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晋万福_第一百三十五章:过新年(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过新年(七) (第1/2页)

    又是进宫,天还沒亮。

    元修,雪晴,晨曦三人各乘坐一辆轿撵。

    巍峨华美,宫门九重的皇宫已经不能再给晨曦带來新鲜感。这几日早出晚归,被太后安排布置各种年节的物品,已经累得半死!

    晨曦只想休息,所以趁机又在轿撵里补了一觉。

    今天是正月初一。

    天刚亮,百官要齐集太和殿广场给皇帝拜年。

    广场上排列着銮驾仪仗,大殿屋檐下排列着皇家乐队和金钟、玉磬等乐器。

    到了辰时,钦天监官员宣布时刻已到,午门上鸣钟击鼓,乐队奏响音乐,皇帝登上太和殿宝座。

    銮仪卫官员甩响静鞭,赞礼官高喊:“排班”。

    百官依照广场上摆放的铜制“品级山”所标注的品级位置,列队下跪。

    这时由两名大学士跪捧贺表,由宣表官宣读。

    读毕,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

    礼毕,皇帝赐座赐茶,百官又要叩头谢恩。

    茶毕,静鞭再鸣,乐队再奏,皇帝下殿,百官退朝,贺岁拜年的大典就算完成了。

    这时,皇帝便将早已备好的装有“如意”的荷包,赐给身边的王亲子弟、宫女、太监们。

    而荷包里的“如意”通常有金如意、银如意、玉如意和银钱几种。

    皇帝登上太和殿接受百官拜年之前,通常在他的寝宫养心殿里饮一杯屠苏酒。

    他专用的酒杯重达一斤,用黄金镶嵌珠宝特制,称为“金瓯永固杯”。金瓯寓意江山,“金瓯永固”意即“江山永固”。

    而晨曦则随一干女眷去给太后拜年。

    领了荷包,太后说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的就各自回府。

    晨曦自然逃得最快。

    而太后则要乘坐风銮与皇上移驾大佛寺,登上大佛楼进香敛福。

    百官及后宫女眷也差不多尽数同往。

    到了山下百余步时,所有轿撵车銮都要卸载。

    大佛寺一早安排好的沙弥接待。

    到了寺里,再由主持安排拜祭。

    拜完。

    然后回到皇帝住的重华宫,用刻有“赐福苍生”、号称“万年青管”的黑漆杆毛笔,蘸着朱砂书写福字。他每年书写的头一张福字都要郑重封存,永不开启,以示留住福气。接下來书写的福字,则赏赐给王公大臣。儒家经典《尚书》阐释了“福”字的含义:一是长寿,二是富有,三是康宁,四是具有美德,五是老有善终。

    按此说法,享福的前提是要长寿,所以当今皇帝也极注意养生之道,宫中专门设了地方供道士炼制长寿丹药。

    怡亲王府。

    一早撤离的晨曦早就回了。

    约莫休息了两个时辰,有人來报。说有一名自称是晨曦旧识的女子來拜年。

    元修,嫡福晋雪晴随皇上,太后他们一道去大佛寺祈福。府里就只有晨曦做主。

    晨曦也不知道是谁,不过即是她旧识,肯定是认识之人。于是亲自出门迎接。

    出门一看,竟然是清雨。而且还带來一队人员,拿着许多行头。

    “哈哈哈,清雨你來了?他们是?”晨曦看着清雨身后的人,陌生,装扮也生熟。

    “他们是我们戏班的人。现在我们黄家戏班又重新开张了。所以清雨今日携他们一道过來,为侧福晋唱曲子拜年!”清雨笑着说。

    “侧福晋万福!”清雨身后的人拱手道。

    “那好吧。进去再说。”晨曦笑道。还亲自下台阶牵住清雨,二人相携进府,其他人则跟随其后。

    到了紫萝轩。晨曦与清雨互诉分别后的相思之情。

    晨曦才得知,清雨出府后同占住在西山红叶寺的同僚一起去了江南,在江南拜了昆曲师傅,学起了昆曲。

    最近清雨他们那位昆曲师傅已经与他们黄家戏班入住了京城,打算在京城发展。

    然而,晨曦也有些映像,太后在茶余饭后有说起一些新戏出处。最为赞赏的就是新进京城的江南昆曲。

    如果巧合了,便是清雨他们师傅一门。

    晨曦欣慰,清雨这苦命人终于有了好生活。

    下午。

    王府花园东路。

    鱼池水榭。

    清雨率众兄妹化妆搭台后,就给晨曦唱起了曲子。

    戏曲不去细品,揣摩是难以听懂的。更何况是晨曦这个从來不听戏曲的蒙古人。

    倒是赶來凑热闹的府中下人看得眉开眼笑,蠢蠢欲动,也想哼哼几句。

    不过他们在台上绘声绘色的表演,还有那华美婉转,水袖翻飞,细腻,流丽悠远的腔调倒是让晨曦很是赞赏。

    每每有人在台下欢呼鼓掌时,晨曦也跟着鼓掌,很卖力配合。

    申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