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刺配沧州 (第2/2页)
了个承局来我家中唤我,命小人拿刀去府上比看,小人不知是计,便拿着刀跟那承局去了。来得节堂门外面,那承局说进去报禀高太尉,叫小人在外等候。可小人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却不见那承局出来,因而掀了门帘来看,却是白虎节堂。小人也知节堂是何等之地,因而转身要走。谁料,高太尉突然出来了,容不得小人分辨,便吩咐左右将我拿下,又送来此地……小人实在是冤枉,请大人与我做主。” 听了林冲这么说了,杜府尹也知了事情的大概,但一时也做不得决定,因此吩咐衙役暂且将林冲押下,关入监牢。一面又吩咐人告知林冲家里,送衣送饭。林冲的岳丈张老汉闻听此讯,急忙揣了银钱,前来开封府上下打点,好叫林冲少受些苦。 再说开封府衙有个当值的孔目【注解1】,姓“孙”名“定”,为人耿直忠厚,一副菩萨心肠,不管谁人托事,他都热心帮忙,因此乡邻送了他一个雅号,叫做“孙佛儿”。这一日退了堂,见府尹大人坐在后堂眉头紧锁,半日不曾言语,孙定便悄悄靠了过来,抱拳施礼,轻声唤道:“大人万安!” “唉,什么万安呀?”杜府尹叹了口气,忙又叫孙定坐下,一同吃茶。平日里,孙定颇有些主意,又为人正直,深受杜府尹的器重,因此二人私下里也十分交好,时常一起平茶论事。 坐了下来,孙定吃了口茶便小声地问:“大人可是因林教头的案子烦恼?” “还是孙孔目知我心意啊!”杜府尹轻轻笑了两下,继而又满脸愁苦道:“此案干系重大,牵涉高太尉和林教头,二人皆是朝廷官员,实在难下定论——不知你对此案有何看法?”
孙定道:“林教头为人正直忠厚,向来知法守理,不曾有过逾越,只怕这事真的冤枉他了,大人只有设法周全于他……” “唉!”杜府尹叹道:“我有何尝不知林冲为人,况且我与他过世的老父亲是旧识,我如何不想周全于他?只是高太尉揪着此事不放,定要问林冲手持利刃,擅闯节堂,意欲刺杀朝廷命官之罪。此罪非同小可啊,无论怎样,都逃不得一个‘死’字——你叫我如何周全于他?” 然而,孙定听了,只是淡淡笑了笑,并不作答。 杜府尹见了,忙问:“孙孔目,你有了可解之法?” “敢问大人,”孙定抱拳道:“这开封府衙不是朝廷的,倒是他高太尉家的吧?” “胡说!”杜府尹小声斥骂道:“我开封府乃朝廷所设,辖制东京府百万军民百姓,如何成了他高俅的?” 孙定笑了笑,接道:“大人知道此理便好,只是高太尉依仗皇上宠信,无恶不做、无事不为,但凡有人不随他意,即便小小的触犯,也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刮便刮,直把大人当作他府上的家奴似的,任意使唤。如此一来,这开封府倒像是他高家的,而不是朝廷的——大人明鉴,是也不是这个道理?” 杜府尹轻轻点了点头,忙又询问道:“本官有意周全林冲,只是心有所忌,高俅位高权重,不可轻易得罪,不知你有何良策否?” 孙定摸了摸小胡子,缓缓而道:“看林冲的供词,可断定他原本无罪,只是他恶了高太尉,那高太尉如何会轻易饶他?若大人轻判林冲,只怕要得罪高太尉,保不准他日后会使招子陷害大人。再说,现今也无法找到那承局作证,大人可叫林冲招认误入节堂之事,脊杖二十,刺配边地。如此,一来可救林冲的性命,二者也可堵高太尉之嘴。” “甚好、甚好,也只有如此了!”杜府尹点头应了。 当日夜里,杜府尹便乘着轿子径来太尉府,再三禀说了林冲的供词。不仅如此,他还将高衙内yin污众多良家妇女之事也给高俅说了,劝高俅好生管束,以防再出乱子。高俅自知理亏,又杜府尹是开封府尹,官居十分重要,皇上甚为看重,碍于他的面子,他只好准了刺配林冲之事。 次日正午,杜府尹升堂,一应程序完备,将林冲刺配沧州牢城。当即,他便押下碟文,差了两个防送公人押了林冲而去…… ————————————————————————————————————————————————————————————— *注解1:孔目,旧时官府衙门里的高级吏人,掌管狱讼、帐目、遣发等事务,此职位始设于唐代,宋代以后渐渐不用此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