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死郭北(八) (第2/2页)
了,战场中只剩下了三个鲜卑人和三个汉军,其余人都倒在了血泊中。六个人都没有了马匹,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脸上头上冒着热气,在初春的空气中蒸腾。脚下是如山的尸骸,鲜红的鲜血到处都是,把大地染成了红褐色,稍不留神就会滑一跤。向西,是鲜卑大营,数千鲜卑人静静地望着这里,向东是汉军的军阵,同样望着这里。 战场上数万人都屏住呼吸,却没有一个人上前!这六个人的战斗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高度,这是三千鲜卑骑兵和两千汉军步卒最后的战斗!大汉和大鲜卑谁胜谁负?谁更高一筹?三千鲜卑骑兵突击两千汉军步阵,汉军还没有弓弩手,结果双方都剩下了三个人,这是大鲜卑的完败!但是鲜卑人还想在最后一关挽回些颜面,汉军当然还想再下一城,这六个人的拼杀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拼杀了,代表着两个大国的外交战和心理战! 九原城头,曹雍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两行热泪从脸颊流下。他被感动了,深深地感动了!在遥远的洛阳城,读着一封封的军报,城池、死伤、歼敌数字,这些不过是在一张巨大的地图上不断变化的数字而已。尚书台的军议他参加过很多次,衮衮诸公们轻松地指点着江山,下达一串串命令,在他们眼中,这都是寻常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嘛,为了大汉的江山,百姓们牺牲一些,士卒们多死伤一些又算得了什么? 如今他身临其境,身在局中,看法却已经和朝中衮衮诸公们大相径庭了。那不是数字,是真实的血和rou,是精气神的碰撞!是一个个平凡渺小的生命,在人生最后的瞬间焕发出的伟大!用他们卑微的生命和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大汉的江山,他们才是大汉真正的脊梁!的确,他们不识字,不读书,为五斗米屈身入伍,最大的理想不过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但是,在九原城最危急的关头,他们挺身而出了!战死了!殉国了!
升斗小民的平凡生活,曾经在曹雍的记忆中那么遥远,如今都一幅幅地浮现在他的眼前!一张张平凡的面孔,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带着脸上带着憨厚和一丝狡黠。原来这就是市井,********负心多是读书人,屠狗辈的市井,小民的市井!朝堂,曾经在曹雍的眼中那么灿烂辉煌,那样高不可攀,如今似乎早已远去,留下的只是飘渺。这一刻,曹雍被感动了,被他从来不屑于正眼看待的升斗小民感动了,他甚至想留下来,做一个普通的士卒,终老于斯!因为,这才是生活,真正的生活!这一刻,曹雍才真正了解了边军,了解了并州,了解了这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一片慷慨悲歌,充满了热血的土地! 曹雍用衣袖轻轻地拭去眼泪,他发誓一定要把这一切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讲给育阳侯,甚至讲给陛下,希望给他们一个印象,大汉的子民为大汉的江山做出了多么大的牺牲!他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吗,但是这件事他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否则,他的良心不能饶恕自己。 九原城中,局面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两股叛匪被压缩到郡守府以南,九原县衙以北以五原县衙为中心的狭长地带。赵俊率领着三百多闾右自西向东攻击,章霖率领着四百多汉军自东向西攻击,两军的两翼已经相遇,这意味着以五原县衙为中心的包围圈已经完全合拢,全歼叛匪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一见大势已去,叛匪们三三两两开始脱离大队,成群结伙地窜入个个街坊,试图抢上一把赶紧开溜~~~九原城中早已没有了官军,闾右们都在围攻五原县衙,此时不溜更待何时?各个街坊的亭长们连忙鸣锣聚众,率领百姓们缉拿叛匪,九原城中顿时鸡飞狗走,乱成一片。 章霖正带着四百多汉军进攻五原县衙,叛军依靠着县衙的高大围墙做困兽之斗,看来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进展。这时一个小军纵马如飞来到面前:“章屯长,这是曹大人刚刚下达的命令,命令你立刻消灭叛匪,一万多百姓马上就会到达,把他们安置在太守府门前的校场。”小军看了一眼章霖,脸上满是哀伤。“为了掩护百姓进城,王使君和王军侯身负重伤,现在还在救治中。” “什么!”章霖大喊一声,手中的木简掉在了地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