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启慧光明经 (第1/2页)
.. 清心楼的后院,龙五居住的院落。 从城主府回来,龙五与自己的父亲道了别,便回屋休息。 锦缎棉被铺就的床上,龙五脊背挺立,头颅微低,如一尊大佛般盘坐在那里,气势沉凝。 双目微闭,一呼一吸,绵长而舒缓,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似乎是日月消长,昼夜轮替,自然中流露出一丝轮转不休的神秘意味。 龙五心中默念着,一个又一个**自心中流淌而出,如小溪般舒缓的输入大脑中,一团说不出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光明照亮了整个大脑,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向全身蔓延。 这是一篇短小而精妙无比的**,是龙五用来凝聚慧光的功法。 慧光,顾名思义,乃智慧之光。 龙五的前世,东方云在无敌于天下之后,遁入星空,寻找新的生命星球过程中,观日月星辰之运转奥妙,参天地光明之变化玄机,悟生死轮回于危难关头,历尽千难万险,近万年的悠久岁月,创出了一部参破造化、烁古耀今的绝世佛功,而“慧光”则正是这部无上绝学的总纲之中最基础的部分,一切有为法、无为法的佛学根基。 慧光最大的作用乃是温养灵rou、壮大神识、开发智慧,乃成就最上乘念力的无上法门。 随着的默诵,脑海中的那团光明越发强盛起来,如日当头,光照全身,却没有耀眼、灼热、干燥等感觉,反是如春日骄阳,照得人浑身舒坦,融融暖暖,舒坦无比,好比泡在温泉之中。 而从外面看,薄纱床帘之后,那道魁梧的身影似有毫光自体内绽放而出,更加的宝相庄严,犹如佛陀转世。 修炼中的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一夜过去了,旭日东升,清晨来临。 接下来的十几天内,龙五并没有再到处乱跑,而是静静的端坐在家中,刻苦修炼,偶尔闲暇之余,便陪伴父亲一会。 这次一走,想要再见面,最后也得一年之后,龙天宝对于自己宝贝儿子只怕会想念的紧。 至于龙五的母亲,龙天宝一直没有对龙五讲起过,却不知龙五什么事情都晓得,只是那件事离自己还有些遥远,等以后自己的力量提升到一定程度,再去解决。 这段时间里,李明真、张茂林、江别鹤、佟大海四人倒是时常跑来,借名拜访交流,加深感情,实则是想要寻求龙五的指点,以提升自身武功修为。 那天晚上城主府中,由于龙五“出色”的表现,四人大受刺激,狠下心来,刻苦锻炼,再加上龙五随意出口指点,让四人的功夫在半个月内,竟然进步了一小截,三品神明境界彻底稳固。 半个月后,在家人的依依不舍中,五人踏上了征途。 五人五马,在大路上时而狂奔,溅起漫天尘埃;时而漫走,悠闲自在。 五人都是年轻人,一路上嘻嘻哈哈的打闹,很快冲淡了初次的离乡之愁,别亲之苦。 由于时间充裕,所以他们也不急着赶路,遇到风景优美之所,便停驻下来,赏玩两天。 对于初次出门的其他四人来说,没有了家里人的束缚,他们生出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畅快,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自在,好不快活。 反倒是碰到有人烟的村镇,只是住上个一晚,第二天便会启程,对于住在松花城的他们来说,这些地方实在太习以为常,反倒不会留恋。 五天时间,他们才奔出了千数里路。 这一日,他们来到一处渡口。 他们的面前,一条大河从北向南流淌着,烟波浩渺,波澜壮阔,浩浩荡荡,无有穷尽。 这条大河名为蛮鲁河,意为贯穿蛮族与鲁州之河,流程长达数千里,途径十数座大城,上百个小镇,千数个村落,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家。 这个渡口所在地是一个名为风岚的大镇,许多南来北往的商家行人,都会来此上船,是以这个渡口显得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装卸货物的苦力喊着号子,忙忙碌碌。 身穿锦缎的商人急急忙忙,催促着手下的人员。 十数条可乘数十人的大船,在河岸一字排开,桅杆如林,好生兴旺。 龙五五人准备在这个渡口,乘船北上,直达鲁州郡城元谷,比走6路要节省倍余时间。 这样,他们便可在传说比松花城繁荣昌盛了无数倍的郡城元谷好好玩上几日,然后再北上,直达目的地。 经过江别鹤一番讨价还价,五人牵着马匹经过踏板,上了一条正准备北上元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