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第3/3页)
朝鲜君臣瘦成麻杆,仍要感激涕零。 毕竟,能被割rou也是好事。连割rou的价值都没有,才真是要命。 粮食药材送入国库,一分敕令终于颁至四夷馆。 “允李怿嗣位,赐其妻诰命。” 丘聚等了许久,朝鲜使臣仍跪在地上,石头一般。 “诸位,接旨。” “哦,对,对,接旨。” 正使率先回神,颤抖着手,接过黄绢,热泪滚出眼眶。 不容易啊,当真是不容易 这道圣旨仅是通知,真正的敕封,需得朝廷派遣中官,往朝鲜颁旨。 饶是如此,消息传回,新君和拥立的功臣也松了口气。 得知敕封的中官已经启程,为免夜长梦多,当日便以“离宫休养”的名义,将废王流放。包括妻子小妾儿女,只带随身衣物,登上小船,前往江华岛。 初次之外,朝鲜新君更立下国书,保证世代忠诚大明,每年三次纳贡,不少一粒粮食。 “上使相助,我等感激难言,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请上使笑纳。” 原本,朝鲜君臣想送美女。 自永乐朝起,每隔数年,朝鲜便送美女入明。然而,除了太宗皇帝的宠妃,朝鲜美女极少能在天子后宫熬出头。 先前朱厚照选妃,朝鲜也曾动过心思。却不知是何因由,送出的女子都被遣还。皇后不敢想,妃嫔都没捞着。退一万步,求个末等采女,照样千难万难。 皇帝后宫之路走不通,明朝使臣,成为最佳选择。 尤其顾晣臣,年少有为,前途无量,哪怕做个小妾,都是祖坟冒青烟。 美人送上,顾榜眼却分毫不为所动,直接又给送了回来。 正使不收,他人有心,也不能收。 朝鲜君臣无奈,只能改成金银器皿,珍贵药材,好歹挽回些面子。 六月底,明朝使臣启程归国。 比起来时,队伍中多出十几辆大车,都是朝鲜君臣所赠,单药材,便有二十箱,兑换成金银,绝对是不小的一笔数目。 朝鲜国君不能亲送,安排亲信大臣出城十里。 “上使一路顺风” 顾晣臣拱手,登上马车。 马蹄声声,车辙压过土路,卷起阵阵烟尘。 送行众人站了许久,方才感叹一声:“上使为人磊落,不计前嫌相助我等,实是好人啊” 顾晣臣坐在马车,半点不知,自己被发了好人卡。 即使知道,也不会放在心上。 何况,这样的好人卡,多收几张也是无妨。 与此同时,谢丕所乘官船,已抵达登州卫,卸下的“木材”,都被捆绑起来,装上马车,运往京师。 时间紧迫,也为掩人耳目,运回的都是银矿石。需熔炼之后,方能铸造官银。 回到国内,谢丕仍不敢掉以轻心。沿途均由卫军护送,更有自京城赶来的锦衣卫,把守马车四周,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陛下有令,欲营造豹房,需上等木料千余。谢郎中旅途疲惫,然圣命不可违,还请日夜兼程,赶往神京。” “臣遵旨。” 这批银矿石,朱厚照无心交给六部。 内府有工匠,可自行熔炼铸造。思及作为掩饰的木料,干脆大笔一挥,将原有的虎城豹房和鹰房拆毁,空下地方,重新搭建作坊,以“玩乐”为掩护,充铸造官银之用。 言官直谏,朱厚照压根不予理会。 土地是朕的,房子也是朕的。是拆是建,都是朕自己出钱,不动国库分毫,干卿何事? 天子一意孤行,和朝臣再度僵持。 为“豹房”之事,朝堂火药味愈浓。 注意力集中到豹房之事上,对江南之事的反应,自然慢了半拍。等回过神来,江浙的官员已是调的调免的免。尤其宁波府,整座府衙,六品以上的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只剩几个经历知事,每日里战战兢兢,等着新府尹上任。 刘公公的战斗力没发挥出一成,多数官员即告落马,愈发感到寂寞。 无聊之下,想起船工的遭遇,袖子一挽,开始清算城内赌坊。 “都给咱家关了” 敢开赌坊,定然势力不小。但再有势力,遇上东厂番子也是白搭。 青皮混混,江湖中人? 长刀砍下去,照样歇菜。 关停两家赌坊,搜出的藏银竟达十万 银钱之外,更搜出几本账簿,看到记录在纸上的名字,刘公公嘿嘿冷笑,二话不说,直接向江浙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递帖子。 “府衙的官手长,三司的官手更长。没想到啊,这布政使按察使也就罢了,一省学政,竟和赌坊扯上关系。” 刘瑾眯眼,看到账簿上记录的银钱流向,冷笑不停。看到最后几个名字,多不认识,但送出的银两却是翻番。 “抄录一份,送到杨佥宪处。找几个信得过的番子,仔细审审赌坊掌柜。” “是。” “去请刘玉过来,他送来的消息,帮了不少忙,咱家也该当面道谢。” “是。” 刘瑾在江浙大展拳脚,杨瓒仍没登岸,同顾卿暂留双屿港,搜寻谢十六等匪首下落,顺便和押兵船的番商谈谈心,交流一下生意经。 周肖两位指挥使都没闲着,分别率领兵船,同熊指挥使一同巡查附近海岛,不放过任何可藏匿处。 奏疏已经写好送出。 剿匪的功劳,卫所官军占大头,杨瓒仅在末尾留名,顾卿更是名字都没有。 锦衣卫行事,需得保密。 为顾卿论功,当由北镇抚司奏请,天子钦定。 放下笔,杨瓒抻个懒腰,捏捏后颈,似能听到关节咔吧作响。 这要唤人,房门忽被敲响,传来顾卿声音。 “杨佥宪,京中来人。” 杨瓒忙起身,“请进。” 房门打开,见到门外之人,杨瓒不禁有些诧异。 “赵佥事?”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锦衣卫南镇抚司佥事,赵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