祸‘乱’,终究是以文为主、武为辅,不知杨大人以为如何?” 杨鹤闻言大喜,连忙拱手一揖说道:“国公大人所言极是!但不知这剿贼的建议是什么?举荐的究竟是何人?” 王锐淡淡一笑说道:“贼势虽大,但终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若论战斗力,则远远不如我大明之军。前番官军之所以屡屡失利,一来是不得其法,二来是没有真正找到贼寇的弱点所在!” 杨鹤的双目灼灼放光,听得聚‘精’会神。他当然知道王锐之能,因此惟恐漏掉了一个字。 王锐故意卖了个关子顿了片刻,这才继续说道:“流寇最厉害之处就在于一个‘流’字!他们大多是亦贼亦民,拿起武器来就是贼寇,换成锄头就变成了老百姓,可说是无影无形,难于分辨。而且他们占据了地利、人和,流窜于山野之间。官军一味追剿,只能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处处疲于奔命,却往往是连个贼影也看不到半个。可一旦有了半点疏忽,就会中了对方埋伏,如此安得不败?”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一游击战术“十六字诀”今天大家想必是耳熟能详。**创造‘性’地提出了游击战法,我们的人民军队也是靠此先后打败了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是游击战术的鼻祖不假,但是这一思想以及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也都是多少受到了明末农民起义,尤其是李自成的启发。对于李自成,**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锐对于游击战术当然再熟悉不过了,所以一下就点到了要害。 那些起义军全部是农民出身,当官军追剿的紧时,他们放下了武器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良民和反民‘混’杂在一起,而且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一家人,官府又哪里分的清楚?等到官军走后,那些农民重新拿起武器,摇身又变成了义军。 除了身份的掩护之外,起义军的主要战术就是利用对地利的熟悉与官军玩捉‘迷’藏的游戏,牵着对手的鼻子打转。有便宜就打,打不过就跑,反正是不与官军进行正面的决战。 这些与我们对付国民党和日本鬼子的情况何其相似?而起义军还有另一个连我们都没有的绝招,那就是诈降! 实在支撑不下去的时候,起义军就会使出这最后的绝招,接受官府的招抚,暂且投降。一旦度过了难关,他们就又重新造反。如此反了降、降了又反,又如何能清剿得完? 杨鹤闻言不禁连连点头,他虽然不知兵,却也能听得出王锐说的乃是要害。 “听闻国公大人所言,下官真如拨云见日!却不知那流寇的弱点又是什么?又该如何变被动为主动,不被流寇牵着鼻子走呢?” 王锐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流寇最厉害之处在于‘流’字,同时致命的弱点也一样是这个‘流’字!如果令他们‘流’不起来,限制其机动的空间,那便是斩断了其最犀利的武器。若进行正面决战,那些流寇又岂能是我大明之军的对手?” 杨鹤将手一拍哈哈笑道:“国公大人所言甚妙!可是究竟要如何做才能让那些流寇再也‘流’不起来呢?下官鲁钝,还请国公大人详细教我才是!” 王锐闻言不由得暗暗一笑,心说你这个爹当的可是够粗心的,你儿子杨嗣昌就‘精’通兵法韬略,而且是剿贼的大师,还是他提出的“十面之网”的策略来对付农民起义军,自己的办法也是受了他的启发。你不和自己的儿子多沟通请教一下,现在反倒问起我来了! 不过想归想,眼下杨鹤已经这么虚心地问了,他也只好笑‘吟’‘吟’地说道:“若想限制流寇的机动空间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以堵、剿结合为原则,采用‘聚兵河防’的办法!但俗话说知易行难,能不能办得到,那还要看杨大人的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