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第3/3页)
寥寥,全靠家中接济,才置办下这栋宅院。家中仅有老仆一人,家计膳食都需孺人cao持打点。 严嵩感念妻子辛劳,更多几分敬爱。 妻子下厨为他熬汤,帮不上忙,总能添几根柴。 “老爷,圣人言,君子远庖厨。” “娘子此言差矣。”严嵩轻托妻子手臂,笑道,“圣人不忍杀生,方有此言。娘子贤良,cao持家务,终日劳累。为夫不过出些力,添几根柴,又算得上什么。” 行到后院,见到堆在院中的断木,严嵩跃跃欲试,打算执斧。 “为夫先劈柴。” 欧阳孺人吓了一跳,忙道:“老爷,当心!” 出言稍慢,严嵩抡起斧头,差点闪腰。 实在看不过去,欧阳孺人一把抢过斧头,随便朝身后一扔,仿佛扔出一方绢帕,看得严嵩双眼圆睁。 “老爷,可无事?这斧子重,莫要再动。” “啊……好。” 严嵩大脑放空,回忆起方才一幕,看着娇小的妻子,心肝直颤。继而下定决心,紧跟天子步伐,敬爱妻子,终身不变! 怕老婆? 被同僚嘲笑? 他乐意! 管得着吗?! 正德元年,四月辛巳,钦差队伍经招远,过黄县,抵达蓬莱县。 县中多山陵,早有古人定居。 汉时立石,唐时置镇,国朝开立即升镇为县,设登州府衙于此,并于沿海险要处设卫所,建造堡寨。各营垒堡寨之间置峰堠,遇有海盗-倭贼来犯,狼烟逐起,府衙官员亲登城头,与军卫共同抗敌。 杨瓒计划从登州卫登船,绕行过威海卫,成山卫,宁津所,南下淮安。 海图上,标注有近海几座岛屿,询问过番商,知岛上并无藏宝,杨瓒无意浪费时间,决定直接南下。 临行前,写就一封书信,请锦衣卫先行送往扬州府,交到顾卿手中。 “有劳黄总旗。” “杨佥宪放心,卑职定日夜兼程,尽快送到。” 信件送出,见过登州府衙来人,杨瓒将中途将停靠江浙海岛一事,透露给王守仁。 王主事沉吟片刻,问道:“下官斗胆猜测,江浙之事,恐非轻易可为。佥宪欲要登岛,为何不等诸事妥当?” 杨瓒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敢问王主事,面前有一团乱麻,当如何解开?” “自然是寻到线头,抽丝剥茧。” “本官没有此等耐心。”杨瓒摇摇头,道,“依半官之见,应直接挥刀,自中间砍断。所谓快刀斩乱麻,王主事应该听过。” “砍断?” “正是。” “麻绳尽断,该当如何?” “断就断了,抓起来抖开,打结连起来就是。” “……”王守仁无语。细思两秒,倒觉有一番道理。 “王主事,南下之前,本官即已知晓,江浙之事非一朝一夕可决。若是内阁三位相公,或有可为。换成本官,休说盘根究底,稍有动作,便会捅-了马蜂窝,尸骨无存。” 这其中牵涉太多人的利益,越是了解,杨瓒越是心惊。 同样的,为自己有先见之明,带上刘瑾,从兵部挖走王守仁,感到万分庆幸。 “佥宪所言,下官已然了解。然天子钦差重任,纵是万难,也不当后退。” “自然。”杨瓒重重点头,“本官早有粉身碎骨之心!未知王主事可是一样?” “下官亦然。” “善!” 杨瓒笑道:“既如此,本官有一计,需得王主事帮忙。” “佥宪尽管道来,下官责无旁贷!” “王主事果然国之栋梁,瓒佩服!” “佥宪过奖。” 整整一个多时辰,杨瓒和王守仁关在厢房里,这般如此,如此这般密谋一番。 谋划到中途,刘公公也被拉入小团体,成为和江浙官员开掐的急先锋。 钱宁守在门外,偶尔听到只言片语,不甚分明。 越是听不到,越是好奇,到最后,似有百爪挠心。 待三人计议完毕,房门开启,刘公公率先走出,观其神情,只两句可以形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王主事慢其两步,却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离开时,不忘拱手道:“下官参圣人格物之道,今得佥事之言,隐有所悟,多谢!” “王主事客气。” 杨瓒起身还礼,送走两人,关上房门。 钱宁正要离开,忽听室内传出几声钝响,转过头,钝响已消。 听错了? 室内,杨瓒捂着膝盖,疼得呲牙咧嘴,兴奋却是久久不消。 万没想到,他不过是提出框架,王守仁和刘瑾竟是主动加以完善,明枪暗箭齐出,陷坑深井无数。 仔细想想,他都有些同情江南官员。 遇上这两位,当真会非同一般的酸爽。 翌日,钦差队伍打点行装,持登州府衙重新开具的海上关防印信,登上一艘可载五百人的海船,由两艘小型战船护送,一路南下。 城北大木闸拉起,船舶行出海面。 杨瓒站在船首,遥望蓝天白云,振翅水鸟,正要发出一番感慨,忽遇-浪-头打来,官船开始摇晃。 五秒不到,杨瓒脸色煞白。 方才想起,杨小举人自-幼-长在内陆,别说海船,连河船都没坐过! 船舶继续摇晃,杨瓒忍了几忍,终于没忍住,好悬没吐出一肚子酸水。 眩晕稍退,转过头,发现刘瑾和王守仁也没好到哪里去,都是撑着栏杆,脸白如雪。 刘公公也就罢了,王主事出身江浙,怎么也会晕船? 王守仁苦笑,“下官习惯河船、湖船,乘海船却是第一次……” 话没说完,浪再次打来,船身又开始晃动。 三人同时表情一变,动作整齐的握紧栏杆,哇哇开吐。 杨瓒终于明白,什么叫不作不死。 他这样的,纯属自己找罪受! 受了罪,还要强撑,安慰比他还难受的两位,“没事,时间长就习惯了。” 王守仁比较含蓄,好歹记着杨瓒高过他四级,自己找地方躺着,眼不见为净。 刘瑾比较固执,面色青白,站都站不稳,仍怒视杨瓒,眼白充血,目似铜铃。扛不住,扶着栏杆清空肠胃,还要再戳两眼。 咱家豁出去了,就算挨抽,也要瞪个够本!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