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明朝_第四百七十八章 兵出奇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八章 兵出奇招 (第1/2页)

    第四百七十八章兵出奇招

    既然要玩,那就索‘性’玩大一点,和沙尔巴呼图克图轰轰烈烈地一决胜负。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王锐不相信自己会输给对方。若当真连一个红教的大和尚都摆不平,那他也就甘心认栽了!

    寺外虽然人山人海,将左近的街道都堵得水泄不通,但有内卫开道,人群立刻让开了一条道路,所过之处畅通无阻。

    王锐并没有坐轿,而是骑在“飞龙骓”上,被一众护卫簇拥在中央。

    眼下京城之中不认识威国公的人还真不多,因此他立刻被认了出来,自然又引起了一阵新的轰动,这当然也是他特意为之。

    在百姓的欢呼雷动中,王锐到了寺‘门’外。妙慧禅师早已经亲率僧众在此迎候,连忙上前恭敬见礼。此番威国公和‘蒙’古国师能够同时亲临妙应寺的水陆法会,老和尚心里乐开了‘花’,‘激’动的胡子、眉‘毛’都微微抖动。过了今日,妙应寺恐怕就会成为京师之中最有名的寺庙了!

    王锐微笑着下马还礼,随即被妙慧禅师恭敬让入了寺中。

    只见寺中的法会坛场早已布置妥当,四处皆有鲜‘花’供养,力求庄严。正中悬挂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品供物。其前安置长方台四只成四方形,台上分置铜磐、斗鼓、铙钹、手铃及仪轨等,为主法、正表、副表、斋主四人所用。

    四围绕以布幕,将内坛分成三间。两侧分挂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陆画像。画像之下列‘插’牌竿,详记每位圣凡名称。牌上皆画宝盖,下画莲‘花’,中用黄纸;下堂则用红纸以为区别。

    外坛也有六个坛场:大坛二十四人,专‘门’礼拜《梁皇宝忏》。诸经坛七人,讽诵诸经。《法华》坛七人,专诵《妙法莲‘花’经》。净土坛七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华严》坛二人,静阅《大方广佛华严经》。瑜伽坛,亦称施食坛,为夜间施放焰口之用,人数由各坛临时调用。此外监坛一人,共计四十八人。

    王锐放眼望去,就见一旁的观礼席上亦已坐满了人,不乏朝中的达官显要,连阁部的何如宠也来了。

    若是平常的水陆法会,自然不会有如此多的达官显要到场,只因有王锐和沙尔巴呼图克图二人前来,这才吸引了他们到此。

    首席之位当然是给王锐留着,看到他过来,众人纷纷起身恭敬见礼。

    何如宠拱手为礼微笑道:“有‘蒙’古国师参与,现在威国公又大驾亲临,今日这水陆法会真可称得上是熠熠生辉了!”

    王锐微笑抱拳还礼说道:“阁老太谦了,有阁老与众位大人到场,才更为今日的法会添彩才是!”

    众人轰然一笑,跟随着他一同落座。

    王锐在首席坐好,这才看到沙尔巴呼图克图已在正坛的客位就座。他依旧是大红僧衣披身,头带红‘色’僧帽,身旁是一群随从护卫与。

    二人的目光遥遥相对,沙尔巴呼图克图微笑合什为礼,王锐也是笑着抱拳拱手。虽说马上就要展开一场至关重要的较量,但两人俱都是一副轻松的模样,丝毫未见紧张。

    正主既然已经到场,法事就正式开始。妙慧禅师自然担当了主法之职,当下登坛主持,叽里咕噜念了一大段没多少人能听得懂的经文,随即法器齐响,内外坛的数百名僧人一起诵起经来。

    王锐半句也听不懂那些僧人念的是什么,不过好在他不用枯坐着傻听,而是作为最尊贵的客人,被妙慧禅师请来第一个上香。在他之后,其余何如宠等人也依官职的大小依次上香,算是完成了一个仪式。

    这只是个序幕而已,紧接着好戏就开始登场。在正坛下,早就设好了两座莲台。只见妙慧禅师起身朝沙尔巴呼图克图合什微笑道:“今日国师法驾光临,贫僧深感荣幸!久闻国师佛法‘精’深,可否让贫僧一开眼界,领教国师的禅机妙语?”

    “灵台机辩”,当然是要两个人对辩,否则就是讲经了。妙慧禅师身为主持,也是京师有数的高僧之一,自是要亲自出马。若是换成他人的话,恐怕远非沙尔巴呼图克图的对手,同时也是对大‘蒙’古国师的不敬。

    沙尔巴呼图克图见终于轮到自己出场了,‘精’神不禁一振,合什还礼微笑道:“妙慧大师太谦了,贫僧虽远在大漠,却也早闻知大师之名。今日有机会与大师切磋佛法,乃是贫僧之幸才是!”

    说着,他起身下场,与妙慧禅师各坐在一座莲台之上。

    众人心知好戏即将上演,亦俱是‘精’神大振,将目光全部集中在他二人的身上。王锐的目光闪动,却只盯住了沙尔巴呼图克图。

    妙慧禅师是主,自然是率先开口,他也不啰嗦,淡淡一笑说道:“请问国师,何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可以说是佛家最经典的语录之一了,妙慧禅师以之开场,只是抛砖引‘玉’、一试对方的应手罢了。这与比试武功是一个道理,总有一个试探应手再到‘激’烈相搏的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绝招尽出,拼个你死我活。

    不过这题目看似简单,若非佛法‘精’深的话,也难以应对得周全。如果稍有疏漏,不免立刻就‘露’出破绽,被妙慧预伏的后招所问倒。

    只见沙尔巴呼图克图毫不犹豫地微笑应道:“‘色’非空,空非‘色’。何谓是空?何谓是‘色’?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回答虽然说不上高深、巧妙,却也中规中矩,令人找不出破绽,更是试不出深浅。

    妙慧禅师微微一笑,又不紧不慢地问道:“善哉,善哉!请问国师,又何谓是佛?”

    沙尔巴呼图克图脸上的笑容不变,不慌不忙地应道:“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