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天行_第101章 城下大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城下大火 (第1/2页)

    眼瞧着高太尉正在气头上,刘福多如何敢触这个霉头,只是猫着腰立在那里,不敢乱动一下,也不敢多言。就这般过了好一会,他才抱了下拳,小声提醒似的道:“大人,此刻不是责怪衙内的时候,想必南安门城下这会儿已是大乱了,当如何处置,还请大人示下。”

    “还能怎样?一群刁民,乱棍打发了去便是!”高俅喝道,随即一屁股坐下了。

    “大人,万万不可啊!”刘福多急了,忙道:“这些刁民不比寻常的庄户,而且人数众多,若是起了冲突,官军势必有所伤亡。这一来二去,要是传到圣上耳朵里,怕是又要生出许多事端……还望大人三思!”

    “太尉,”侯德安抱拳唤了声道:“刘监门说的极是,此事须得好生计议才行,眼下当务之急便是给四九城门下令,切莫让这帮刁民进城才好。还有那开封府门前,也得吩咐人守着,胆敢有人告状,无论是告衙内与否,先抓起来再说。”

    “唉,也只好如此了……”高俅点了点头,忙又吩咐道:“德安,传本官将令,汴梁城东、南、西、北各城门务必详查过往之人,凡有抬棺材入城的,一律挡在门外,切莫叫那些刁民人等混进城来了。”

    “小的遵命!”侯德安抱拳应了,转身而去。过了片刻,他便跑了回来,抱拳向高俅禀道:“大人,小的已经吩咐下去了,各城门都加派了人手,开封府那边也让人盯着了,一有消息便会立即来报,您只管放心。”

    “只怕这样也是治标不治本啊!”忽然间,也不知怎么地,刘福多轻轻叹了一句。说这话时,这小子还缓缓地摇着脑袋,嘴巴也一撇一撇的。

    “你这厮如何这般多嘴?——看打!”侯德安一看监门官如此模样,心中十分不爽,抬手便往他头上招呼了一下。不想,刚要打第二下,却叫高俅喝住了。但高俅也不怪他,只顾笑着问监门官道:“刘监门刚刚所言是何道理?且说来听听。”

    刘福多不曾防备,生生地挨了一个爆栗,实在觉得冤枉,但又不敢还手,只得干干地瘪了两下嘴。然而,听了高太尉问话,这厮似乎一下子又忘了刚刚挨打的事了,立即揖首道:“大人,下官以为要永绝后患就得毁灭证据……”

    “毁灭证据?”高俅眉间一皱,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忙问:“怎么个毁灭法?”

    这时,刘福多知意地凑到高俅耳边,轻道:“火!——放火!”

    “放火做甚?”高俅头一偏,盯着监门官,不知其意。

    “呵呵!”冷冷一笑,刘福多的眼里突然露出了一丝凶光,只听他道:“白天人多眼杂,不便动手,只消等到夜间,派人偷偷放一把火,将那些棺木烧他个干干净净,尸体烧没了,就算府尹大人接了状子,不也是无从查起了么?”

    “尸体没了,那还有人证呢?”侯德安不甘心被监门官抢了风头,立即接过话来反驳,冷冷笑道:“——有人证在,照样可以定罪,那府尹大人可不是三岁的毛孩子?”

    咋一看老都管脸色不对,刘福多心知自己捋了虎须,这老都管虽说不是个东西,但能在太尉府来回走动,又能直接拜见太尉,想必身份不低,得罪了终归不好。这般想了,他立即向老都管恭敬地鞠了一躬,笑着言道:“还是老都管细心周全,下官不及万一矣!”

    这边,高俅却催促起来:“刘监门,快把你的主意给本官说说……”

    “是,下官遵命!”刘福多抱拳应了,又道:“下官以为,只消大人派几个得力的人,趁着大火起时,趁乱将领头的几个刁民一齐除掉,保管再无他人胆敢去开封府告状,如此大人可一劳永逸,高枕无忧啊!”

    “好,好,此计甚好!”高俅忽然跳将起来,拍手称道:“刘监门果然心思缜密,以后就投到本官帐下吧,等有了功绩,本官自会抬举与你的。”

    “多谢大人厚爱,请受下官三拜。”刘福多激动得泪水直流,“扑通”一声跪下便“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虽然觉得疼痛,但心里却美滋滋的:这一下老子可就成了太尉大人的心腹了,何愁不升官发财啊!

    “好了,好了,刘监门客气了,回头你去帐房领二百两银子,算是本官赏你的。”说着话,高俅便假意笑着伸手来扶刘福多,可刘福多哪里受得了这般高规格待遇,看太尉来扶,便急急地跳着站了起来。高俅也不管他了,又吩咐侯德安道:“本官赶着去上朝,此事便交与你和刘监门同去办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务必要办得周全妥当。”

    “小的(下官)遵命!”侯德安和刘福多几乎抱拳同时应道。随后,他们二人又一齐送了高太尉出门、入轿、起轿、出府,这才选了一处偏房密谋商议,如何如何……

    ………………

    南安门城楼之下,据马桩横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