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卷 游龙舞 第四百八十章 蜕化 (第1/2页)
腊月十六,曹颂成亲的正日子。 府里内内外外,忙成一团。曹寅虽说是家长,但毕竟上了年岁,除了一些好友至亲招待外,其他多由曹出面打理。 直到熬到半夜,吃酒的贺客才陆续散去。曹颂也醉晕晕地,被人扶回东院,送入洞房去了。 曹在府门外送客,被夜风一吹,脑子就有些沉。他身子一趔趄,差点跌了个跟头。 幸好小满眼尖,上前一把搀扶住,道:“大爷,地滑着,留心您呢!” 曹揉了揉额头,抬头看看天上,月到中天,庭院里灯笼映衬着,还是红彤彤地一片。 曹方同其他几个管事也在跟前,曹颂问道:“老爷呢?刚才在席上,瞅着老爷也喝了不少。” 曹方俯身回道:“老爷方才有些醉了,已经使人扶回内院了!” 曹伸了伸胳膊,笑着对众人道:“忙活了几日,总算是完了一桩,大家也都辛苦了。等过两天,将你们三爷的亲事也办完,大家好生歇两天。” 众人自是都道是不累,因夜深了,见曹也露着乏色,曹方道:“前院没收拾的,由小的们带人料理,大爷快回去歇着吧。” 曹点点头,转身进了院子,走路也有些打晃。曹方见了,忙吩咐小满跟上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想起曹颂方才跪着迎客送客地情景,曹仿佛回到了四年前自己娶媳妇的光景。这一转眼就是四年多过去了,真快。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这四年经地事太多,恍若隔世般,自己没有熬白头发也算难得。头上带着皮毛帽子,入手却是毛绒绒的。 弟弟们都娶媳妇了,往后侄子、侄女陆续出生,家里人口渐渐增多,这就是传说中的兴旺之相么? 整日里府里这点事,为何使人心生乏力? 曹正胡思乱想着。就听到幽暗的午夜中若有若无地传来琴声。 他不由地驻足,侧耳聆听,却是从西路院子传来断断续续地拨琴声。 琴声低沉婉转,似乎能抚平人心的躁动,曹的脸上渐渐地有了笑意。^^^^能将古琴弹出佛音禅意的,除了智然和尚,还能有哪个? 因这几日忙着待客陪客,小和尚许久未见了。 曹对小满道:“往二门传话,就说我在智然师傅的院子坐一坐,一会儿回去。让奶奶先歇着。” 小满应了,曹又道:“夜已深了,传完话,你便先回去歇着。”话音未落,就听到“咕噜”地声音。 曹摸了摸自己个儿的肚子,这还是早上吃了两个小花卷,晚上挨桌子陪客,没怎么吃东西。 小满道:“大爷饿了?那大爷先往智然师傅院子稍坐,小的传完话,再让厨房那边预备些吃食。” 曹点点头。道:“也别太折腾,有什么现成吃的,送些过来就行。还有老爷那边,要是太太屋子里灯还没熄。也使人问问,是不是要吃些夜宵。” 小满有些不放心曹,想要寻人扶他,曹摆摆手,道:“去做吧,我没事儿,这才几步道。” 小满这才去了,曹顺着琴音。往西侧院来。 刚进院子。就听到琴声戛然而止,曹有些意犹未尽。伸手叩了叩门。 “进吧!”智然平静无波地话声传了出来。 曹进了屋子,智然盘腿坐在炕上,面前正是一架古琴。屋子里只有一桌两椅,上有茶壶水杯,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摆设。炕上也只是圆木硬枕,同青布铺盖。 虽说并不是头一遭来,但是每次看到,曹还是觉得太简陋,对智然道:“家具摆设都是现成的,总要收拾得舒坦些才好。” 智然将琴从眼前移到一边,道:“这样就好。东西多了,看着乱。” 在冷风里站了半日,曹身上也有些冷了,挑了衣襟,直接往炕头坐了。热乎乎的,他觉得身上立时舒坦不少,道:“小六儿睡觉去了?” 小六儿是曹家的小厮,智然来后,就被派到这院子照看。 智然已经下地,听了曹的话,点了点头,然后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倒了半盏清茶,送到曹面前,道:“吃口茶吧!” 曹接过,瞥了一眼炕上地古琴,笑着说道:“怎么想起弹这个来,寻常不见你弄这个,莫非小和尚入了红尘,心乱了。** 智然没有反驳,给自己也倒了一盏茶,垂下眼睑,看了看杯子中沉浮的茶叶,道:“累,只是看着,已经是累了!曹施主,还记得清凉寺后山之趣么?” 怎么能忘记?刚才曹在院子外就想起这个来着,自己来这个世界十数年了,最省心的就是清凉寺那两年。 他盘腿坐在炕上,看了智然一眼,道:“原还怕你佛门清苦,想要劝你蓄发还俗,如今看来,还是我有些着相了。” 智然放下茶盏,摸着手腕上的佛珠,脸上露出些迷惘之色来,缓缓说道:“打腊八开始,在南城有不少庙宇施粥,不少孤老排了半条街,只为喝一碗热粥……” 曹见他有些如此,还以为是他佛心发作,点点头道:“嗯,家母同内子也往寺里布施了。要是小和尚也有此心,明天交代曹方就行。” 智然摇了摇头,道:“不是为这个。小僧是心有所感……在清凉寺时,也曾见过贫家妇无力抚养亲子,将孩子送到寺庙门口地……人人皆有父母。小僧的父母,许是也因生计所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