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2/2页)
儿子会反对自己,气得她上前揪住儿子的头发,一阵拳打脚踢。又命左右把他捆了,送牢中关起来再说。 薛崇简不顾满脸鲜血直淌,一再向母亲求道:“儿冒死进言,请母亲立即回头。若不听,悔之不及。” 他又转过脸对窦怀贞等人骂道:“都是你等无耻小人,权迷心窍,我家就败在你们的手上,你们会不得到好死的!” 陆象先的退却,儿子薛崇简的背叛,都不足以动摇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一切都布置妥当,本以为万无一失,岂知这一切谋乱的布署,都在张宝儿的掌握当中。 …… “太上皇,您说吧,现在该怎么办?”张宝儿看向李旦。 李旦默然了好一会,深深叹了口气:“宝儿,消息准确吗?” “薛崇简因为规劝太平公主,被太平公主关了起来,但他派乳母送来了信。太平公主还派人来联络于臣,臣为了稳住他们,告诉他们两不相帮。事情现在已经确凿无疑,他们将在明天一早动手。若太上皇再不定下决心,陛下明日恐怕就……” 李旦起身道:“朕早知这一天会来到,但朕想尽力推迟它,可它现在终于来了。宝儿,你务必要答应朕一件事!” “太上皇,您说吧!” “留下太平的性命,待我将权力全部交于三郎后,让她与我一起养老吧!” 张宝儿点点头:“我知道了,太上皇。” …… 先天二年七月三日夜晚,太平公主预谋政变的前一天夜里,薛讷与解琬领着八百骑兵到了平时办公的武德殿,进入万骑驻地虔化门,以皇帝名义召见追随太平公主的常元楷。 常元楷不知有变,马上晋见。 常元楷刚刚来到薛讷面前,只见寒光一闪,常元楷的脑袋就滚落在地了。 解决了常元楷,二人马上率领人马来到朝堂。 剑锋所指,窦怀贞、萧至忠等等几个宰相也当场毙命。 整个过程其不意,攻其不备,完成得干净利落,太平公主的党羽很快就被铲除了。 太平公主得到消息,赶忙从自己的山庄撤退,携崔湜与慧范带些细软逃到南山寺中藏匿。 薛讷领兵到南山寺,里里外外搜了一遍也没找到太平公主和崔湜。一气之下,举火烧了寺庙。 太平公主与崔湜、慧范从地下通道逃出南山庙,相互搀扶着走了一天一夜,至第二天黄昏,见前面半山上有一个道观,三人一癫一跛走了上来。 走近一看,原来是个破旧的道观。
当太平公主抬头见道观门额上那三个大字时,顿时晕了过去。 崔湜慧范二人一边扶着她,一边抬眼望去,那上面明明是“太平观”三个字。 半晌,太平公主才醒来。她与崔湜交换了无奈的目光,硬着头皮朝里走。 进了观门,见一白发银须的老道站惊奇地问道:“三位贵客这是怎么了。” 崔湜编了个谎,老道听了也没有细问,便将三人引进了客厅。三人已疲劳至极,只有随他入内。 “二位还没有吃饭吧?贫道准备了茶饭,若三位不嫌弃就请在这里用饭吧。” 说罢,老道让人从后院端出一个大钵,里面是热气腾腾的小米稀饭。三人也不拘礼,舀了就吃。接着,老道又端来窝头和酸菜,都是太平公主从来没有吃过的粗食。但在饥饿中,那小米稀饭能比过她爱吃的春秋战国宫廷名小吃“桂髓鹑羹”,那窝头较之西汉文帝之母薄太后爱吃的“太后饼”有过之而无不及。 吃炮喝足之后,慧范问道:“道长,这附近有集镇吗?” “向南去五七里地有一集镇。” “我欲去集上卖些衣物食品,他们二人在此,请多照看。”慧范说罢,与太平公主依依告别,当然,他没忘给崔湜使了个眼色,便大步下山去了。 慧范走后不到一个时辰,只听山下马嘶人叫,漫山遍野的兵丁包围了上来,领头的正是太平公主绝对信任的慧范。 太平公主与崔湜束手就擒。她冷笑着望了望慧范,慧范把头转过去,避开了她的目光。 太平公主被押回长安,被关在太平公主府内一个静僻的院落里,李隆基派了大批士兵将将太平公主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太平公主要求见皇兄,太平公主知道,只有李旦才能救他。 李隆基更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绝不能让父皇知道,只说太平公主逃无踪迹,尚未找着。 李隆基本可以杀了太平公主,但他觉得就这么杀了太便宜她了。她太可恶,在朝堂大庭广众下多次戏弄我,辱骂我,对我下毒、暗杀,什么手段都用上了。一定要让她在死以前与自己见上一面,让这个强悍的女人尝尝失败者的痛苦。 “姑妈在上,请受小侄一拜。”李隆基来到拘押太平公主的小院,向她请安。 “难得你有这片孝心,就不必了。”太平公主坦然地说。 “让姑妈受惊了,小侄特来请罪。” “兵家交战,败者当受辱,何罪之有?” “姑妈大量,侄儿不及。” “其实,你不及的远不止此。” “请姑妈指教。” “也许,你的文才是我不及的,但除此之外,讲韬略,讲计谋,讲权变,你都不是姑姑我的对手。想当年则天母后当政,十个兄妹中只有我一个是顺顺当当过来的。他们死的死,贬的贬,我却能在夹缝中如鱼得水地过日子。你呢?若不是张宝儿帮你,你怎会能今天,如今小有胜利就洋洋自得,忘乎所以,在姑姑面前摆威风……” “姑妈,您……” “还有,那次剿灭韦氏的行动,如果没有张宝儿,你怎会能今天?” “姑妈,我很感激他……” “这是你滑头的地方,得到了张宝儿的支持,若他肯帮我,今天站在这里的就不会是你了。你表面上假惺惺地推给这个,让给那个,背地里又使绊子,最后非你莫属。皇太子当上了,皇帝也当上了,谦让的美名也有了……”说到这里,太平公主不屑道:“可是比起姑姑我,你那点算什么?” “姑妈的能耐,侄儿是佩服的。” “那你让这个,让那个,为什么没想到让我……”太平公主突然问道。 “姑妈,因为你是女人。” “哈哈哈,你算说对了。可我要问你,女人为什么就不行呢?” “自古如此,天经地义。”李隆基一本正经道。 “什么‘天经’,什么‘地义’?都是人编出来的,准确说,都是你们男人编出来的。不过这话在则天大皇帝时代很少听说,谁说谁的官位、俸禄和脑袋都保不住。可见‘天经地义’远远没有官位、俸禄和脑袋重要。” “姑妈把女的看得这么高,可今日您……” “我今日也是败在你们男人手上,出卖我的陆象先、慧范,还有我的儿子薛崇简,都是男人……” “姑妈,我看您年纪大了,改改脾气,就住在这宫中,不问政事,安安静静度晚年,也算侄儿尽最后一点孝心……” “打入冷宫?就在这儿?” “难道不好?” “放我回山庄,让我自由自在地活……” “恐怕民心通不过……” “那就让我死!” 李隆基摇摇头,向姑妈告别。 太平公主脸朝里,看都不看他一眼。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