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蛟龙出世 (第2/2页)
舰炮技术发展亦一直停滞不前。诸多大炮在船上使得船的稳定‘性’变差。而且一旦开火其后坐力使得船更危险。 可是一个名叫詹姆斯.贝克的英国人却想出了个“金点子”,就是发明了船舷炮‘门’。他将火炮装在下甲板,并在船体两侧开出炮‘门’,让炮能够发‘射’。在不使用的时候,炮‘门’用带铰链的炮‘门’盖关闭。 从这时起,真正意义上的“军舰”诞生了。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海上作战的方式主要是靠接舷格斗,那时的战船更多地是起到了一种运兵船的作用。而火炮的大量使用,使海上作战的基本方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船舷炮‘门’的发明,更使得这船成为了专‘门’作战的“专业户”——军舰,而不是随便什么船都可以客串一下的。 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英国对战舰的分级,其中一级战舰的排水量将近2000吨,装备的火炮数量达到了100多‘门’。如果不是有船舷炮‘门’的设计,那是绝无可能! 而在这时,同样排水量的明朝的最大战船只能安放2‘门’大炮和若干小炮,两者火力根本无法比较。 以《纪效新书.治水兵篇》记载的戚继光水师为例,一个水兵营中4艘福船、2艘海沧船和4艘苍山船装备的主要兵器加在一起,才有40—70‘门’火炮,勉强可和西方一艘小吨位快速帆船相比,而且明朝最大口径的船上大炮只相当于英荷等欧洲军舰大炮的1/4重量。 1637年建成的英国“海上君王”号有炮104‘门’共重153吨,平均每‘门’炮按明制为2000斤以上。明未徐光启等人从澳‘门’买来的红夷大炮,就是从英国沉没军舰上打捞出来的。 眼下最新式的舰炮又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绝非所谓的红夷大炮所能相比。因此战舰的整体设计必然要考虑这一点,不再需要西方战舰的船舷炮‘门’,一开始就要重新考虑整体的火力布局,当然始终是与舰炮的研制来同步进行,也好随时调整。
所以当舰炮的研制完成时,战舰的整体设计其实也已大致完成,只是差实‘射’的具体参数而已。那日试‘射’大获成功之后,所有的参数俱已齐备。贝阿特丽丝和船舶研究局的人日夜赶工,终于用最快的速度拿出了两套方案图纸。 说到图纸的设计、绘制,那个时代虽然还没有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或者先进的绘图工具,但也有巧妙、简便的方法。 比如说船的龙骨是有弯度的,可先决定龙骨长短,后决定弯度。即先由船长决定龙骨总长度,再按比例决定三段龙骨长度。其次便要决定龙骨两端的起橇起翘,根据前后起橇就决定了龙骨的弯度。 我们知道,三角形已知两边和高是不难画出的。以前起橇作高,前龙骨和中龙骨作两边,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甩后起橇、中龙骨和后龙骨又画出一个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相同的一边中龙骨重合起来,再描绘平滑曲线,如此便绘出了龙骨纵剖面图。 至于船的横剖面,设计和绘制程序如下:设梁头船上的横梁长若干,这就是上平墨长度上平线,墨是墨线。每上平墨一丈配下平墨下平线若干。上下平墨互相平行,两端两两连接起来就是边墨边线。上下平墨间的垂直距离等于舱深减去‘鸡’‘胸’,这就得出上下平墨间的距离。 又有所谓“样橇”,就是为了把水艕圆转处画得‘肥’圆一些的起橇。样橇是边墨和下平墨的‘交’点到水艕圆转处的垂直距离和边墨垂直。画出上下平墨、边墨、‘鸡’‘胸’、样橇以后,再把上平墨两端,‘鸡’‘胸’下端,两个样橇外端,五点连成一条平滑曲线,这一条平滑曲线和上平墨就构成了船舶横剖面单线图。由四大梁头处的四个横剖面四大梁头指头禁梁、驶风梁、官舱粱、尾禁梁,以及龙骨纵中剖面,即构成船的基本线型图。 王锐不懂得这些,也不想了解的这么详细。对于他来说,只有结果才最重要。现在战舰的设计既已完成,就仿佛是蛟龙出世一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必将大洋! 因此眼下听了贝阿特丽丝的话,他惊喜之下也顾不得那么多,急忙快步来到书案前,将那两张图纸展开细看。这两张全都是总体效果图,战舰的全貌可以一目了然。 两张图的差别的确是非常明显,其中的一个一眼就能看出采用的是仿照郑和宝船的设计,只有单层甲板,一根主桅、两根副桅,船头、船尾以及两舷各有一‘门’150毫米的舰炮。长约50米,宽约15米,排水量1500吨左右。 另一个方案的船形比较接近西方的战舰,双层甲板,4桅7帆,除了船头、船尾以及两舷外,在上层甲板还设置有2‘门’150毫米的舰炮。长约70米,宽约20米,排水量超过了2000吨。 不用贝阿特丽丝多说,王锐也能一眼看出这两种方案的各自优劣来。第一种方案的战舰‘cao’控要更快速、灵活,火力配备上却差了一些。第二方案的战舰火力强大,‘cao’控‘性’却又不足。如果是纯论战斗力和‘性’能的话,二者确实是各有优劣,很难断言哪一种更好,也难怪贝阿特丽丝和船舶研究局的人会争论不休。 王锐按捺住心头的喜悦,将两张图纸反复仔细地看了数遍,心中已是有了定数。 不过他却没有直接明言,而是转向贝阿特丽丝微笑问道:“呵呵,这两张图确是难分优劣,贝阿特丽丝小姐是想故意为难在下么?却不知小姐更倾向于哪一个,可否先说来听听呢?” 贝阿特丽丝嫣然一笑说道:“我看是国公大人在故意为难小‘女’子才是!这两张图都浸透了我的心血,就好象都是我的孩子一样,我实在是难说出更喜欢哪个,所以今日才来请教大人,还望大人能够定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