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第2/3页)
,听着号角和喊杀声,看着部落勇士搏命前冲,不断攀上城墙,不禁面露得意。又见穿着红色袢袄的明军接连殒命,跌落城下,立刻发出一阵狞笑。 先时劝说的万户,躲开铁球碎石,却不幸身中毒雾,侥幸未死,也是说话艰难,四肢抽搐,再上不得马,拉不开弓,几同废人。 “可看到了?” 别部额勒很是得意,命人将他抬来,指着城头,大声道:“如何,还要劝说我退兵?” 听闻此言,万户猛然咳嗽,因喘不过气,脸色涨得赤红。 以为他是羞愧,无话可说,别部额勒纵声大笑,大感畅快。殊不知,万户看着城头,目光满是悲悯。 一座镇虏营,既非富饶城池,也非重要关口,没有藏银,更无州库。这样的地方,竟折算几百勇士 即便打下来,将城内守军杀光,除了泄愤,又有何用 额勒可曾想过,抢不到粮食牲畜,得不到补给,这几千人吃什么喝什么,如何打下密云?更重要的是,整个部落才有多少人,可能承担这样的损失? 额勒以为,打下这座营堡,显示出勇猛无畏,就能万事大吉? 此役之后,无论胜负,部落都将元气大伤。即使不被明朝大军追击,回到草原,也将被仇家截杀,再无宁日。 想到可能的后果,万户咳嗽得愈发剧烈,心中更觉悲凉。 活了几十年,他从未这般后悔。 不该念及血缘亲情,更不该心存幻想。额勒被伯颜说动,大举兴兵之前,就该拉走追随的牧民,远远躲开这场是非。 现如今,后悔也晚了。 无论进退,都是死路一条。哪怕痛下决心,情愿背上懦弱胆小的名声,领麾下奔回草原,也躲不开被吞并的命运。 战损传出,第一个动手的,十有**就是伯颜 承袭百年的荣光,将被抹黑,黄金家族的子孙,会成为整个草原的笑话 咳出一口鲜血,万户闭上双眼。 不想再看,不愿再看,也不忍再看。 一座边塞营堡,填进几百条人命。额勒视而不见,仍一心做着美梦。 难道说,别部当真气数已尽? 无心理会万户所想,炫耀过“胜利”,别部额勒高举弯刀,下令所有骑兵出战。 “必要拿下此城” 城头被鲜血浸染,冰墙渐成血色。 悍性完全被激起,鞑靼骑兵挥舞弯刀,发出苍狼一般的吼叫。 越来越多的骑兵下马,如蚂蚁般攀上城头。 最危急时,李大夫丢开药箱,抓起长刀,带着徒弟加入守城队伍。 本该躲在内城的老人,妇人,以及半大孩童,均手持刀枪棍棒,踩着鲜血,冲上城头。 没有武器,捡起几块石砖,同样迎敌。 鲜血和死亡令人恐惧,也会激发人的勇气。 杨瓒左臂重伤,完全抬不起来。靠在墙上,已无退路。 见他身着官服,料定是个大官。一个鞑靼百夫长露出狞笑,高举弯刀,就要砍下。不想,忽被两个半大孩子抱住腰间,动弹不得。 “大人快走” “我和你拼了” 两个孩子,自然不是鞑靼对手。 百夫长冷笑,弯刀接连斩落。 两个孩子没有放手。 即使被弯刀砍中,口中涌出鲜血,四条手臂仍牢牢箍住,似钢钳一般。拼出最后力气,将鞑靼拖出墙外,坠落城下。 “不要” 杨瓒猛的扑向前,探出手,却什么都没能抓住。 眼眶酸涩,却流不出半滴眼泪。 一阵咳嗽,满目尽被染红。 城头上,战斗仍在继续,边军和百姓,一个接一个倒下,鞑靼却是越来越多。 终于,南城门只剩五个明军。身负重伤,仍拼着最后力量,将杨瓒护在身后。 鞑靼逐渐逼近,表情狰狞,双眼赤红,似盯着猎物的恶狼。 要死了吗? 正对刀锋,杨瓒表情平静。 回想一下,人活几十年,如他一般,能经历两世,实是赚到。 只不过,没能完成计划,打造出一个大明盛世,实以为恨。没能见到朱厚照成为一代明君,碾压草原,熊到欧洲,没能目睹明军扬帆海上,开拓海疆,更是遗憾。 甚者,未能见顾卿最后一面…… 闭上双眼,杨瓒牵起嘴角。 明知无路,终是不甘。 天空中,彤云密布。 边塞之地,寒风骤起,飞雪迎面,似在为逝去的忠魂悲哭,为将受铁蹄蹂躏的边民哀悼。 朔风声中,一阵号角声乍然响起,穿透层云,撕开灰雾。 刀停中途,鞑靼表情微变。以为必死的明军,双眼骤然发亮。 号角声越来越近,继而是熟悉的战鼓。 咚咚咚 一下接着一下,一阵紧似一阵,传遍茫茫雪原,震动众人耳鼓。 奔雷声中,战马碾压而过。 雪亮的刀锋,反射重重雪光。 红色袢袄,如林长矛。 步卒敲击盾牌,列阵出现,刹那之间,仿佛幻象一般。 “援军” “是援军” 守军开始嘶吼,鞑靼骤然胆寒。 鼓声骤急,张铭拉住缰绳,高举长刀,猛然挥落。 五百骑兵当先,一千步卒在后,弓兵拉满长弦,嗡鸣声震碎雪幕。 “进攻” 号令下,轰隆隆的蹄声压过雪原。 “杀” 滚滚洪流,携不挡之势,冲破鞑靼营盘。 战场天平开始倾斜。 预期即将到来的胜利,别部额勒正洋洋得意。未料想,朝廷的援军竟在这时赶到 比拼战斗力,现下的明军骑兵,绝不是鞑靼对手。然后者已鏖战整日,又半数下马,集中全力攻城,遇明军冲锋,完全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反应。 杀声震天。 战马撞击,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