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死袍泽情 (第1/3页)
“吉公子,快快请坐!”慕亮一听是崔湜派来的人,顿时变得热情起来。 吉温坐定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慕亮:“这是崔侍郎给刺史大人的信。” 慕亮接过信看完后,忍不住问道:“崔侍郎原来是为张公子之事,张公子已经到曲城了么?” 吉温看了一眼慕亮,奇怪地问道:“刺史大人也认识张公子?” “虽然我不认得张公子!”慕亮眉飞色舞地解释道:“但我经常与崔侍郎通信,他在信中时常提起张公子,对张公子评价颇高。张公子智破静宁金矿案朝野皆惊,我也听说了,对他可是仰慕的很,没想到张公子却到曲城来了!” “这么说,张公子一事,刺史大人是愿意帮忙的了?”吉温听了高兴道。 “这个嘛,容我再想想!” 慕亮的回答出乎了吉温的意料之外,他的心中“咯噔”一下。 不过,吉温并未表现出来,他不动声色继续道:“崔侍郎有几句话让我带给刺史大人,不知当讲不当讲?” “吉公子请讲!” “当年上官昭容走了韦皇后的门路,慕兄才来到绛州,这些年来,世人皆因此而曰慕兄是韦皇后的人,其实我最清楚这里面的内幕。若慕兄真想成韦皇后身边的红人,当初就不会大费周折离开长安了!慕兄这些年从未向外人解释,宁肯背此骂名,只是怕传到韦皇后耳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慕兄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摆渡一吓潶、言、哥关看酔新张姐 听了吉温替崔湜说的这一番话,慕亮顿时潸然泪下,他哽咽道:“知我者,崔湜也!” 吉温接着道:“张公子与安乐公主之间的恩怨,想必刺史大人也有所耳闻,我也明白,刺史大人是怕帮了张公子,会得罪安乐公主,故而才会踌躇!” 慕亮低下了头,没有说话,但很明显,吉温说中了他心中的顾虑。 吉温微微一笑问道:“刺史大人,韦皇后与太平公主皆是妇道人家,她们为何能在朝中呼风唤雨?” 慕亮一听大惊失色,赶忙走到门口,打开房门四下张望了一番,这才重新关好门。 坐定之后,慕亮心有余悸道:“吉公子,这些话不说也罢,小心隔墙有耳!” 慕亮的举动看在吉温眼里,但他并不觉得奇怪。 来的刺史府之前,魏闲云就专门给吉温分析过慕亮的性格:慕亮做事胆小谨慎,他绝不会因崔湜的面子轻而易举便答应此事。 果然,让魏闲云给预料准了。 看来,不给慕亮下些狠料,这事是谈不下去了。 想到这里,吉温决定使出后手,他叹了口气道:“刺史大人,其实韦皇后也好,太平公主也罢,她们今天的一切,都是陛下给他们的,若没有了陛下,她们什么也不是!” 见慕亮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吉温知道时机到了,他用怪异地眼神瞅着慕亮道:“刺史大人,问句不当问的话,在陛下、韦皇后和太平公主这三个人当中,若非要让你选一个人效忠,你会效忠谁?”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陛下了!”作为大唐的臣子,慕亮毫不犹豫道。 “那好!”吉温从怀中又掏出一样东西递上:“刺史大人,你看看这个!” 慕亮狐疑地接过,这是一个卷轴,他打开一开,顿时愣住了,嘴唇也开始颤抖起来:“这……这……” “刺史大人在长安为官多年,肯定是识得陛下的墨宝。这是张公子离开长安之时,陛下专门写给他的。‘肱骨‘二字的含义,想必刺史大人也是知道的……”说到这里,吉温顿了顿道:“陛下盼着张公子早日回到长安去,刺史大人现在帮助张公子,便等于是在帮陛下,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么?” 慕亮长长舒了口气,对吉温道:“吉公子,替我转告崔侍郎,张公子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了,我必不负陛下!” …… 第二日一大早,魏闲云与吉温都起得很早。 君来客栈内的这个独院显得异常安静,他们不约而同来到张宝儿与赵朗真门前,静静等待着。 终于,张宝儿与赵朗真从各自房中出来了。 “先生,吉大哥,我们走了!”张宝儿向二人挥手招呼道。 “宝儿,小心一点!”吉温拍了拍张宝儿的肩头。 “没事的!”张宝儿笑着道:“有符龙岛的人在,我们俩个安全的很!” “宝儿……”魏闲云一脸的担忧。 “怎么了?”张宝儿奇怪道。 魏闲云迟疑了好一会才道:“若事不可为,就不要强求了!实在借不来兵,依我们自己的力量,也是够用了!” “那怎么能行呢?这都是计划好的!”张宝儿满不在乎道:“先生,你不用担心,有赵捕头在,我觉得问题应该不大。” 魏闲云看了一眼赵朗真,又对张宝儿道:“不是我不相信赵捕头的袍泽之情,私自借兵可是大罪,赵捕头与王都尉已经分别十多年了,王都尉是不是还像当年一样领赵捕头的情,这可很难说呀!” 赵朗真也是面色凝重,他虽然没有说话,但魏闲云所说的,也正是他所顾虑的,他心里实在是一点底也没有。 “先生,你放心!我想王都尉是会帮我们的,赵捕头是不会看错人的,他的兄弟肯定是重情重义之人!”张宝儿信心满满道。 张宝儿的话让赵朗真心中一阵感动,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不说别的,单凭着张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