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英雄吕温侯_第108章:匈奴世系(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匈奴世系(下) (第1/2页)

    ps:

    感谢昨天在PC端投推荐票的网友!

    后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呼韩邪单于朝汉,与汉修好,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此时双方相安无事,局势安定,国力得到恢复,人口增加。呼韩邪死后,其后裔遵从他的遗嘱,与汉朝保持友好关系达三十多年。直到王莽****为止。

    王莽建新朝后,收匈奴印玺,分匈奴居地为十五部,强立呼韩邪子孙十五人俱为单于。王莽的行为激起了匈奴的不满,连年侵扰北方边塞,西域诸国先后沦入匈奴势力范围。

    东汉初期光武帝与匈奴通好,不断派遣使者前往赐财物,而单于骄倨益横,汉匈关系仍没有改善。29年,匈奴扶植卢芳为汉帝,割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等五郡,都九原。后降汉,被封为代王。后复叛,留匈奴历十余年。

    在东汉初年,匈奴就大量进入塞内。大约在46年左右,匈奴国内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畜饥疫,死亡大半,而权贵因争权夺利发生分裂。48年,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为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匈奴分裂为两部。后日逐王比率四万多人南下附汉称臣,称为南匈奴,安置在汉朝的河套地区。而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公元50年冬,南匈奴单于比与北匈奴相战失败,光武帝下诏南匈奴单于比率部从离五原西部寒80里处的南单于庭继续向内徙居到西河美稷,以美稷为南单于庭。单于比又将南匈奴的各部屯居在汉朝北部的北地、朔方、五原、云中、雁门、代、定襄等郡。

    留居漠北的北匈奴,连年遭受严重天灾,又受到南匈奴、乌桓、鲜卑的攻击,不得已多次遣使向东汉请求和亲,大汉政府不允。北匈奴连年袭扰劫掠幽州、并州、凉州。

    大汉政府自然不能忍受,兼之国力日盛,廷议北伐,并派遣班超通西域。在南匈奴的配合下,窦固、窦宪多次与匈奴大战。正在匈奴衰弱之际,东方的鲜卑乘势崛起,87年竟然攻破北匈奴杀死优留单于,导致北匈奴大乱。

    东汉乘此时机,于89年到91年与南匈奴联合夹击北匈奴。最终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奴军队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窦宪、耿秉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90年再出击北匈奴,北单于受伤逃走。91年东汉军又出击金微山大败北匈奴军,北单于被迫西迁,率残部西逃乌孙与康居。

    北单于在乌孙康居站稳脚跟后,念念不忘回复旧地,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119年,北匈奴攻陷了伊吾,杀死了汉将索班。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东汉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班勇于124年、126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后来西域汉将两侧击败北匈奴新王呼衍王,迫使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

    94年,南匈奴单于师子立。新降的北匈奴部众对单于师子不服,在同年,十五部二十几万人皆叛变,胁迫前单于屯屠何之子奥鞬日逐王逢侯为单于,匈奴再次分裂,东汉派遣大军以及乌桓、鲜卑兵共四万人大败逢侯,逢侯遂率众出塞,汉军追赶不及。107年,逢侯趁东汉放弃西域之际,控制西域,胁迫诸国共同搔扰东汉边疆十几年。118年,逢侯被鲜卑击败,率领百余人投靠东汉。

    其后,南匈奴一支在大汉的庇佑下生存,目前已经有户五万,口三十六万,骑兵七万。五年前,伊陵尸逐就单于去世,其子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位,此次率兵五千随同护匈奴中郎将臧旻北伐。

    田晏将匈奴的情况讲解明晰之后,吕布连忙表示感谢:“田中郎一番讲解,令某受益良多,特此谢过。不过某还有一问,尝闻匈奴强盛之时,大汉曾经与鲜卑联合攻击匈奴,为何匈奴衰弱之后,鲜卑不与大汉交好,反来攻击大汉?”这一问,田晏竟语塞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哈哈哈哈。”贾诩放声大笑:“使君,这个问题,我曾仔细思索过,愿为使君解惑。”贾诩略略想了一下开口了。“在匈奴称霸漠北之前,东胡雄踞草原。冒顿单于曾经只身赴东胡为质,深受屈辱,后来冒顿鸣镝弑父自任单于,发大兵攻破东胡。鲜卑作为东胡最大支属弃甲而逃,这一逃就是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